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中考模拟练习
九年级历史
第 1 页 共 5 页
说明:
1.全卷共 8 页。满分为 100 分, 考试用时为 80 分钟。
2.答卷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 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错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一种祭祀的礼器。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不仅隔着 1000
多年的历史,还隔着 1800 多公里的距离, 却都发掘出了“玉琮”(见下图)。据此可知( )
良渚文化玉琼(今江浙地区) 三星堆文化玉琼(今四川地区)
A. 生产工具极大改善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C.南北文化趋向一致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有学者说,分封制对于周王室来说, 最大的意义是在统治前期极大地巩固了天子的权威;面 对于周边蛮夷之地来说, 实则是一场从上而下的浩大的“文化殖民”。该论述反映出( )
A. 分封制传播了西周文 B. 西周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C. 周王借分封制实施文化专制 D. 周王室崇尚以文治国 3.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说: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 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 ,意思是君主要综合运用“ 利”“ 威”“ 名”三者来驾驭臣 民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思想 B. 儒家的思想 C.道家的思想 D. 墨家的思想
4.对比图 1 与图 2 的长城分布情况可推知秦朝( )
A.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B.极力消除分裂因素
C.边疆危机日益严峻 D.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5.下表为《齐民要术》中出现的农谚,由此可见该著作( )
涉及领域 农谚
农业生产工具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虽有镃錤 ( 农具:大锄),不如待时。
农业生产经验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农业思想 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A.反映百姓的生活观念 B.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C.促进生产技术的突破 D.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6.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 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 其卓越运能的实现, 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
7.据学者统计: 唐代广为流行的体育游艺活动多达 20 余种, 如蹴鞠、击毬、田猎、角抵、水 戏、棋奕、歌舞等, 其中不乏文人与妇女的广泛参与。由此可见, 唐代( )
A.社会风气进取刚健 B.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崇文尚武风气盛 8.与巨额的军事开支相比,北宋与辽边界的榷场贸易不仅让北宋赚回了比岁币更多的钱, 而且还通过茶马互市贸易在经济上开始制衡辽, 据此可知北宋借助榷场( )
A.抓住了巩固政权契机 B.扩大了民族间商贸往来
第 2 页 共 5 页
C.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 D.提升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9.1333 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
等民族 50 名, 有 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 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 )
A.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10.明永乐二十一年,跟随郑和来中国的使臣达一千二百人,“诸番使臣充斥于庭”,中国的首 都成了亚非各国使者会聚的胜地。由此可见, 郑和下西洋( )
A.达到了宣扬国威的目的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推动了亚非国家的交流 D.打开了对外交往的大门 11.乾隆时,六世班禅拒绝了英国殖民者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的要求,明确表示西藏的一 切无不听命于朝廷。为纪念他的功绩,乾隆皇帝下令修建了清净化城塔(右图,位于北京西黄 寺内)。此塔的修建见证了(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清朝经济的恢复发展
C.清朝东北边疆的稳定
D.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 12.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 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据此,“把中国拖入世界” 的这场战争是( )
(
___
____

1

洋务运动

2

甲午中日战争

3

戊戌变法

4

八国联军侵华

5

辛亥革命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历史学习需要把握单元主题, 下图所示内容可提炼的单元
主题是( )
A.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14.1872 年创立的轮船招商局, 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它的创办使外商旗昌轮船公 司的赢利情况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这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
旗昌轮船公司利润(万元)
A.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B.变革了封建政治体制
C.粉碎了列强瓜分图谋 D.推动了学生反帝斗争
15.1929 年秋, 毛泽东写下诗句:“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 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发动秋收起义 B.进行城市斗争
C . 开展土地革命 D.举行工人暴动
16.“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 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 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 方向的彻底改变, 从更深远意义上说, 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 料中的“分水岭”( )
A.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 B.彻底清算党内“左”倾错误
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 D.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17.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 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这些口号反映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艰苦奋斗精神 B.新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C.新时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8.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也是最早开放消费品价格,取消 各种票证,使购物变成了一种自由选择和轻松享受的地方。这一现象表明深圳 ( )
A.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 B.率先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水平领先于全国 D.引进外资促进快速发展 19.有学者指出,“澳门的回归将会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海峡两岸的官 方人员接触、协商和谈判又提供了一个可以使用的场所。”他旨在说明澳门回归( )
A.促进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B.有助于香港问题的解决
C.标志全国和平解放完成 D.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发展 20.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 是将社会的命运 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 )
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第 3 页 共 5 页
C.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D.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21.罗马帝国为了更好地处理不同人口的关系,设立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在处理问题时要基于所 有人都认可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作“万民法”。由此可见,万民法 ( )
A.推动了罗马疆域的扩大 B.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C.构成了罗马最早的法律 D.适应了帝国扩张的需要 2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地区 40 多个自治城市颁布了多达 300 部的禁奢法令。仅 15 世纪就颁 布了 83 部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禁奢立法的潮流直
至 18 世纪才逐渐偃旗息鼓。这从侧面表明,当时意大利( )
A. 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引发反省 B. 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根深蒂固
C. 封建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D. 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3.一位学者说“ 历史学不必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哥伦布。比如,在 1493 年, 整个世 界不认为奴隶制是错的。一些美洲印第安民族也奴役其他民族,非洲人也奴役其他非洲人, 欧 洲人也奴役其他欧洲人, 批判哥伦布做了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是没有道理的。”这位学者旨在 ( )
A. 说明奴隶制在当时是合理的 B. 强调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超越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C. 为哥伦布奴役印第安人做辩护 D. 强调评价历史人物主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 24.“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便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 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独特 之处在于( )
A. 通过颁布法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B. 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 发动侵略战争扩大对外贸易市场 D. 利用国家力量推进工业化进程 25.尤瓦尔 赫拉利认为,工业革命找到了新的方法进行能量转换,人类对生态的依赖大减,于 是自然被人自信地改造。消失的自然导致大多数物种走向灭亡, 这场生态危机会危及人本身的 生存。以上材料说明( C)
A.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工业革命 B.环境问题急需得到重视
C.技术进步导致人类过度自信 D.人类应当放弃追求新技术 26.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首流行的歌曲这样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 USA 再加上一个 S,变 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 工人是工厂的主人, 我们掌握了大权, USA 变成 USSA(注: USA 指的是美国,USSA 指的是美国变成了苏维埃政权)。”歌曲反映出当时(C )
A.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度过了危机 B.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农民的处境 C.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D.新政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27.1928 年,苏联只有不到 3 万台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1932 年苏联的 拖拉机年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这表明( )
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恢复 B. 农业集体化解放了生产力
C. 苏联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D. 苏联模式当时具有优越性
28.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 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
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29.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 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 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
A.新中国建立 B.苏联解体 C.华约成立 D.欧盟成立
30. 右图为纪念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发行的邮票,它可用于研究( )
A. 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B.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C. 科技革命影响生活
D. 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 3 小题, 31 题 12 分, 32 题 14 分, 33 题 14 分, 共 40 分。)
31. 恰当地运用多种史料研究历史能够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这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卓越 的智慧和伟大的创新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下面为秦始皇廿六年诏书权(秤砣) 上的铭文拓片和《琅邪刻石 ·始皇颂诗》(节 选)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 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 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 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 之。 皇帝之功, 勤劳本事……器械一 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 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 马。 ——《琅邪刻石 ·始皇颂诗》
材料二:宋代重视文治, 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 考生的数量剧增, 这对于经历了五代 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 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宋代士人团体承担了培养人才 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 他们建院讲学, 将传授儒家经典,助力生徒科举应试作为自身教学活 动目标。茂询、茂先、梦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 均出自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
——摘编自杨乙丹《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材料三: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 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贾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 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 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
第 4 页 共 5 页
唐。”
——摘编自《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 材料一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 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4 分)
(2) 根据材料二, 分析宋代人兴办书院的原因。(4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贾云石、魏源 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4 分)
材料二:几千年来, 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 ,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 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
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
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 (1937 年 10 月)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 成了现代民族精神。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战胜 各种艰难险阻,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格。在抗日战争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 抗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解放战争后期,在三大决 战胜利之时,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统一、敢于战斗、 敢于胜利的伟大号召, 明确了党的建设方向。
——摘编自俞祖华《中华民族精神新论》等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序号①②③④对应的促进民族觉醒的史实, 并选 择其一简要说明如何促进民族意识觉醒。 (6 分)
32.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序号 时间 事件
① 1843 年 魏源写成《海国图志》 ,他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序中写道“是书何 以作 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
② 1897 年 德国租借胶州和随后其他列强攫取特权的行动,加速了一场新的民族危 机的到来。康有为赶赴北京作第五次上书,对被瓜分的危险提出警告, 认为 改革已是势在 必 行。
③ 1900 年 高涨的排外情绪使北京的外国使节警觉起来,5 月 25 日,他们从天津港 外的兵舰上调来警卫以作防范。6 月 10 日,一支 2100 人的各国联军在 北京和天津中间的廊坊遭遇拳民。激烈的战斗发生了,阻止了外国人的前 进。
④ 1919 年 5 月 4 日 约五千名北京学生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游行, 这场游行很快就引起公众愤懑 情绪的爆发、民族主义的宣泄、对西方的深深失望及对北京军阀政府的强 烈谴责。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是如何推动“真正的新中国国家”走向形成的。 (4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中国现代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 (4 分)
第 5 页 共 5 页
33.建筑镌刻着民族的历史印迹,也书写着世界文化的丰富内涵。阅读材料,回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 一 :意 大 利 佛 罗 伦 萨 大 教 堂 的 建 造 是 为 了 纪 念 市 民 意 识 的 觉 醒 和 市 民 的 胜利。 建 筑 师 布 鲁 内 列 斯 奇 亲 自探 访 古 罗 马 遗 迹 , 从 中 寻找 灵 感 。 他精 通机 械 学 , 在 建 筑 过 程 中 创 造 工 具 , 使 技 术 与 建 筑 相 结 合 。 佛 罗 伦 萨 大 教 堂 … … 传 达 了 与 中世 纪神 学 思 想 不同的人文主义思想 , 因而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建筑的开 端。
—— 摘编 自李贻娴《 佛罗伦萨大教堂 与文 艺 复 兴》
材料二 19 世 纪 的部分 著名建筑
1858 年完工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 心,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能充分体现世界 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
19 世 纪 中 期扩 建 的 美 国 国会 大 厦位 于 华 盛顿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 侧分别是白 宫 和 联 邦 最 高 法 院。
作为当年世博会的代表性建筑,埃菲尔 铁塔不仅构成了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活 动中最耀眼的部分, 也证明了共和制度 的优势和活力。
材料三 二战后关于建筑遗产保护的部分文件
文件 保护原则、方法和建议
1964 年《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 国 际宪章》 原真性原则:将古迹遗址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
2003 年《建筑遗产保护原则》 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
2021 年《福州宣言》 呼吁国际社会更紧密合作;敦促学术界和社区的参 与,协调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佛罗伦萨大教堂成功修建的条件。 (4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这三个建筑建造的历史背景, 并任选一例, 简述其历史价值。( 7 分)
(3)根据材料三, 你认为应 当如何保护建筑遗产 (3 分)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中考模拟练习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D C A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A C A A A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B D B C D D B C
二、综合题
31.【答案】
(1)秦始皇自称皇帝;秦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每点2分,共4分)
(2)原因: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每点2分,共4分)
(3)史实: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每点2分)
共同认识:元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每点2分)
32.【答案】
(1)史实: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每个史实1分,共4分)
如何促进民族意识觉醒:鸦片战争刺激了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康有为、梁启超开始仿效日本改良政治制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高涨,推动辛亥革命发展;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任一点2分,共2分)
因日本侵华而引发的全民族抗战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每点2分,共4分)
(3)因素: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为初心;中国近代以来民主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秉承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每点2分,共4分)
33.【答案】
(1)条件:佛罗伦萨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建筑师精巧的设计和创新精神;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积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任答一点2分,共4分)
历史背景:英、美、法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建筑技术提高;
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每点1分,共3分)
示例:
选择:英国议会大厦(1分)。
历史价值:宏伟壮观的英国议会大厦,体现了在君主立宪政体下,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也反映了19世纪英国高超的建筑工艺和强大的综合实力。(3分)
(3)保护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促进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处理好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大科技的应用等等。
(任答一点2分,共3分)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