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历史综合练习试卷(5月份)(含解析)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历史综合练习试卷(5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 史料记载:甘肃地区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陇西郡辖21县,北地郡辖15县。据此判断,甘肃地区这种行政区划最早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2. 云冈石窟第七窟、第八窟开凿于北魏鼎盛时期,窟内的供养人雕塑早期穿的服饰是鲜卑族瘦小式服装,晚期穿的则是南朝汉式宽大服饰。这反映出当时(  )
A. 雕塑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交融 C.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
3. 如图是1936年12月13日的美国《纽约时报》,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蒋介石将军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该报纸报道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皖南事变
4.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内涵。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的精神是(  )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D. 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5.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
A. 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B. 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 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 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6. 马克思指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材料中的“发动机”指的是(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飞棱
7. “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材料评述的是(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 苏联模式的形成
8. 截至2022年6月初,我国已与38个国家签署了43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文件,为相关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切实帮助,共同应对全球(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粮食短缺问题 C. 贫富分化严重 D. 生态环境恶化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9. 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孔子是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哪一部著作?
(2) 明朝留下了三部总结性的古代科技巨著。请选择其中一部著作并指出它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10. 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大通道,丝绸之路的价值体现在它不仅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沟通了世界东西方的商贸、科技和文化等,也促进了中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凝结作用。
——摘编自马东平《丝绸之路:中华民族开辟的友好交往之路》
材料二:
古代、近代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部分)
时期 内容
唐朝 风帆万里向扶桑……东瀛千载学隋唐
明朝 西洋万里水茫茫……浪系天涯组带长
清朝 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观点
民国 先进知识分子拥护“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023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外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风帆万里向扶桑”“浪系天涯纽带长”分别叙述的历史事件。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始于哪一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11. 民主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积淀的精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表
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时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在美国实施了经济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在这次制度大调整当中,法制建设和改革,特别是抑制贫富分化的法律制度建设功不可没。了解关于罗斯福“新政”中抑制贫富分化的立法内容,不仅使我们了解美国是如何加强总体的民主性、公正性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可以了解美国在立法上是怎样以抑制贫富分化为目标,对市场经济体系实施一系列的调控和干预的。
——摘编自穆建叶、查念华《关于罗斯福“新政”中抑制贫富分化的立法内容及其启示》
材料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反分裂国家法》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近代中国民主的相似之处。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 材料三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4) 从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史实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12. 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我们必须报复美国!我们自发排美,拒绝购买美国消费品,排斥美在日的一切经济活动!”1921-1922年,无论是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还是在华盛顿会议结束之后,日本一直伺机报复美国。
材料二: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范围的全面侵略扩张,促使被侵略国家和有遭受侵略危险的国家走向联合,先后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了反法西斯盟国在二战期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求同存异”,矛盾斗争中求合作,“伙伴合作”关系主导着战时反法西斯盟国内部的对外立场。
——摘编自孙才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国合作关系》
材料三:一战前,法德两国分别加入协约国与同盟国,双方扩军备战,冲突不断。一战中,法德交战。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二战初期,法德交战。二战后,法国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1967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家成立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两国从冲突到合作,从世仇到盟友,战和交错,最终和解。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华盛顿会议结束后,日本“报复美国”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体现战时反法西斯盟国“求同存异”“伙伴合作”立场的事例。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法德“从冲突到合作,从世仇到盟友”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甘肃地区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陇西郡辖21县,北地郡辖15县。”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的实行;甘肃地区这种行政区划最早开始于秦朝;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秦朝时期,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能够巩固统治,郡县制的设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夏朝和商朝没有实行郡县制,排除AB;汉承秦制,汉朝不是最早实行郡县制的,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郡县制的推行以及作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的郡县制的推行以及作用。
2.【答案】B
【解析】A.材料未强调雕塑艺术的成熟,排除A。
B.根据材料“窟内的供养人雕塑早期穿的服饰是鲜卑族瘦小式服装,晚期穿的则是南朝汉式宽大服饰”及所学可知,反映了魏晋时期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文化交融的信息,故B正确。
C.材料未涉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信息,排除C。
D.材料未涉及魏晋时期南北政权对峙的信息,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蒋介石将军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可知,这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西安事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4.【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C项符合题意;A项是五四精神,排除;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体现的精神,排除B项;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精神,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及其影响。
5.【答案】A
【解析】材料中圣母像神态由安详、神圣到端庄、美丽、生动的变化,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即人文主义的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这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知识点,应把握文艺复兴的思想和主要成就。
掌握文艺复兴的内容和核心思想,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发动机”指的是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是纺纱机,排除A;内燃机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C;飞梭不是机器,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道路已经指明”可知,这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述。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政策,与“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不符,排除B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苏联模式的形成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国家,与“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不符,排除CD两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8.【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我国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团结协作。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与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问题、贫富分化严重无关,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我国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9.【答案】【小题1】《论语》。
【小题2】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贡献:《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
【小题3】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古代典籍里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及文化自信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思想、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以及世界影响、对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孔子的思想、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以及世界影响、对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等知识。
10.【答案】【小题1】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小题2】“风帆万里向扶桑”:鉴真东渡。“浪系天涯纽带长”:郑和下西洋。
【小题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交流是文化创造、发展、更新的途径;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世界文化内涵,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开辟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辟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等知识。
11.【答案】【小题1】强调主权在民;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君主专制;确立分权体制,避免专制独裁;限制总统权力;制定宪法保障民权。
【小题2】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小题3】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意义: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实现祖国统一提供法律保障。
【小题4】改革是强国之路;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与近代中国民主的相似之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的意义,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认识美国与近代中国民主的相似之处,识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认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理解《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小题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小题2】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诺曼底登陆;召开雅尔塔会议;召开波茨坦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等。
【小题3】国家利益的博弈;国家实力的消长;国际格局的变动等。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问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三问考查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
本题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同时,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第1页,共1页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