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四校期初联考历史
吉林省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四校期初联考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吉林省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四校期初联考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吉林省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四校期初联考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英、印、中在贸易上出现了一种三角关系。1685年,因清政府的解禁,英国东印度公司得了在广州开设商馆的权利。1689年后中国茶叶输英数量骤然上升,而英国毛棉织品的销售却在中国遇到困难,东印度公司日益发现印度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比英国商品更具有竞争力。18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印度棉花,给东印度公司带来107%的毛利。但在国内,东印度公司还是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原因是这一贸易使英国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英国却找不出可以平衡这一贸易的商品。摘编自李宽柏《鸦片战争前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材料二英、印、中三角贸易充分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改变了中英两国命运:茶叶与英国工业革命相始终,鸦片则与19世纪中国的苦难相始终。茶叶贸易对英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如茶叶税收是英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垄断从中国进口茶叶是维持东印度公司和东方贸易的基础。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在印度输往中国的货物中,鸦片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重要的东西。鸦片在中国有很好的销路,保证了英国有足够的白银购买中国茶叶,而中国由茶叶所得外汇又全部流进了印度以购买鸦片。鸦片产量提高后,原先准备输入中国的印度棉花大量运至英国。摘编自仲伟民《经济全球化与19世纪的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的措施;并分析“三角关系”形成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印、中三角贸易怎样改变了中英两国命运?(8分)
2.十六国时期,北方汉族士人不再将所谓正朔相承的家族或秦始皇所刻传国玉玺所有者看作自己应侍奉的正统,他们认为定鼎嵩洛、移风易俗、兴复儒教的王朝才是正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民族交融得到官方的推动B.人口迁徙改变士人的信仰C.北方各族的文化交融加深D.国家统一的趋势日渐增强
15.1985年,新加坡全国各中学通用的《儒家伦理》课本出版,课本于国家,具有国民意识;将“仁爱”解释为具有友爱精神,尊重关心他出版,课本将儒家倡导的“忠”解释为忠A.据弃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待物不仅要以礼相待,而且要坦诚守信,养成良好的公德心。这体关心他人;将“札义”解释为接人现出新加坡CC.努力创作现代的东方文化B.借鉴周边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