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
1. 明朝“票拟一批红”的流程是:文书房送奏章到司礼监,司礼监直呈御前,皇帝御览后再发回司礼监、文书房并交送内阁票拟,内阁拟票后再送文书房转呈司礼监,司礼监上呈皇帝,最终由皇帝批红后按原路返回文书房交六科抄出。明英宗因为年幼无法亲自处理奏章,只能交由司礼监代为批红。由此说明
A. 内阁拥有行政决策权力 B. 宦官逐渐侵蚀专制皇权
C. 专制皇权出现转移迹象 D. 体制赋予宦官参与机务
2. 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将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分别编入高级、中级、初级学习组,业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理论,并对学习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作了具体规定,非党干部自愿参加。1954年,中共中央又制定了党员干部离职到党校轮训的计划。这些做法旨在(  )
A. 加强党内意识形态建设 B. 注重加强党群关系建设
C. 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 D.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
3.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 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 B. 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
C. 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D.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
4.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提出:为解决洛林问题,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载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一项条约,或采取其他某些友好的办法来解决……而不使用武力”。这一规定
A. 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典范 B. 削弱了法国及其盟国的势力
C. 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D. 受到了《万国公法》的影响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下列文献体现了这一政策
文献 内容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平等地位,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
1946年《和平建国纲领》 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自治权,但不应提出独立自决口号。
1949年《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用“民族的区域自治"代替“民族自治",限定了“自治"的范围,使民族政策表述更加准确、全面。
A. 延续了历史传统 B. 不断完善的过程
C. 适度灵活的原则 D. 因地制宜的特点
6. 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 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 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 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 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7. 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
A. 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 B. 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水平
C. 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 D. 工业化食品符合了国人饮食习惯
8. 截止到2020年,总部位于杭州的连连国际逐渐搭建起遍及全球的新支付网络,支持全球20多个电商平台,覆盖了100多个国家,支持10多种币种,累计服务50万跨境电商卖家。这反映出
A. “一带一路”打造了国际区域合作新平台 B. 中国已打通了跨境电商“走出去”的瓶颈
C. 跨境电商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D. 贸易、金融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机遇
9. 《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注》云:“国家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盖方九里,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则天子之城十二里矣。”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这证实了文献中的记载是可信的。材料表明
A. 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B. 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
C. 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 D.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
10. 1932年,有中国学者在《谈市政管理》中写道∶"若管理得法,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并进,是很容易达于优良地步的,文化自然发扬,实业自易振兴,文明的程度,亦易增高,国家的富强,亦指日可待,"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
A. 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 B. 国人积极探索城市现代化道路
C. 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D. 民族复兴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
11.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总结了公共卫生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宋朝以法律形式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反映唐宋时期
A 建立完善国家医药制度 B. 医学观念不断发展
C. 国家重视普及养生之道 D. 医学理论体系完善
12.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 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 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 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13. 印欧人不断地迁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碰撞、交融,有的消失了,有的同化了,但却产生了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说明( )
A. 不断地交融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B. 各地社会发展落后使得无法抵抗印欧人冲击
C. 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印欧人的冲击是产生更高阶段文明的根本原因
14. 有学者认为,移民国家的国情使得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相互接触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程度。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要求树立一种新的整体共识,接受多元化,努力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文化多元化会带来混乱 B. 全球化推动了文明的多元化
C. 移民国家应该适应文化多元化 D. 世界和平造就了文明多元化
15. 如下图所示,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这说明
A. 外来物品传入改善人民生活
B. 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路繁荣
16. 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此活动分别展现了几代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传承的故事,同时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也于当天发布。该活动旨在( )
A.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
C.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D. 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史记 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
——摘编自《中国:天下观念中的国名定位》、李扬帆《走出晚清》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
材料二: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他曾多次上书宋孝宗,反对“偏安定命”,倡言恢复、复兴国家统一大业。他反对道学,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认为学者的首要任务是要讲求兵刑钱谷等可以富国强兵、复仇雪耻的实用学问,舍此不讲,却天天低头拱手、徐行缓语地去谈道德性命,这般人实际上都是“风痹不知痛瘁之人”。他指出,凡足以“开物成务,治国家平天下”的学问,都要兼蓄并包,不应只把修身养性等内省功夫当作真学问,应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他力倡礼乐刑政并出而用之,提出“王霸并用”的主张。认为刑法、智力虽属霸道,却恰可弥补王道德泽有余而事功不足的缺陷,用现实主义的各种谋略包括霸道来解决危艰时局,完成中兴大业。
——摘编自董海鹏《陈亮事功思想探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亮思想主张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材料三: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吨,白银246吨。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材料二 17世纪以来,亚洲逐步陷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的深渊。在南亚,17世纪初,印度开始受到英国殖民势力的侵略。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掠夺印度的主要工具。……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向中国走私鸦片、低价收购印度产品在欧洲高价卖出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1757—1815年,从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大约为10亿英镑。对印度的剥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东印度公司把印度变成了英国机织棉纺织品倾销市场。与此同时,英国也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印度原有的手工纺织业遭到灭顶之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方式的变化以及对印度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 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两汉时期 编户制度 汉政府把百姓编入政府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人头税、田租、徭役和兵役。(租以土地计,较轻;人头税以丁计,较重)
唐朝 租庸调制两税法 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人头税,交纳帛或布),以绢或布代替徭役为“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税。
明朝 一条鞭法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清朝 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8 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上联成一气,形成一个以中华帝国为文化源的有序结构系统。
材料二 虽然构造于东亚世界的中华文化圈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基本要素上以中华文化为母本,但中国文化与东亚国家文化的交往,绝不仅仅是高位文化向低位文化的自然流注。东亚国家如日本在唐代曾多次派出遣唐使。遣唐使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饱学之士或有某种高超技艺的人才,他们在完成外交使命的同时,还以极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文化。东亚国家对唐文化的主动摄取,鲜明地昭示了中华文化圈内诸文化丛的组合是有机的组合,而非机械地拼凑出的组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东亚国家移植与“接受”中华帝国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华文化圈的特点并分析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地位。
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明朝“票拟一批红”的流程是:文书房送奏章到司礼监,司礼监直呈御前,皇帝御览后再发回司礼监、文书房并交送内阁票拟,内阁拟票后再送文书房转呈司礼监,司礼监上呈皇帝,最终由皇帝批红后按原路返回文书房交六科抄出。明英宗因为年幼无法亲自处理奏章,只能交由司礼监代为批红。由此说明
A. 内阁拥有行政决策权力 B. 宦官逐渐侵蚀专制皇权
C. 专制皇权出现转移迹象 D. 体制赋予宦官参与机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朝“票拟-批红”流程中,司礼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司礼监的宦官为皇帝处理部分政务,保证了权力的运行,这说明体制赋予了宦官参与政务的机会,故D正确;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时宦官机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并未体现宦官侵蚀皇权,故排除B;“专制皇权出现转移现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
2. 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将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分别编入高级、中级、初级学习组,业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理论,并对学习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作了具体规定,非党干部自愿参加。1954年,中共中央又制定了党员干部离职到党校轮训的计划。这些做法旨在(  )
A. 加强党内意识形态建设 B. 注重加强党群关系建设
C. 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 D.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将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分别编入高级、中级、初级学习组,业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理论”可知,国家重视党内思想意识的培养,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党群关系的信息,也没有涉及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排除BC;中共中央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理论,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并非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
【点睛】
3.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 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 B. 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
C. 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D.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法典的制定进程不断推进,即法制建设在适应经济发展,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法制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迎合,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提出:为解决洛林问题,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载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一项条约,或采取其他某些友好的办法来解决……而不使用武力”。这一规定
A. 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B. 削弱了法国及其盟国的势力
C. 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D. 受到了《万国公法》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不使用武力”可知该规定开创了通过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故选A;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解决国际争端,并不是为了削弱法国机器盟国的势力,排除B;这一规定只是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范例,但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欧洲各国间的矛盾,排除C;《万国公法》是1836年颁布的,排除D。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下列文献体现了这一政策
文献 内容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平等地位,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6年《和平建国纲领》 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自治权,但不应提出独立自决口号。
1949年《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用“民族的区域自治"代替“民族自治",限定了“自治"的范围,使民族政策表述更加准确、全面。
A. 延续了历史传统 B. 不断完善的过程
C. 适度灵活的原则 D. 因地制宜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到“1949年《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中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历史传统,排除A;材料与灵活无关,排除C;材料没有说 明因地制宜的特点,排除D。
6. 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 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 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 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 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学者首先明确研究角度即社会发展和分层,然后对比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指出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食物结构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目的在于以此说明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C项正确;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不符,A项错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B项错误;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与学者的研究角度不符,D项错误。
7. 食品工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改变食物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方式等。在现代,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如广受欢迎的辣条、方便面就是典型的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这说明
A. 工业加工使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 B. 工业化食品提高了工业化水平
C. 工业化生产丰富了日常食物种类 D. 工业化食品符合了国人饮食习惯
【答案】C
【解析】
【详解】辣条、方便面是工业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华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业化大生产得以销售至全国各地,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食物种类,C项正确;“食品质量有一定下降”“提高了工业化水平”不能由材料得出,A、B项排除;D项说法绝对,工业化食品也存在一定弊端,排除。
8. 截止到2020年,总部位于杭州的连连国际逐渐搭建起遍及全球的新支付网络,支持全球20多个电商平台,覆盖了100多个国家,支持10多种币种,累计服务50万跨境电商卖家。这反映出
A. “一带一路”打造了国际区域合作新平台 B. 中国已打通了跨境电商“走出去”的瓶颈
C. 跨境电商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D. 贸易、金融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机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新支付网络,支持全球20多个电商平台,覆盖了100多个国家,支持10多种币种,累计服务50万跨境电商卖家”可得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的支付手段促进了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D项正确;材料与“一带一路”无关,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证明中国已打通了跨境电商“走出去”的瓶颈,排除B项;跨境电商的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表现之一,并不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 《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注》云:“国家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盖方九里,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则天子之城十二里矣。”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这证实了文献中的记载是可信的。材料表明
A. 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B. 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
C. 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 D.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公之城盖方九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可知,考古发现证实了文献记载是可信的,其可以影响历史研究,故B项正确;材料仅说明东周王城是九里之城,并未体现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和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故排除A、C两项;“最佳途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10. 1932年,有中国学者在《谈市政管理》中写道∶"若管理得法,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并进,是很容易达于优良地步的,文化自然发扬,实业自易振兴,文明的程度,亦易增高,国家的富强,亦指日可待,"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
A. 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 B. 国人积极探索城市现代化道路
C. 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D. 民族复兴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学者通过撰文对城市管理进行了探讨,意在推动城市文明发展,促进国家富强,故选B项;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故排除A项;材料提供了学者对城市现代化的探索和主张,并非现实中"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故排除C项;1932年,中国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复兴"的社会条件远未具备,故排除D项。
11.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总结了公共卫生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宋朝以法律形式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反映唐宋时期
A. 建立完善国家医药制度 B. 医学观念不断发展
C. 国家重视普及养生之道 D. 医学理论体系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代医书总结了公共卫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而宋代政府在通过法律形式建立了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由民间发展的政府,说明唐宋时期医学观念在不断进步,B正确;A中的“完善”表述绝对,而且题干主旨是公共卫生而非医药体系,排除A;重视公共卫生不等于普及养生之道,排除C;宋代涉及的是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理论体系无关,排除D。
12.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 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 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 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天地君亲师,为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故本题答案选C项。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且不符合本题宗旨,排除;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与题干荀子不相关,排除D项。
13. 印欧人不断地迁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碰撞、交融,有的消失了,有的同化了,但却产生了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说明( )
A. 不断地交融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B. 各地社会发展落后使得无法抵抗印欧人的冲击
C. 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印欧人的冲击是产生更高阶段文明的根本原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印欧人……迁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碰撞、交融,……产生了更多更高级的文明”可得出印欧人迁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发展,A项正确;各地被印欧人征服并非都是因为社会发展落后,而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古代人类的迁徙对区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影响,“民族交融”不完全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产生更高阶段文明主要原因是各文明的相互学习和交融,而非因为印欧人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
14. 有学者认为,移民国家的国情使得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相互接触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程度。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要求树立一种新的整体共识,接受多元化,努力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文化多元化会带来混乱 B. 全球化推动了文明的多元化
C. 移民国家应该适应文化多元化 D. 世界和平造就了文明多元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依据材料中“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要求树立一种新的整体共识,接受多元化”等信息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化的必然性,文化的认可和适应有助于国家的和平与繁荣,移民国家应该适应文化多元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多元化会带来社会混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要积极适应文化多元,没有涉及和平和文明多元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5. 如下图所示,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这说明
A. 外来物品传入改善人民生活
B. 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路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分析可知,中原传入西域基本上都是手工业产品或先进技术,而西域传入中原的主要是原始的农牧业产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西域来说是较高的。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人民生活”因“外来物品传入”而“改善”,排除;C项,以物易物是生产力低下,物质极不丰富,部落或家庭之间偶尔发生的交换活动,交易简单且不易交易成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货币出现,逐渐被货币交易即商品经济所取代,它不是商贸的主要方式,而且商贸的方式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换,不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排除。
【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
16. 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此活动分别展现了几代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传承的故事,同时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也于当天发布。该活动旨在( )
A.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
C.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D. 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可知,通过数字化成果来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B项正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主旨,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制度建设,排除C项;该活动无法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史记 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
——摘编自《中国:天下观念中的国名定位》、李扬帆《走出晚清》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
材料二: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他曾多次上书宋孝宗,反对“偏安定命”,倡言恢复、复兴国家统一大业。他反对道学,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认为学者的首要任务是要讲求兵刑钱谷等可以富国强兵、复仇雪耻的实用学问,舍此不讲,却天天低头拱手、徐行缓语地去谈道德性命,这般人实际上都是“风痹不知痛瘁之人”。他指出,凡足以“开物成务,治国家平天下”的学问,都要兼蓄并包,不应只把修身养性等内省功夫当作真学问,应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他力倡礼乐刑政并出而用之,提出“王霸并用”的主张。认为刑法、智力虽属霸道,却恰可弥补王道德泽有余而事功不足的缺陷,用现实主义的各种谋略包括霸道来解决危艰时局,完成中兴大业。
——摘编自董海鹏《陈亮事功思想探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亮思想主张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材料三: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答案】(1)特点:中国称谓时间早;由王朝、地域称谓向国家称谓变化;缺乏一以贯之的“国家名称”;国家概念模糊。
(2)时代背景:金军南扰,战乱频乃;南宋偏安江南;理学盛行。影响:适应了济世救亡的社会现实需要;冲击了理学道德性命等脱离实际的空谈,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天下为己任思想,表现了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怀。
(3)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或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解析】
【详解】(1)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可归纳为中国称谓时间早;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史记 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可归纳为由王朝、地域称谓向国家称谓变化;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可归纳为缺乏一以贯之的“国家名称”以及国家概念模糊。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倡言恢复、复兴国家统一大业”“他反对道学,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认为学者的首要任务是要讲求兵刑钱谷等可以富国强兵、复仇雪耻的实用学问,舍此不讲,却天天低头拱手、徐行缓语地去谈道德性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南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用现实主义的各种谋略包括霸道来解决危艰时局,完成中兴大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世致用、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冲击、爱国精神等方面分析陈亮的思想主张。
(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可归纳为家国天下和世界意识。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分析归纳。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吨,白银246吨。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材料二 17世纪以来,亚洲逐步陷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的深渊。在南亚,17世纪初,印度开始受到英国殖民势力的侵略。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掠夺印度的主要工具。……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向中国走私鸦片、低价收购印度产品在欧洲高价卖出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1757—1815年,从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大约为10亿英镑。对印度的剥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东印度公司把印度变成了英国机织棉纺织品倾销市场。与此同时,英国也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印度原有的手工纺织业遭到灭顶之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殖民掠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方式的变化以及对印度的影响。
【答案】(1)从美洲角度: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加剧了美洲的贫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从欧洲角度: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衰落;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2)变化: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
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从美洲角度:根据材料“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吨,白银246吨”可分析出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加剧了美洲的贫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从欧洲角度:根据材料“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吨,白银246吨”以及价格革命可分析出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和印度。变化:根据材料“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向中国走私鸦片、低价收购印度产品”、“东印度公司把印度变成了英国机织棉纺织品倾销市场”可分析出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
影响:根据材料“印度原有的手工纺织业遭到灭顶之灾”“东印度公司把印度变成了英国机织棉纺织品倾销市场”可分析出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根据材料“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向中国走私鸦片、低价收购印度产品在欧洲高价卖出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可分析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结合所学,还可从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等进行总结。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 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两汉时期 编户制度 汉政府把百姓编入政府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人头税、田租、徭役和兵役。(租以土地计,较轻;人头税以丁计,较重)
唐朝 租庸调制两税法 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人头税,交纳帛或布),以绢或布代替徭役为“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税。
明朝 一条鞭法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清朝 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
论题: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了人头税。
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和隋唐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来征收赋税,农民承担的人头税很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或庇护豪门,或成为流民,激发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来征收赋税,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现实。一方面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同时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扩大了征税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农民负担过重,而其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清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部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随着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人身控制进一步的松弛,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推动了我国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时作出调整,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示例2:
论题: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
从征收的标准来看,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这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也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从地租的形态来看,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赋役征银既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又推动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代役方面来看,由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到可以代役,以租庸调制的“庸”为标志,使农民劳动时间有了保证,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税种来看,从繁多到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简化了税种,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
总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越来越趋向公平,合理。
【解析】
【详解】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如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论题就可以定为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了人头税。其次,依据论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依据孤证不为史的史学思想,史实应该不少于两点,可从表格中选出三个时间段进行论证,如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和隋唐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来征收赋税,农民承担的人头税很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或庇护豪门,或成为流民,激发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来征收赋税,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现实。一方面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同时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扩大了征税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农民负担过重,而其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清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部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随着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人身控制进一步的松弛,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推动了我国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后,总结升华主题,如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时作出调整,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8 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上联成一气,形成一个以中华帝国为文化源的有序结构系统。
材料二 虽然构造于东亚世界的中华文化圈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基本要素上以中华文化为母本,但中国文化与东亚国家文化的交往,绝不仅仅是高位文化向低位文化的自然流注。东亚国家如日本在唐代曾多次派出遣唐使。遣唐使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饱学之士或有某种高超技艺的人才,他们在完成外交使命的同时,还以极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文化。东亚国家对唐文化的主动摄取,鲜明地昭示了中华文化圈内诸文化丛的组合是有机的组合,而非机械地拼凑出的组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东亚国家移植与“接受”中华帝国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华文化圈的特点并分析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地位。
【答案】(1)特点:规模大;涉及内容广泛;形成体系;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答出两点即可)
具体表现:汉字传入朝鲜和日本;儒家思想影响整个东亚;东亚国家学习中国先进的律令制度;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外传。(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文化上,以中华文化为母本;交往上,东亚国家主动学习唐文化;结构上,有机、有序。
地位:文化源头;中心地位;高位文化。(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大规模移植与受容”、“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以中华帝国为文化源”、“有序结构系统”可知,东亚国家移植与“接受”中华帝国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出规模大、涉及内容广泛、形成体系以及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结合所学可知东亚国家学习中华文化的表现有汉字传入朝鲜和日本;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传播;东亚国家学习中国先进的律令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传播等。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基本要素上以中华文化为母本”、“东亚国家对唐文化的主动摄取”、“有机的组合”可以得出中华文化圈的特点有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文化上以中华文化为母本;交往上是东亚国家主动学习唐文化;结构上是系统有机的组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化在地位上是源头和中心。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