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重庆市渝北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北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综合考虑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毛泽东等领导人把“政治解决”的选择放在首位,并最终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上述材料论述了解放西藏的( )
A. 背景 B. 策略 C. 过程 D. 意义
2.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据此可知,黄继光的行为所体现的精神是( )
A.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艰苦奋斗精神 C.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勇于创新精神
3. 新中国诞生时,旧时代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 个重点工程中有472个在中、西部,占68%。这表明,“一五”计划(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调整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 使我国在短期实现工业化 D. 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4.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北和国成长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下各项适合“1966年-1976年”重大事件的解说词是( )
A.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 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 十年动乱,严重挫折
5. 每个时代都有在各个领域闪闪发光的杰出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涌现出了如图所示的杰出人物,他们同属的主题应该是( )
A. 民族英雄 B. 思想先驱 C. 科学巨匠 D. 时代楷模
6.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7. 如表是1979~2019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1992年以后,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时间 1979年 1985年 1992年 2007年 2017年 2019年
重庆市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元) 35 812 1892 13715 18467 3790
A. 中央在重庆兴办经济特区 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机遇
C. 重庆成为沿江开放城市之一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8. “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1992年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A.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 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 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9. 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能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 神七飞天仙女舞,欢天动地凯歌扬 D. 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10.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C. 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召开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确立
11. 如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 )
时间段 1949-1956年 1957-1965年 1977-1992年 1993-2012年
高频词 人民、工作、和平 人民、生产、社会主义 人民、发展、改革 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A. 在建设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 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C. 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 D. 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12. 如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简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1会议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图2宪法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图3蕴含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智慧
D. 该组图全面反映了新中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
13. 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2012年9月,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A. 阿芙乐尔号 B. 致远舰 C. 辽宁舰 D. 定远舰
14. 1970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 斯诺的合影。当天报头的《毛zx 语录》是:“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这表明( )
A.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赞成中美间实现高层对话 D. 中美两国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15.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如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A. 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B. 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C. 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D. 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填“√”;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填“×”;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填“O”。
A.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所有地区都进行了土地改革。 ______
B.土地改革是顺应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的正义举措。 ______
C.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______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编自《历史纵横》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
材料三:农村改革、政策偏向与中国城乡差距的变迁
——数据来源: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3) 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2002年我国改革重心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1978-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
17.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是呈现历史过程的最好载体,黄老师以“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歌曲浓缩历史】
歌曲作为艺术作品,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背景。
选项 创作年份 歌曲名 歌词节选
A 1950年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B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
C 1963年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誓把祖国变成天堂。向前进!向前进!
D 1981年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E 1994年 《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 若以“抗美援朝”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 ______ ;若以“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 ______ 和 ______ (填写字母)。
(2) 《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在路过天安门时,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心潮澎湃,在返程的火车上一气呵成完成创作。《歌唱祖国》正式发表后从此响彻大江南北,走进了更多的学校、工厂、码头,所到之处,大家的反响都特别热烈由此可以看出,歌曲具有怎样的证史价值?
任务二【照片定格历史】
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4周年华诞。在这70多年的发展进程里,许多的历史瞬间被照片留住。以下照片是新中国70多年来的部分掠影。
(3) 这四张历史照片,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程,请参照示例,至少从两个视角加以举例说明。
示例:
视角:经济:例:首个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4) 照片所体现的历史也未必是完全真实的。比如照片B是伪造场景后拍摄的。结合所学,指出其中的历史原因。
任务三【报纸诉说历史】
报纸的头条为报纸之魂,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是了解共和国历史的一个窗口。
(5) 若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上述哪两则材料?
(6) 材料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哪一构想的实践,若要进一步研究材料B所反映的史事,除了新闻报纸外,你还可以补充哪些原始史料?
(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填“√”;不正确,请填“×”。
A.《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______
B.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立即举行了“三通”启动仪式。 ______
18.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现代化之路探索大事件(部分)
建国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53年 建国之初,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 建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84年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世纪末 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追求共赢其享发展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第一次消除了绝对贫困
2022年 来自各行各业的2296名党代表出席了中共二十大
请选择上表两个事件,确定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题干“综合考虑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把‘政治解决’的选择放在首位,并最终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从中获取到,材料论述了解放西藏的策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知识的掌握。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时间与影响。
2.【答案】A
【解析】A.由材料“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可知,黄继光的行为所体现的精神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符合题意。
B.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现,也是今天应该发扬的精神,排除。
C.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长征期间发扬的精神,排除。
D.勇于创新精神是改革开放以及科技领域发扬的精神,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时期英雄模范人物,属理解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抗美援朝背景、时间、经过、结果、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一五计划使工业布局得到调整。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突出,意义重大,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本题以一五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答案】D
【解析】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 一六”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即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十年动乱,严重挫折”适合“1966年-1976年”重大事件的解说词。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解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在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sj 。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王进喜是时代楷模,D项正确;焦裕禄、王进喜不是民族英雄、不是思想先驱,也不是科学巨匠,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焦裕禄、王进喜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杰出人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焦裕禄、王进喜的事迹。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或实行改革开放)产生的,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
7.【答案】C
【解析】由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1992年以后,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庆成为沿江开放城市之一,推动了重庆的发展。重庆不是经济特区,中国入世是在200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主要在农村,所以ABD三项与题目不符。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表格材料的分析与解读。
注意对表格的解读,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8.【答案】A
【解析】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这段话体现了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 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材料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9.【答案】D
【解析】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012年11月29日,习jp zsj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其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是能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对联,D项正确;“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与1949年的渡江战役有关,排除A项;“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排除B项;“神七飞天仙女舞,欢天动地凯歌扬”与2008年9月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有关,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能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对联,重点掌握“中国梦”、绿色发展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10.【答案】C
【解析】观察题干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可知,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和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召开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故学习小组学习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召开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C项正确;中共一大没有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把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九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共一大和中共七大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排除B项;中共十九大把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召开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年代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召开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人民、工作、和平”“人民、生产、社会主义”“人民、发展、改革”“人民、发展、市场经济”结合所学可知,这四个不同时期,均有人民,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人民,不是客观经济规律、改革开放、经济手段,排除ABC三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等知识,注意表格材料的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C
【解析】据题干“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简图”及所学知识可知,与图1相关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项解读不正确,排除;与图2相关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制定的,B项解读不正确,排除;与图3相关的制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图3蕴含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智慧,C项解读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简图”全面反映了新中国取得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而不是经济建设成就,D项解读不正确,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解析】2012年9月,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辽宁舰。2012年9月,我国第一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本题考查了辽宁舰。现代国防建设是一个以科技为龙头、以经济为骨干,通过总体性的战略运筹,谋求综合国防效益的有机系统。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第一航空母舰是“辽宁舰”。
14.【答案】C
【解析】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通过多种方式同中国进行接触,表示有意改善中美关系,我国也予以积极回应。据“1970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 斯诺的合影”“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可知,中国以这种方式向美国发出赞成中美实现高层对话的信息。故题干表明中国赞成中美间实现高层对话,C项正确;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A项;1971年召开的第26届联大,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中美两国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分歧”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赞成中美间实现高层对话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美关系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解析】由4张图片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家庭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道,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本题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答案】【小题1】×
【小题2】√
【小题3】O
【解析】(1)A.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所有地区都进行了土地改革。”这一表述违背了题干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故填 ×。B.据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可知,“土地改革是顺应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的正义举措。”这一表述是可以从题干材料信息中得出的,故填√。C.据材料一可知,“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一表述是材料一信息没有涉及的,故填O。
(2)根据材料二“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可知,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条件是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农村改革、政策偏向与中国城乡差距的变迁”可知,1978-2002年我国改革的重心从城市到农村。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故答案为:
(1)A:×;B:√;C:O。
(2)原因: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3)变化:从城市到农村。原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1978-2002年我国改革重心的变化及1978-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1978-2002年我国改革重心的变化及1978-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17.【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E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小题7】
【解析】(1)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若以“抗美援朝”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B;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进行保家卫国的;若以“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D和E。1981年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的是农村改革的壮丽画面;1994年《春天的故事》反映的是中国对外开放。
(2)根据题干材料“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曲具有的证史价值是印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3)根据题干历史照片,从政治视角,A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经济视角,B大跃进运动,我国经济遭遇重大挫折。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照片B是伪造场景后拍摄的历史原因是这一时期,我国处于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现象严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5)若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为主题进行研究,我会选择上述A、D两则材料;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有核国家的核垄断;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若要进一步研究材料B所反映的史事,除了新闻报纸外,还可以补充照片、录像等原始史料。
(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路上,故A.《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题干表述正确,符合史实;B.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008年11月,两岸同时举行了直接“三通”的启动仪式。故说法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
(1)B;D、E。
(2)中国历史新纪元,人民当家作主。
(3)政治:A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经济;B大跃进运动,经济遭遇重大挫折。
(4)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现象严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5)A、D。
(6)照片、录像。
(7)A.√;B.×。
本题以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改革开放、歌曲具有的证史价值、大跃进运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改革开放、歌曲具有的证史价值、大跃进运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等知识。
18.【答案】本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选取“1953年”“建国之初,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建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目可拟为: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据题干“中国现代化之路探索大事件”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参考苏联的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共一直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致力于民族复兴。
故答案为:
观点: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论述: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参考苏联的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结论:中共一直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致力于民族复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表格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相关史实。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