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训练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 )
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
3.“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4. 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界意义的是( )
A. 1860年 B. 1894年 C. 1917年 D. 1949年
5. 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西藏的和平解放
6.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材料中所说的停战协定是( )
A.《朝鲜停战协定》 B.《抗美援朝战争协定》C.《雅尔塔会议协定》 D.《慕尼黑协定》
7.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各国的普遍认同,你知道周总理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原则的吗?( )
A. 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B.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C.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攻击共产主义 D.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8. 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他的这段话的背景是( )
A.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B.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C.三大改造的进行或完成 D.三大改造后期的急躁和冒进
9.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有效提高了生产力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严重失误
C.民主革命过程中的挫折 D.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了社会风尚,也影响了几代人。“他”是( )
A.雷锋 B.欧阳海 C.董存瑞 D.邱少云
11.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12.右图这篇文章直接针对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二月逆流”
C.“反击右倾翻案风” D.“两个凡是”的方针
13.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废除“一大二公”旧体制 B. 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C.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4.台湾著名作者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不放弃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15.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某校刊拟出版“周恩来外交风云”为主题的专刊,下列内容不适合选入该专刊的是( )
A.出席亚非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D.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6. 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7. 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他们分布的地区则占全国总面积的60 %。为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 60多年前,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 方针(见右图),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万隆会议
19. 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中共十五大召开
D.①开天辟地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20. 小明的爷爷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顿饭能吃5碗,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小明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注重‘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饮食受西方文化影响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回答问题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又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其中领袖外交对一个国家的外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图一组)
材料二:(图二组)
对此次领袖外交,西方新闻界称作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对此毛泽东却说“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要不,他隔海骂了我们好多年,为什么又要飞到北京来?”
材料三:(图三组)分别为应联合国要求,中国向海地派出了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警察部队;中国赴刚果维和医疗分队;南京女警戴铭赴科索沃维和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领袖外交是在什么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具体的外交成果?结合材料所处的时代特点分析此次领袖外交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的领袖外交有什么外交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含义?
(3)材料三得出那些结论?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
请回答:(1)材料1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从中美几十年的关系发展史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3.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材料一:“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上述材料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材料一强调的核心是什么?材料二强调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路线指引下的行动是什么?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3)从上述材料中概括一个核心观点并加以评述
(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种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所学知识和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100字左右。)
答案
1-5CBCDD 6-10ACCBA 11-15DDDBD 16-20DDDDC
21、(1)外交政策:一边倒
实际成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以后又同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意义: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我国政权的巩固;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孤立和封锁
(2)成果: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双方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推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含义(尼克松访华意义):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推动中国出现又一个建交高潮;
(3)新时期的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1)美国长期以来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中美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僵局,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适当给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23.(1)核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材料一核心:高速度
材料二核心:经济建设
(2)行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危害:使左倾错误泛滥;导致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在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发展之际,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3)答案一:执政党的方针、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中国的发展
制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才能使建设迅速发展;反之则会给建设事业带来损失和危害
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强调速度和规模,从而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左倾错误泛滥,甚至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演化为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材料二中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增
答案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重要任务
材料一的总路线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总路线强调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注重经济建设
材料二强调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强调了改革和开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