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考点10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含解析)
专题四 考点10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B卷
1.“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劫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据材料可知《法经》( )
A.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 B.表明古代立法体系逐渐成熟
C.触及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 D.体现出已由人治转变为法治
2.如图为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M3出土的夺簋,年代大致为西周中期偏晚到中晚期之际。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命夺管理成周讼事和殷八师的讼罚。相比于其他诉讼类铭文,夺簋铭文中首次将“讼事”作为单独职事来册命。这反映了( )
A.区域文化交流不断走向深化 B.礼乐规范社会秩序作用式微
C.西周青铜制造工艺水平发达 D.法治成为社会治理重要手段
3.《尚书·盘庚》中有“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的记载;武王伐纣檄文《牧誓》中指责纣王信任“多罪逋逃”之人,放任其“俾暴虐于百姓”;《尚书·周书》有“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等记载。这可以说明( )
A.早期国家已有民本思想的实践 B.商周统治者敬天保民思想
C.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D.施行仁政规范了社会秩序
4.据《尚书·酒诰》记载,周公对卫康叔说,商汤畏惧天命,施行德政,所以得了天下;商纣王自以为天命在兹,安闲逸乐、不恤民众,因而堕废天命,被西周取代。据此可知,西周( )
A.深受儒家“以德治民”思想的影响
B.以“天命”为君主集权的理论基础
C.以保民和德政为执政合法性依据
D.政治活动中神权迷信的影响力增强
5.秦汉的“律”“令”二者没有性质上的区别,“令”中有刑法内容,“律”中有行政制度。魏晋以后,“律”的内容开始集中于刑律,“令”则用于容纳行政法令。这表明魏晋以后( )
A.律令体系逐渐发展 B.专制王权得以强化
C.重视法律惩戒作用 D.儒学日益融入法律
6.唐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由此可见,唐律( )
A.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 B.渗透外儒内法理念
C.体现以情入法的特征 D.秉持平等理性思想
7.史载,汉文帝对大臣说:“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日:“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这体现了 ( )
A.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援礼入法的指导思想
C.休养生息的施政理念 D.重视教化的时代追求
8.董仲舒说:“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阴入伏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功。”班固在《白虎通德论》中记载:“圣人治天下必有刑法何?所以佐德助治,顺天之助也。故悬爵赏者,示有劝也;设刑罚者,明有所惧也。”这些思想主张( )
A.有助于推动法律儒家化趋势的发展
B.体现出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C.强调了君尊臣卑的观念存在合理性
D.奠定了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础
9.唐宋很多皇帝都提倡三教并重。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这说明唐宋时期( )
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 B.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
C.理学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 D.三教合一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10.唐代《杂令》规定可“役身折酬”;宋代则不同,太宗至道二年(996)降诏:“凡贫人负富人息钱无以偿,没入男女为奴婢者,限诏到并令检勘,还其父母,敢隐匿者治罪。”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律令的伦理化 B.推动了社会公平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激化了社会矛盾
11.宋朝以后修谱的社会功能呈现出与前代大不相同的特征。“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宋朝以下,谱牒仅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强调“观吾谱者,尊祖瞌族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造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不包括( )
A.科举制度日趋完善 B.政府推广家训经验
C.商品经济活跃发展 D.士族阶层不断衰落
12.(长寿中学)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月,甘肃韩城县民刘兆吉家中失窃,因丢失之物不贵重,未打算报案,然而第二天却发现陈老汉拿着自家丢失之物卖给刘三,便将该案投首乡约,并诉至县衙。县衙受理案件后,知县批复“仰乡约查复详究”。后由乡约执行人左迎乾、刘法兴着手调查,将结果报呈知县,进行案件审理。据此可知清朝( )
A.皇权向基层渗透 B.政府大力倡导乡约教化
C.乡约与律法合流 D.基层社会自治色彩浓厚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创了全国高度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为以后各朝代继承。两汉时期,经过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魏晋时期,立法频繁,礼教被确认为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这一过程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是为中国法律制度传统的确立。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在总体上不再有重大的发展,唐律先是被宋朝沿用,又被明朝当作立法的蓝本。明律本身被清朝沿用。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再次发生巨变,而法律的变化却相当滞后。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了根本改革法律制度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实际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中华民国时期迅速制定并颁布了一批与当时最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轨的法典,其实际施行的情况相当有限,很大程度上只是“书面法”而已。
——均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效果。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材料二 在《南赣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注重修身,内察自省,做“一念而善”的善人,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其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民“兴其善念”。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 讲法律以儆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摘编自【清】《圣谕十六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儒学入法的原因及量刑的目的,并分析宋朝重视基层教化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南赣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2
2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可得出《法经》中的法律规定较详实,内容丰富,且有具体的量刑标准,这说明古代立法体系逐渐成熟,B项正确;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而不是社会安定,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法律的规定,没有涉及制度层面,排除C项;当时仍然是人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王册命夺负责成周讼事和殷八师的讼罚,将“讼事”作为单独职事来册命,说明当时法治作用的增强,D项正确;区域文化交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青铜器上的铭文内容,而不是青铜制造技术,排除C项;当时重视法治,并不意味着礼制式微,排除B项。故选D项。
3.答案:A
解析:“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都说明了民的重要性,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在西周初期就已经出现,说明我国民本思想的源远流长,早期国家已有民本思想的实践。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敬天”的阐述,排除B项;材料中仅涉及商周时期,没有涉及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发展,排除C项;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施行仁政规范了社会秩序,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材料“商汤畏惧天命,施行德政,所以得了天下”表明西周执政理念中以保民和德政为执政合法依据。C项正确;当时儒家尚未产生,排除A项;西周尚未实现君主集权,排除B项;西周与商代相比,迷信色彩减弱,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魏晋以后,“律”“令”逐渐区别开来,“律”集中于刑律,“令”则与行政法令相关,区别于秦汉,“律”“令”逐渐专门化、体系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代法律的发展与完善,与皇权的强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律”“令”内容的变化,与法律的作用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及法律吸纳儒家伦理纲常等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体现了礼、法、孝结合,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维护了封建统治,A项正确;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因“以情入法”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礼法结合”不一致,排除C项;《唐律疏议》没有秉持“理性思想”,彰显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可知汉文帝对于刑罚连坐的严苛规定不满,经大臣商议后,取消了刑罚连坐的律令,体现了汉初时期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施政理念,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才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休养生息的理念,并不是援礼入法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并不是教化,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A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观念,以德刑比拟阴阳四时,说明刑、德不可偏废,班固“明刑弼教”的观念,突出礼对于法的支配及法对于礼的服从,这些思想主张有利于促进儒法结合,推动法律儒家化趋势的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结束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君尊臣卑观念合理的信息,排除C项;据所学,专制集权统治在秦朝就已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玄宗推进儒佛道经典的注释发行、宋孝帝撰文表述三教关系等可知唐宋皇帝提倡三教并重的做法,说明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B项正确;据所学,唐宋时期,儒学并未丧失其正统地位,排除A项;据所学,唐朝时期,理学尚未形成,排除C项;据所学,唐宋时期一直占据传统文化主流的是儒家思想而非三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役身折酬”,即欠债无法偿还时,允许以劳役抵债。到了宋代则不同,贫穷人家因欠债无法偿还而将子女抵充为奴婢的,官府将强制返还这些子女给他们的父母,严禁以人身抵债。宋代以前,由于普通百姓所占有的财产相当有限,为生计所迫或在饥荒之年,只能选择以人身抵债。至两宋,商品经济活跃,土地商品化普遍确立,百姓自有财产增多,律对债务担保方式也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严禁以人身抵债。由此可知,C项正确。据所学,律令的伦理化即儒家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材料所述并没有体现儒家思想,排除A项;据所学,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材料所述变化未能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排除B项;据材料,从唐代的“役身折酬”到宋代严禁以人身抵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发展,科举制度日趋完善,士族阶层不断衰落,导致宋朝以后修谱的社会功能呈现出与前代大不相同的特征,宋朝以下,谱牒仅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宋朝政府并未推广家训经验,不属于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科举制度日趋完善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商品经济活跃发展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士族阶层不断衰落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县衙受理案件后……由乡约执行人左迎乾、刘法兴着手调查,将结果报呈知县,进行案件审理。”,可知县衙在受理案件后,交由乡约详细调查,最后通过审核调查结果,来最终审理案件,体现了乡约与律法合流,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乡约与律法之间的关系,并未提及皇权,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政府对乡约教化的倡导,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乡约与律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基层社会自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1)特点:继承发展;法律儒家化;稳定性强。原因:维护君主统治;儒学影响加深;唐律是礼法结合典范。
(2)特色:救亡图存;学习欧美:相对滞后于社会变动。效果:推动中国法律近代转型;推进政治民主化;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有限。
解析:(1)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一“秦朝开创了全国高度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为以后各朝代继承。”可得出继承发展;由材料一“两汉时期,经过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魏晋时期,立法频繁,礼教被确认为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可得出法律儒家化;由材料一“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在总体上不再有重大的发展,唐律先是被宋朝沿用,又被明朝当作立法的蓝本。明律本身被清朝沿用。”可得出稳定性强。第二问原因,由材料一“两汉时期,经过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魏晋时期,立法频繁,礼教被确认为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可得出儒学影响加深;由材料一“这一过程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是为中国法律制度传统的确立”及所学可得出唐律是礼法结合典范;结合所学可得出维护君主统治。(2)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问特色,由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再次发生巨变,而法律的变化却相当滞后。”可得出相对滞后于社会变动;由材料二“但是这种尝试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可得出救亡图存;由材料二“中华民国时期迅速制定并颁布了一批与当时最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轨的法典”可得出学习欧美。第二问效果,由材料二“中华民国时期迅速制定并颁布了一批与当时最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轨的法典,其实际施行的情况相当有限”可得出推动中国法律近代转型;影响有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法律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14.答案:(1)原因:儒学成为主流;儒学士人以经注律。
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维护等级制。
背景: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观念改变,门第观念相对淡化。
(2)社会价值:教化百姓,移风易俗;邻里互助,和谐宗族;劝善诫恶,稳定秩序。
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
解析:(1)原因:结合时间“魏晋时期”及所学可知,律令儒家化的原因有汉武帝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士人得到重用,开始以经注律。目的:据材料一“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并结合所学可知,目的是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维护等级制。背景: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阶层结构等方面作答,如离不开宋朝对基层教化的重视;理学形成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官方哲学,提倡封建伦理道德;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经济基础;人们观念的变化,儒学家感觉需要加以规范;另外宋朝时期门第观念相对淡化。(2)社会价值:据材料二“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可知有教化百姓,移风易俗;邻里互助,和谐宗族的一面。从材料二“注重修身,内察自省,做‘一念而善’的善人,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可知有劝善诫恶,稳定秩序的一面。思想主张:从所学知识可知有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
2专题四 考点10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A卷
1.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2.据《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而《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
A.用刑法维护社会秩序 B.法制观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的原则 D.礼法并用治国思想
3.商周靠“礼”节民心,而“刑”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刑”主要针对异族,“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而《后汉书》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这反映出( )
A.刑是维护礼的工具 B.礼与刑趋向结合
C.宗法制已逐渐瓦解 D.德主刑辅是传统
4.战国时代的法家不仅着眼于建立行政文官制度,也十分注意成文法典能取得公信力。商鞅、吴起等改革家均注意到法典必须具备公平而又确定这两大条件。“徙柱立信”及“处罚王子”的传说,都是描述成文法的特色。战国时期的法律( )
A.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成熟 B.适应了君主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
C.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反映了平民和贵族间斗争的结果
5.据记载,汉成帝把刘向《列女传》中的人物画在墙壁上,并以这些节女为鉴戒教育的典范,在此影响下,“郡县乡里闻风景从”。这说明( )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B.地方教育体系基本确立
C.国家主流意识开始 D.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家诫”“家训”数量可观,南北各地皆有,据文献可考的至少有80余篇(部)。著名的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诚外甥书》、曹魏王修的《诫子书》、王肃的《家诫》、嵇康的《家诫》、王昶的《诫兄子及子书》、西晋李秉的《家诫》、羊枯的《诫子书》、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等。这一时期家训的发展( )
A.与当时兴盛的门阀制度有关 B.标志家庭伦理开始儒家化
C.形成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D.推动基层教化走向制度化
7.唐代《杂令》规定:“诸家长在,而子孙弟侄等不得辄以奴婢、六畜、田宅及财物和自质举,及卖田宅。……若不相本问,违而辄与及买者,物即还主,钱没不追。”由此可见当时( )
A.理学思想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宗法社会中家庭卑幼成员无财产权
C.封建国家禁止未成年人处分财产
D.封建国家依法保护父家长的财产权
8.唐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据此可知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
A.体现封建等级制度 B.体现规范执法的特点
C.礼、法、孝相结合 D.法律的不完善不健全
9.康熙二十八年宣布“国家授权族长,于族内行使教训权”。雍正时期,确认族长各项权力的条例纷纷被编撰入律,并指示“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俊,为合族共恶之人……以家法处治,置于身死,免其抵罪”。这体现了( )
A.宗族开始参与社会治理 B.宗族共同体凝聚力逐渐增强
C.清朝地方司法制度完善 D.国家政权与宗法族权相结合
10.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进而他又讲:“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在此,朱熹旨在( )
A.追求儒家规范的适用性 B.否定传统礼仪的正当性
C.推动社会伦理的个性化 D.顺应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11.清朝《圣谕广训》第二条“笃宗族以昭雍睦”中有如下表述:“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大清律例》中有一条例文:"凡子孙盗卖祖遗祀产至五十亩者,照投献捏卖祖坟山地例,发边远充军。不及前数,及盗卖义田,应照盗卖官田律治罪。”“其祀产义田,令勒石报官,或族党自立议单公据,方准按例治罪。如无公私确据,藉端生事者,照诬告律治罪。”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政府关心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 B.法律较重视族内契约的作用
C.政府通过法律保障义田的运行 D.政府重视乡约的利用和推广
12.万历年间乐安县儒学教谕为受到巡按御史旌表的孝子陈子民颁发“孝著一乡”的匾额。雍正帝认为“朕为君国之道,必崇孝理化民之本,务重尊亲”,亲自为《孝经》作序,并下令颁行全国。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A.儒学士人是教化的主要承担者 B.《孝经》成为教化乡里的范本
C.注重推动儒教伦理与谕令合流 D.教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13.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调整之,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
——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 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政府派员分赴各地调查民商事习惯,并强调:“中国幅员广远,各省地大物博,习尚不同。使非人情风俗洞激无遗,恐创定法规,必多窒碍。”至1910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分五编,前三编主要是以日本公布的民法为蓝本,同时对德国、瑞士的民法有所参考,采纳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过失致人损害应予赔偿等近代民法基本原则。后两编(亲属和继承)虽也采纳了一些西方新制,但更注重的是中国固有的礼教民俗。
——摘編自李启成《中国法律史讲义》
材料三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编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颁布的主要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特点。在社会层面,表现为重视家训、乡约,强化基层教化,推动家国同构。
材料一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材料二 在《南赣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注重修身,内察自省,做“一念而善”的善人,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其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民“兴其善念”。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 讲法律以儆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摘编自【清】《圣谕十六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儒学入法的原因及量刑的目的,并分析宋朝重视基层教化的时代背景。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圣谕十六条》与《南赣乡约》的不同,并简评古代重视基层教化的积极影响。
2
2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可知,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顺应了当时的乱世,A项正确;法家在秦朝才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西周等级制度被冲击属于铸刑书的原因,排除C项;郑国铸刑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未起到缓和贵族与平民间矛盾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这主要体现了以刑法维护社会秩序,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法制观念在夏商周时期初步形成,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明德”是“彰明德行”,材料没有体现“明德”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没有体现以礼治国,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商周时期的治国理念中,礼居于主导地位,刑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汉代则提出礼与刑互为表里,体现了礼与刑结合和并用的趋势,B项正确;“刑是维护礼的工具”强调礼的主导地位,与材料“礼与刑趋向结合”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礼”主要指等级制度与观念,与材料“礼与刑趋向结合”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德主刑辅”虽然是中国古代的治国传统,但与本题《后汉书》强调的“礼法融合”不是一回事,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战国时期法家注重法律的公信力,强调法律的公平性和确定性,这些都体现出法家“以法治国”的理念,适应了君主加强集权的趋势,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战国的法律尚未达到古代法律的成熟阶段,中华法系成熟的标志是唐朝的《唐律疏议》,排除A项;题干信息除了强调“公平”还强调“确定”,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这是平民和贵族间斗争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汉成帝把刘向《列女传》中的人物画在墙壁上,并以这些节女为鉴戒教育的典范,在此影响下,郡县乡里闻风景从”,可知汉成帝时期,将节女画在墙壁上,以此来对地方进行教化,说明儒家伦理思想得到了强化,D项正确;以节女为典范,不能说明女性地位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地方的教化,并未提及地方教育体系信息,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家诫’‘家训’数量可观,南北各地皆有,据文献可考的至少有80余篇(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与当时兴盛的门阀制度有关,门第观念日渐增强,A项正确;家庭伦理指一家人在生活中相互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其就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而非开始儒家化,排除B项;家训是家族教育的表现,是封建礼仪制度的补充,排除C项;家训属于家庭教育范围,材料没有描述走向制度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法律对家长的财产支配权进行了严格规定,说明封建国家依法保护父家长的财产权,D项正确;理学在宋朝才出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家长在”的话,子孙弟侄不能售卖田宅,而不是卑幼成员无继承权,排除B项;“禁止未成年人处分财产”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家长在”的话,子孙弟侄不能售卖田宅,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主要概述两种情况可以适当减轻刑罚:一是家中有需要赡养的老人;二是岁数年长的人及妇女。由此可见,体现了唐代法律制度具有礼、法、孝相结合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唐代法律制度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执法者规范执法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思想对法律制度的影响,“法律的不完善不健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朝统治者认可宗族共同体这一社会组织,且逐渐通过国家法律赋予其各项权力,承认宗族法的效力,这体现了国家政权与宗法族权的结合,有利于维持清朝基层社会秩序,D项正确;宗族组织在宋朝时就已经开始参与社会治理,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推知宗族共同体凝聚力的强弱,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基层社会宗族法的相关内容,由此推断不出清朝地方司法制度是否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可知朱熹强调《仪礼》因俗而作,进一步主张对其因时“减杀”,使儒家礼仪规范与当时社会现实相符,A项正确;按照朱熹的阐释,传统礼仪基于古人社会生活实践,具有“正当性”,排除B项;宋代理学压抑个性,推崇君权和族权,排除C项;朱熹的思想主要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并非服务于市民的生活需要,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可得出政府关心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根据“凡子孙盗卖祖遗祀产至五十亩者,照投献捏卖祖坟山地例,发边远充军。不及前数,及盗卖义田,应照盗卖官田律治罪。”可得出政府通过法律保障义田的运行。根据“其祀产义田,令勒石报官,或族党自立议单公据,方准按例治罪。如无公私确据,藉端生事者,照诬告律治罪。”可得出法律较重视族内契约的作用。ABC项都能从材料中得出,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材料中并没有乡约的内容,不能得出政府重视乡约的利用和推广,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国家重视宣扬孝道,利用孝道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和政治伦理功能维护国家统治,D项正确;材料强调明清时期教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未体现儒学士人是教化的主要承担者,排除A项;材料仅说明雍正帝亲自为《孝经》作序,并下令颁行全国。不能体现《孝经》成为教化乡里的范本,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教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未体现儒教伦理与谕令合流,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1)原因:专制主义长期存在;民刑不分,偏重刑法;自然经济,重农抑商;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宗法制的影响。
(2)特点:借鉴西方法律;重视结合国情,实地调查;强调礼教民俗。
(3)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在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并结合所学可知,专制主义长期存在;根据材料一“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调整之,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可推出民刑不分,偏重刑法;并结合所学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即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根据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可推出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以及宗法制的影响下,重视血缘伦理观念,影响法律观念的发展。(2)特点:根据材料二“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可推出借鉴西方法律;根据材料二“中国幅员广远,各省地大物博,习尚不同。使非人情风俗洞激无遗,恐创定法规,必多窒碍。”可推出重视结合国情,实地调查;根据材料二“后两编(亲属和继承)虽也采纳了一些西方新制,但更注重的是中国固有的礼教民俗。”可推出强调礼教民俗。(3)意义:根据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可推出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根据材料三“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可推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从现实意义来说,维护社会稳定。
14.答案:(1)原因:儒学成为主流;儒学士人以经注律。
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维护等级制。
背景: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观念改变,门第观念相对淡化。
(2)不同:乡约原由儒学士人发起转变为被政府利用和推广;并与法律合流,从而更具约束力,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积极影响:有利于培育社会风气;孕育家国意识;形成民族性格;传承民族文化;维护社会和谐。
解析:(1)据材料“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得出儒学成为主流;据材料“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得出儒学士人以经注律。目的:据材料一“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可知,目的是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维护等级制。背景:从理学的影响分析,得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得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从宋代社会观念的角度分析,得出人们的社会观念改变,门第观念相对淡化。(2)据材料“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得出乡约原由儒学士人发起转变为被政府利用和推广;据材料“讲法律以儆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得出并与法律合流,从而更具约束力,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积极影响:据材料“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得出有利于培育社会风气;从家国意识角度分析,得出孕育家国意识;从民族性格养成分析,得出形成民族性格;从民族文化角度分析,得出传承民族文化;据材料“讲法律以儆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得出维护社会和谐。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