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毕业生六月供题(二)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毕业生六月供题(二)试题,分享各位同学使用,关注答案联动网www.BookSld.com
13.(25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的富裕是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唐)吴兢《贞观政耍》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点滴的社会改良。
﹣﹣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1983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国农村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初政府实现“乡间富贵”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上的革命。”
结合世界近代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现象,对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