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中外交往与大国关系 专题练习--2023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含解析)

中外交往与大国关系
热点训练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甲卷·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2022·山东高考·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 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2022·广东高考·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4.(2022·江苏高考·6)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体系 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政府应倡导实业救国
5.(2021·山东高考·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6.(2021·重庆高考·2)下图是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A.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B.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C.罗马搅胎玻璃瓶技术沿丝绸之路东传 D.东汉与罗马帝国建立了官方直接往来
7.(2021·江苏高考·11) 图1《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
图 1 注:两个门:和平之路;战争之路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8.(2021·天津高考·15)1856~1880年,清政府分别编纂了不同时期的中外交涉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1904年,清朝官员王彦威辑成光绪时期《筹办洋务始末记》,并未刊印;其子予以补辑,定名《清季外交史料》于1934年出版。上述资料汇编名称的变化深刻反映了(  )
A.主权意识的明确 B.夷洋观念的转变
C.中外交往的困境 D.时代变迁的影响
9.(2021·重庆高考·12)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
A.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 B.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C.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 D.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
10.(2020·海南高考·11)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1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12.(2023·黑龙江大庆一模·4)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西走廊,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阿拉伯帝国)亦加强了对中亚地区的攻势。这在当时(  )
A.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B.导致朝贡贸易迅速衰落
C.中断了中外经济的联系 D.造成了华北地区的战乱
13.(2023·广东名校联盟高三11月联考·3)下图为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的《客使图》壁画。画中描绘的是来自拜占庭、新罗和靺鞨的使者在唐朝官员带领下准备进入会见场所。此壁画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A.民族关系稳定和睦 B.绘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文明影响力的强大 D.太子专门管理外交事务
14.(2023·山东济南高三上期中·4)下表为清朝雍正年间军事将领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的目录及内容简介。这可以用来说明(  )
内容 简介
《天下沿海形势录》 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
《东洋记》 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
《东南洋》 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
《南洋记》 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
《小西洋记》 记述南亚、西亚及中亚
《大西洋记》 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昆仑记》《南澳气记》 记录中国“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南海群岛
A.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的上升
B.海防危机促使清政府海权意识明显增强
C.清政府保持传统的宗藩观念
D.新航路开辟推动中国对世界的全面认知
15.(2023·北京海淀区高三上期中·14)两汉时期,日本统治者经常派使者到中国朝贡并接受册封。隋朝时,日本企图侵占朝鲜,并在使节提交的国书中使用“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之语,后又表述为“东天皇敬问西皇帝”。这反映出(  )
A.日本的自大和扩张野心 B.日本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大化改新强化中央集权 D.朝贡体系维系东亚和平
16.(2023·江苏南通海门区高三诊断·3)下图为唐高宗章怀太子墓的壁画《礼宾图》,描绘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罗马、高丽以及东北少数民族使节的情景。该图文信息能体现(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杂糅 B.外交场景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开元盛世与民族认同的交汇 D.雕塑艺术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17.(2022·福建省部分名校高三11月联合测评·7) 1865年,英国人赫德在给总理衙门的文件中写道“命大臣驻扎外国,于中国有大益处。”面对呼声,1875年5月,清政府在经历了三次遣使尝试后,发布上谕同意正式遣使,并于次年正式向外派驻外交使团。可见,晚清使节制度的建立(  )
A.标志着清廷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 B.推动了中国外交领域的近代化
C.反映了中国外交主权的完全丧失 D.使清廷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8.(2023·安徽安庆二模·28)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材料表明(  )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B.部分官员的海洋主权意识淡薄
C.清水师尝试国际化合作 D.政府权力下移与地方势力崛起
19.(2023·湖南长沙一中月考·6)《筹办夷务始末》是晚清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汇编,收录道光、咸丰、同治时期有关涉外事务的上谕、廷寄、奏折、照会等。此书中,中国官员所使用的外交词汇可分为四类:
类别 用词
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哲学 天下、中外一体、抚有万邦……
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看法 丑类、逆夷、狡诈、叵测、不驯……
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外交辞令 查办、开导、恩准、施恩、羁縻、驭夷……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情辞恭顺、仰赖天恩、悔过、就抚、哓哓置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天朝上国思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传统贡赐外交模式被迫放弃
C.这类词汇密集使用于1861年之前 D.文化观念冲突是战争的主因
20.(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高三上·5)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一种是指外国。表1所示是《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的统计情况(单位:次数)据此可知,清政府(  )
A.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 D.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21.(2023·江苏海安高三上期初·11)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的朝贡体制逐渐被西方列强的条约体制所取代。自19世纪60年代起,国际法正式输入中国,新式学堂陆续开设国际法课程,清政府也日益重视将国际法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外交实践。以上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
A.充分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 B.系统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知识
C.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渐趋平等 D.外交体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化
22.(2022·山东省聊城市一模·5)在1871至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在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封锁问题”等涉外交涉中,中国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活动(  )
A.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B.反映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D.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
23.(2022·河南省高考联盟高三12月联考·9) 外务部在选人方面,先是沿用经由总理衙门章京考试而选拔的旧人。到1906年后,改用奏调之法。从此进入外务部的新人在结构上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不再是科举正途出身,而更多是从驻外群体、外语人才中调用。上述材料表明(  )
A.科举制被废除 B.政府重视外交人才
C.外务部引进实用人才 D.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24.(2022·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2)1876年,清政府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制定了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驻外使节是皇帝钦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这一规则的制定(  )
A.体现出外交近代化的艰巨性 B.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
C.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D.表明清政府主动融入国际社会
25.(2023·福建漳州三模·6)19世纪90年代,针对英国各地华侨处境悲惨的现状,驻英公使薛福成“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公驻英国属境”;并驳斥了英国政府诬陷中国不守万国公约的谣言,称在近15年内,中国已处处“按照万国公法办事”。后来,英国被迫同意了中国派驻领事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
A.英国在华优势地位的削弱 B.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贯彻
C.国际法对各国约束力增强 D.晚清外交近代化转型加速
26.(2023·山东青岛莱西市高三上期中·6)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一般委任谙悉洋务的实力派官僚担纲外交机构的长官。因此,奕 等洋务派首领把持的总理衙门职权不断扩大,总揽了包括众多内政外交在内的全部“洋务”。清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
A.建立近代外交 B.应对内外压力 C.适应列强需要 D.推行洋务运动
27.(2023·安徽池州高三二模·8)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
时间 事件
民国初年 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达300个,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也多达35个
1915年 北京爆发了抵制“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城,仅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人数就有30万;在天津,连续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在10万人以上,而当时天津总人口也不过70万人
20世纪20年代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C.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D.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8.(2023·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湖南卷·8)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从古代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都没有国歌,也没有国歌意识。随着近代外交的发展,直到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才颁行了中国第一首正式的国歌《巩金瓯》,歌词如图2所示。中国第一首国歌(  )
图2
A.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对清朝统治的自豪感
B.是清政府主动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
C.颁行后迅速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D.歌词描绘出了中国近代化的宏伟画卷
29.(2023·山东枣庄二模·9)1962年至1969年,为了对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和填补生产技术空白,我国先后从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引进技术和设备84 项,累计用汇金额14.5亿美元。这反映出我国(  )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
C.探索新的经济体制 D.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
30.(2023·山东日照高三上期末·8)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部分措施。新中国这些举措旨在(  )
1949年10月,中国海关总署成立。随后公布新的海关税则,并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1950年1月至9月,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军管会先后宣告收回或征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在当地的兵营。 1950年7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外轮一般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悬挂中国国旗,严格遵守中国的法令和规定方可驶入。
A.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 B.贯彻“一边倒”外交方针
C.稳定秩序以巩固人民政权 D.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31.(2023·江苏扬州宝应县高三上期初·11)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对表中数据理解正确的是(  )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 52.50 62.44 69.39 90.16 81.60 77.00
12.86 40.44 47.82 49.07 68.02 57.91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 12.11 18.48 15.33 19.64 27.05 27.50
14.87 1.59 7.08 5.01 7.42 9.69 11.37
A.工业化的完成推动贸易总额快速增长 B.建国初期对外贸易主要以苏联为重心
C.左倾错误导致1957年贸易总额下降 D.西方国家贸易增长得益于关系正常化
32.(2023·安徽马鞍山一模·31)1954年7月,毛泽东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出解释:各国现在都要求缓和与和平,只有美国要打仗,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我们这个时候打出和平的旗号,可进一步分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当时的外交工作(  )
A.巩固中苏同盟关系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具有革命斗争色彩 D.打破了西方外交孤立
33.(2023·湖北部分市州元月高三调研·9)下图版画《备战备荒为人民·喜交爱国粮》,出自陕西出版的《户县农民画选集》,生动描绘了某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现象。这幅版画描绘事件的外交背景是中国(  )
s
A.应对帝国主义的敌对封锁 B.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34.(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13)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这一事件当时被西方称为“外交核爆炸”,媒体形容中法建交是“在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裂缝”。这一重大外交事件(  )
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使中国重返国际社会
C.带来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 D.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35.(2023·福建莆田二模·9)1949年8月,解放区派出学生篮球队赴布达佩斯参加第十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50年代后,我国运动员又多次参加了在柏林、布加勒斯特、华沙、莫斯科等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这些活动(  )
A.深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B.旨在缓和与欧洲的关系
C.凸显中国体育强国地位 D.折射重体轻文蔚然成风
36.(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9)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其中1971—1980年出现高峰的原因是(  )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国得到全世界国家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7.(2023·高三模拟·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致策”,伴随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变化,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从“支持世界革命”变或“为国内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据此可知(  )
A.中国外交政策全面“另起炉灶” B.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C.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立足点 D.中国注重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38.(2023·福建泉州三模·10)
表1 21世纪初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部分)
时间 重要投资领域 投资额(美元)
2006—2008年 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资源开发和制造业。 5.2亿增至54.91亿
2013—2018年 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项目。 33.7亿增至53.9亿
据表1可知,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旨在(  )
A.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B.保障非洲的经济安全
C.深化中非合作共赢伙伴关系 D.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39.(2023·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末·8)1958年,中国开始援助非洲中小型工业项目、农场建设以及粮食供应,截至1966年中国援非金额累计已达4.23亿美元。在2000—2011年间,中国对非洲的51个国家援建了1673个项目,总额约750亿美元,援建范围很广;涉及卫生、教育等。这表明我国致力于(  )
A.维护非洲各国粮食安全 B.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C.保障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D.践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40.(2023·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13)下表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  )
年份 外交活动
2013年 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年 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2017年 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2019年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
2022年 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A.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B.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C.拓宽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D.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
41.(2022·山东泰安四模·9)近年来,中国开始通过承办世博会、世园会、冬奥会等诸多大型国际活动,让更广泛的受众认识了日新月异的中国,塑造一个和蔼可亲,有着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强大的现代工业和科技能力的国家形象。这一举措反映出(  )
A.我国多样化的外交政策 B.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
C.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推进 D.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42.(2022·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综合练习·10)下表所示为1949—2014年中国国家元首出访情况统计。它反映出中国(  )
年代 次数 主要出访国家
1949—1983年 12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亚洲民族主义国家
1984—1992年 44 亚洲、西欧、东欧、北非
1993—2014年 225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
——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整理
A.始终保持与世界各国密切的双边关系 B.出访次数的变化与外交政策调整相关
C.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国际格局演变 D.以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为外交主轴
43.(2023·辽宁锦州高三上期末·11)《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习jp zx 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
A.坚持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4.(2023·山东潍坊一模·8)1961年,法国官员访华时表示,中法建交必须在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陈毅外长回答说:我们对中法建交可以等待,但我们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将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独立斗争取得胜利为止。这说明中国致力于(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支持世界非殖民化运动
C.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 D.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45.(2023·江苏南通一模·10)1960年9月,毛泽东在会见访华的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总理阿巴斯时,相当明确地表示,如果中国需要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两者间选择与谁建交,中国肯定选择前者。1961 年2月,毛泽东向访华的法国议员密特朗表示,中法建交只有在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中国处理与法国的关系佐证了(  )
A.国际上两大阵营的全面对峙 B.中国积极支援民族解放运动
C.中国奉行“一边倒”的方针 D.全方位外交取得突破性成就
二、非选择题
46.(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9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
47.(2023·湖南名校联盟3月调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郑和西航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止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七次,历时20多年、最远到达红海海口和北非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郑和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远航,原因有以下数点: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海外地理知识日渐丰富;明朝经济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到永乐年间已进入极盛,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明太祖时国家初建,主要致力于国内的励精图治,明成祖时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声威,招致朝贡。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办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打通对外交流、通商等等,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历史评价。(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6分)
48.(2023·四川泸州二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认为,古代东亚的世界秩序是中国主导的、名为“天下”的中国世界秩序,朝贡制度是其核心,中国同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朝贡关系。汉、唐、明、清时代是朝贡制度能较好运转的时代。中国始终是文化输出的一方,在历史长河中维持了华夏的内核与身份。从周边的朝贡国家的视角来看,寻求贸易机会是朝贡的主要动机,但这种贸易关系并非以贸易平衡为目标。明太祖朱元璋在《明皇祖训》中嘱咐后世子孙不得“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朝贡国根据自己对利益的衡量而自愿行动。朝贡关系是中国天下秩序的体现,属于天下法运行的外部表现。
——摘编自牟文富《中国的东亚秩序构想:过去与未来的连结》
材料二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但继承了基督教世界的排异性理念,“国际法律体系便变成白种人的俱乐部,非欧洲国家只有证明自己是‘文明化了’的国家,才能被挑选进入这个俱乐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烈要求中国与之建立条约关系,扫除对华贸易的障碍。条约关系各国将外交视为“有武装实力的思考”。各国列强单方面攫取种种特权而不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中国则片面承担了大量国际义务,却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摘编自李育民《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与朝贡关系的主要区别》
材料三
习jp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等思想内涵,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超越了一国一域的狭隘范畴,也超越了强国必霸、大国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窠臼,实现了对国际关系发展规律的创新认识和升华。
——摘编自张清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外交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的朝贡关系相比,晚清中外条约关系的不同之处。(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5分)
49.(2023·广东梅州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图2为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了“汉武帝(前131年—前87年在位)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
图2 《张骞出使西域图》
材料二
表2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朝代 史实
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
唐朝 日本、朝鲜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高僧空海长安求法。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宋朝 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商船渡海入宋。明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明朝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1840年前) 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本国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幅壁画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各朝代对外政策变化趋势的理解。(6分)
50.(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访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奠定了中国对非援助的总体基调。在农业领域,中国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赴非建设经营农场,帮助解决非洲粮食紧缺问题。在工业领域,中国援建的项目针对非洲当地需要,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工期短、投资收回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长期对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无私支持非洲基建事业。此外,中国还通过派遣教师、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领域技术能力,中国员工与当地工人同工同酬,“对等上班”,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摘编自宋微《中国对非援助70年——理念与实践创新》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 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非援助的背景和特点。 (10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5分)
51.(2023·湖北名校联盟高三联测·18)【外交关系与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包围,直至发动联合武装干涉。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欧各国迫切需要苏俄这一广阔的市场。1921年3月,英国首先同苏俄签订贸易协定。1921年4月,列宁提出,“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欲和托拉斯之间的相互敌视,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1922年4月,在意大利举行的欧洲国家经济会议上,苏俄首次同资本主义国家外交代表接触,但未达成任何协议。苏俄代表在会外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两国同意在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条约打破了帝国主义建立反苏统一战线的企图。到1922年底,与苏俄订立贸易协定的已有十一个国家。
——摘编自任众主编《世界通史纲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专门论证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要全方位地站在苏联一边,即所谓的“一边倒”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毛泽东就不远万里亲赴莫斯科,将他认为最能体现兄弟之情的大黄芽、白菜、萝卜、大葱和梨等中国北方的土特产作为斯大林70诞辰的贺礼。也是在这次访问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诞生了,两国之间的“蜜月”关系开始了,并且一直持续到50年代中期。
——摘编自孔寒冰《中苏关系史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俄打破帝国主义建立的反苏统一战线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苏俄20世纪20年代初面临的相似背景,说明“一边倒”政策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主要影响。(8分)
52.(2023·北京丰台区高三上期末·19)(11 分)尼克松访华的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下表列举的是当时部分媒体的报道:
序号 内容
① 《日本经济新闻》在文章中指出:“尼克松总统和毛zx 笑容可掬握手的一幅照片无疑是像雷电一样打在苏联首脑的心坎上。”
② 日本《读卖新闻》发文指出:“自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国已经具有作为拥有核战斗力的大国的发言权……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的美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从亚洲退却。”
③ 意大利《天使报》指出:“(尼克松访华)是因为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敌人仍然是苏联这个大国。”
④ 《纽约时报》的评论指出:“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既证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也证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世界最强大国家之一的新地位。”
采用“从尼克松访华的新闻报道看 XXXX”的格式,从上述新闻报道中选定一个视角,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该视角进行解读。(11 分)
53.(2023·江苏徐州高三上期末·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外交的重大事件(摘录)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
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次奥运之行在奥运会临结束才赶到。
1964年,柬埔寨举办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等新兴国家积极响应,踊跃参加。
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会结束数日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2001年7月,国际奥委会zx 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2008年8月,中国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
——据黄冶《我国体育外交70年:回顾、特征和推进路径》整理
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活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54.(2023·安徽“江南十校”3月联考·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实现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的一种外交手段。新中国成立至今,文化外交成果丰硕,形成了完整的战略布局。但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外交仍然存在很大挑战。
时间 主张 成就 挑战
新中国成立时期 反对霸权、支持第三世界、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相互吸收 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展开文化交流与合作 美苏冷战 霸权主义
文革时期 文化外交曾一度停顿 乒乓外交 /
改革开放时期 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与123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 与160多个国家文化往来, 与数千个世界文化组织保持联系 “文明冲突论” “历史终结论” “中国威胁论” “中国崩溃论”
新时代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冬奥会、《流浪地球》 中国式现代化 关闭孔子学院 限制留学生 “阴间滤镜” “双重标准”
——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外交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应对文化外交挑战的举措。(7分)
55.(2023·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新中国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阵营兄弟党、兄弟国家互动频繁,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很少发生官方联系,意识形态亲疏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标准。中苏两党的关系带动两国关系发展,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建。除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外,中国共产党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互动频繁,与非洲国家往来密切。不管是中国周边安全,还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实现。新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党际关系服务经济目标。一切对外工作围绕国家利益展开。这一时期,政党外交中意识形态以服务国家利益为目标,二者呈现出正向关系。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大转变中,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历史,总结其中历史经验教训,对夯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构建、推进新时期政党外交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胜刚《新中国政党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政党外交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政党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启示。(6分)
56.(2023·浙江宁波“十校”3月联考·23)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秦汉帝国在秦始皇统一后,国势渐盛,至西汉武帝时代,通过一系列战争与外交,终于叩响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汉武帝为了宣扬汉王朝的富庶、强盛和威德,满足宫廷奢侈生活的需要,派船队携黄金、丝织品等,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出发,用了近一年时间,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南部,再转斯里兰卡,然后将沿途交换的物品载回中国。
——摘编自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二
自唐初以来,唐廷以积极的态度谋求和平的国际交往。唐代侨民极多,长安城有侨民10万余。就侨民所从事的职业来看:有僧侣、学者、画家、匠人、艺人、商人等。唐代外商们广泛参与经济活动,使唐代的社会生产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更要承担起国际生产的任务。《唐律》中甚至还制定了中国古代法律中第一个涉外条文:“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jp zsj 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新时代中国发展大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改编自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史实对加着重号文句进行佐证,并概括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唐代对外交往的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并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经验。(6分)
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D B D DA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C A B B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A D B C B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C D A A C C D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答案 C B A B B
1.【答案】D【解析】由材料“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可知宋代主要出口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手工业制成品,由材料“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可知手工业发达,产品享誉海外,故选D项;由材料“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可知输入的主要是奢侈品或装饰品,不是基本的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材料没有海外贸易税收与其他税收的对比,不能得出“主要来源”的结论,排除C项。
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对非洲提供经援贷款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这符合国际经济新秩序平等互利的诉求和方向,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选D项;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指由同一区域若干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中非在地理位置上不相邻,排除A项;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会致力于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材料只强调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技术合作,排除B项;“均衡”说法错误,排除C项。
3.【答案】B【解析】题干中毛泽东指出“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建国初中国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迅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材料中“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强调的是发展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一边倒”政策需要调整,排除A项;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C项;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兴起,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据材料“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可知李圭强调国人了解世界较少,举办万国博览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因此李圭的言行表明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故选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卷入了世界市场体系,排除A项;1876年世界贸易重心在英国,排除C项;19世纪末清政府才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题干中毛泽东的话主要是强调“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这说明中国需要并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故选D项;“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强调的是需要对外经济交流,但并没有强调一定是与西方交流,排除A项;“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说明强调的不是自力更生,而是对外交往,排除B项;1954年中国依然实行的是“一边倒”政策,当时中苏关系友好,并没有打算放弃这个政策,排除C项。
6.【答案】B【解析】由材料“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结合其时间信息可知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多个国家交往,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故选B项;丝绸之路 起点在长安,中途经过的城市敦煌、撒马尔罕,终点罗马都是丝绸之路中心,排除A项;材料中仅只提及中国出土的,不能代表是在中国生产的,排除C项;“直接”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由材料“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队伍朝着和平之路,宣传栏上有“五项基本原则”,而“战争之路”上空无一人,说明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和战争,有利于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故选D项;中国并未加入不结盟运动,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中国,没有涉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得出社会主义阵营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阻止”表述错误,两极格局源自于美苏两国的较量,排除C项。
8.【答案】DAB【解析】从“夷务”到“洋务”再到“外交”,反映出清政府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其外交思想及对外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利于近代外交的形成,故选D项;把处理中外关系的“洋务”称之为“外交”,一定程度反映了清政府作为主权国家,与世界接轨,但这仍然受时代变迁的影响,故A项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最佳选项;从贬义的“夷务”到中性的“洋务”,说明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但不能反映整个材料,故B项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并非最佳选项;“困境”说法错误,排除C项。
9.【答案】A【解析】由材料“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可知法国试图借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世袭的君主,保留封建等级和贵族权力,故选A项;材料强调试图借鉴《权利法案》起草者的意图,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是《人权宣言》未采纳其意见后形成的,排除B项;《权利法案》已经否定了君主专制,排除C项;《权利法案》肯定议会拥有立法权,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回答的是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故选B项;“一边倒”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回答了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当时国际形势是美苏两极对峙,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和发展才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回答了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1923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了革命的领导核心,故C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D项错误。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驻守西北地区的军队内调,周边政权趁机扩张,唐朝对河西走廊、阿尔泰山一带、中亚等地的控制丧失或减弱,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故选A项;安史之乱前,河西走廊等地属于唐朝的领土,与这些地区的贸易不属于朝贡贸易,通过丝绸之路开展的贸易也以民间贸易为主,因此安史之乱“导致朝贡贸易迅速衰落”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中断了中外经济的联系的表述太过绝对化,排除C项;华北地区的战乱不是由于西北边境军队内调造成的,而是安史之乱造成的,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到,外国及边疆少数民族来朝贡唐朝君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文明影响力的强大,C项正确;A项“民族关系”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浪漫主义”说法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
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清朝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中国为中心的,重点关注的是周边地区,对东亚、东南亚的地理认知更为丰富和准确,远及欧洲、非洲;对东半球有初步了解,并没有提及到新大陆,可以看出对世界地理整体认识不足,具有明显的宗藩观念,故选C项;根据所学可知,国家主权意识是指根据国际法准则和本国的领土主权原则对关于本国的领土及事务,形成的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领土主权观念,而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军事将领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个人著作的目录及内容简介,与国家主权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在清朝雍正年间并没有海防危机,选项中说的“海防危机” 促使清政府海权意识明显增强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明朝,再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清朝并没有形成对世界的全面认识,排除D项。
15.【答案】A【解析】两汉时日本接受中国的册封并朝贡,到隋朝时却自称天子、天皇,将自己置于与中国皇帝平等的地位,且企图侵占朝鲜,这恰恰反映出了日本的自大和扩张野心,故选A项;题干体现的是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态度变化和扩张欲求,并未有实际行动,所以没法体现出其国际地位是否提高,排除B项;大化改新发生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日本在西汉时是服从于朝贡体系的,但是隋朝时却有了扩张的野心,等于想突破朝贡体系,所以上述变化不能反映朝贡体系维系东亚和平,排除D项。
16.【答案】B【解析】据材料“描绘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罗马、高丽以及东北少数民族使节的情景”,可知《礼宾图》对研究唐代的对外关系场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礼宾图》是唐代壁画成就中的代表,也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审美取向,故选B项;西域位于西北地区,高丽是位于朝鲜半岛的古代政权,排除A项;章怀太子是唐高宗时期的代表人物,开元盛世代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封建盛世,排除C项;《礼宾图》是唐代壁画成就中的代表,也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成就,排除D向。
17.【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政府在经历了三次遣使尝试后,发布上谕同意正式遣使,并于次年正式向外派驻外交使团”可知,中国开始向外国派遣大使,在对外交往中,凡是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都要互派外交使节,因此使节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故选B项;政治上主权不完整,内政外交受制于外国侵略者,体现外交的半殖民地化,材料中中国政府主动派遣外交使团,故未体现半殖民地化,排除A项;中国政府主动派遣驻外交使团,说明清政府掌握有一定的主权,故完全丧失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
18.【答案】B【解析】中英海军联合镇压海匪的做法,尤其是英国海军在中国洋面参与的缉匪行动和护商活动,不仅破坏了清代前期建立的巡洋制度,同时也损害了中国的近海行政和司法管辖主权,而且导致中国内洋与外洋的管辖观念日渐模糊,故选B项;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项;国际合作的行为主体是国家,不是地方官员,排除C项;太平天国后期,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地方势力崛起,排除D项。
19.【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哲学......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看法......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外交辞令......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等用词可知,中国在外交上,天朝观念依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后洋务运动开展,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加速,表格所示的辞令会逐渐减少,所以这类词汇应该密集使用于1861年之前,故选C项;天朝上国思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中“抚有万邦”、“驭夷”等外交用词不符,排除A项;传统贡赐外交模式被迫放弃,与材料中“抚有万邦”、“恩准”、“施恩”、“仰赖天恩”等用词不符,排除B项;表格内容反映出旧观念与新的外交现实存在冲突,但这不是战争的主因,主因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排除D项。
20.【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晚清时期清代“外洋”概念渐渐与外国同义,这体现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之中,故选D项;从嘉庆到宣统年间,清廷国际地位降低,排除A项;“放弃”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清廷“外洋”观念的变化,与外交政策无关,排除C项。
21.【答案】D【解析】据材料“国际法正式输入中国……清政府也日益重视将国际法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外交实践”可知,清政府的外交国际化,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没有涉及维护国家主权,排除A项;据材料“国际法正式输入中国,新式学堂陆续开设国际法课程”可知,清政府才开始学习国际法知识,并没有系统学习和掌握,排除B项;据所学,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与西方的外交关系一直不平等,排除C项。
22.【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在晚清时期,中国政府在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等相关问题时,都援引了国际法,这是清政府的外交与国际接轨的表现,反映了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趋势,故选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晚清政府在处理一系列案件时都援引国际法,这属于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表现,不能扩大为“西学”,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晚清政府外交理念的变化,而不是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晚清时期,清政府并没有扭转与西方列强外交交涉中的不利局面,排除D项。
23.【答案】D【解析】由材料“外务部的新人在结构上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不再是科举正途出身,而更多是从驻外群体、外语人才中调用”可知外务部选人更注重实践能力,选拔熟悉外交体系、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说明在外交人才的选拔上与西方接轨,是外交近代化的表现,故选D项;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废除了科举制,材料无法体现出科举制的废除,排除A项;政府重视外交人才是材料中的现象,而非本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培养、任用而非引进人才,排除C项。
24.【答案】A【解析】由“驻外使节是皇帝钦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可以看出,1876年清政府还是按照封建制时代传统的外交理念来对待驻外使节,而这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已经依据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来安排驻外使节了,说明清政府外交已经开始在形式上近代化了,但本质上还做不到近代化,因而体现了外交近代化的艰巨性,故选A项;题干仅仅是制定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问题,没有体现外交行为的结果,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到外交使节出使行为规则中有对国家主权的破坏,所以不能说加深了半殖民化程度,排除C项;由“只是临时的任务”说明清政府并不把处理外交事务作为常规的工作,而且依据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派出驻外使节,这是在半殖民地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不是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排除D项。
2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针对英国各地华侨处境悲惨的现状”“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公驻英国属境”“后来,英国被迫同意了中国派驻领事的要求”可知,中国公使引援国际法维护中国合法权益和中国公民利益,体现了晚清外交的近代转型,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英国在华的优势地位,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中国在外交中引援国际法维护合法权益,未涉及国家主权,故排除B项。C项说法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26.【答案】B【解析】据材料“总揽了包括众多内政外交在内的全部‘洋务’”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置一方面适应了列强侵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国内近代化,因此清政府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内外压力,故选B项;清政府是迫于压力建立近代外交机构,是顺应列强侵华的趋势,不是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据材料“总揽了包括众多内政外交在内的全部‘洋务’”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立适应了内政外交的需要,C项片面,排除C项;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开展,排除D项。
27.【答案】C【解析】据材料“ 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党组织以及群众运动逐渐增多,说明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现象主要是民主革命活动增多,没有涉及民主革命的挫折,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没有涉及个人选择,排除D项。
28.【答案】B【解析】《巩金瓯》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美好祈望,无法体现人民的自豪感,与现实严重不符,排除A项;为方便于国际外交场合开展外交活动颁行国歌,是主动与国际外交接轨的表现,故选B项;清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是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不是国歌颁行导致,排除C项;歌词内容描绘的是清朝统治者江山永固的政治奢望,没有体现近代化的内涵,排除D项。
29.【答案】B【解析】据材料“1962年至1969年......从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引进技术和设备84 项”可知,20世纪60年代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了经济和技术的贸易往来,说明我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是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故选B项;据材料“为了对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和填补生产技术空白”可知, 我国与资本主义先进工业国家有贸易往来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不能说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探索新的经济体制是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改革开放的实施,20世纪60年代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新的经济体制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对我国敌视孤立,因此,我国与世界全面接轨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3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1950年1月至9月,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军管会先后宣告收回或征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在当地的兵营”、“外轮一般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悬挂中国国旗,严格遵守中国的法令和规定方可驶入”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这些举措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部分这些措施的目的,而不是为了“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稳定秩序以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是:剿匪镇反、土改、稳定物价、朝鲜战争,而不是材料中提供的措施,排除C项。
31.【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对比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1951—1956年,我国与苏联的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与此时我国在外交奉行“一边倒”政策,苏联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一五计划”有关,故选B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大规模的左倾错误是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国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在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2.【答案】C【解析】据材料“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我们这个时候打出和平的旗号,可进一步分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可知中国利用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分歧,打着和平的旗号,进一步分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故选C项;材料“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进一步分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表明毛泽东主张团结帝国主义阵营内部一些国家反对美帝国主义,并非巩固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说明毛泽东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解释,可进一步分化美国等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策略,不能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打破了西方外交的孤立,排除D项。
33.【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备战备荒为人民”是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20世纪60年代我国同苏联关系恶化,因此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4.【答案】D【解析】新中国建国之初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挤和打压,20世纪60年代身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和中国建交,打破了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全面封锁,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世界向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故选D项;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在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排除A项;中国重返国际社会是1971年中国正式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法国和中国建交,不能反映“建交高潮”的出现,排除C项。
35.【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了布达佩斯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和柏林、布加勒斯特、华沙、莫斯科等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布达佩斯、柏林、布加勒斯特、华沙、莫斯科分别为当时匈牙利、民主德国、罗马尼亚、波兰和苏联的首都,这些国家当时均为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这些活动深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故选A项;据材料中国参加的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活动,体现了意识形态对外交活动的影响,其目的并非缓和与欧洲的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中国还不是体育强国,排除C项;题干中仅涉及体育活动的部分情况,并未涉及文体之间的对比,排除D项。
36.【答案】A【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推动70年代外交迎来建交高峰,故①正确;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高峰的原因之一,故②正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促使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迎来建交高峰,故③正确;中国得到“全世界国家”支持的说法错误,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7.【答案】C【解析】据材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致策”“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从‘支持世界革命’变或‘为国内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需要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所以党对外交政策相应做出了调整,故选C项;“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主要指的是建国初期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不存在“另起炉灶”的做法,排除A项;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依然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完成,排除B项;当时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服务于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排除D项。
38.【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非洲形成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为深化中非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21世纪初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额越来越大,投资范围越来越广,故选C项;材料内容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这种直接投资的目的与国际秩序没有关系,排除A项;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符合两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并非仅为了保障非洲的经济安全,排除B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是地理位置上临近,位于同一个区域,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不属于区域经济合作,排除D项。
39.【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1958年起开始援助非洲,且援助金额、援建项目和援建范围不断增多,表明中国致力于践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故选D项;据材料1958年,中国援助非洲“中小型工业项目、农场建设以及粮食供应”,并非只有粮食安全,排除A项;材料叙述了中国方面对非洲的长期援助,未体现中非区域合作,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长期援助非洲,对保障非洲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并非对全球的作用,排除C项。
40.【答案】D【解析】由表格中的“倡议”、“主办”和“举办”等词汇可以得出,中国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主动引领作用,所以可以说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故选D项;表格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三个会议都不属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所以不能说表格中的外交活动是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排除A项;表格中的活动都属于以和平方式处理外交关系,但并不只是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还有致力于长远发展的金融、经济和文明对话等问题,排除B项;表格中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与世界发达国家间的合作,还有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且合作领域也跟之前没有增加,所以拓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4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开始通过承办大型国际活动如世博会、世园会、奥运会等方法,使世界对中国的印象正向好的方面改变,这说明中国公共外交的效力作用明显,公共外交成为提升中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故选C项;材料中的外交行为属于公共外交,“多样化”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D两项。
42.【答案】B【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主要国家数量不断增加,出访国家由最开始的注重社会意识形态,到注意与周边国家关系改善,再到全面出访各州国家,体现了我国外交的不断发展、成熟,其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奉行全方位的外交理念,加强了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文明成果的吸收,出访次数不断增多,故选B项;双边关系指的是两个国家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材料为“中国国家元首出访情况”,仅能说明中方国家元首的出访,没有明确出访国对方的情况,且“始终保持”、“世界各国”的表述相对而言过于绝对,故“始终保持与世界各国密切的双边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国家的外交政策由国家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而非国际格局演变,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不断的与时俱进发展完善的,新中国的外交一直是以维护和平为主线,排除D项。
43.【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习jp zx 参加多个组织的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坚持多边外交,通过各方合作的方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故选A项;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和颠覆小国、弱国、穷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材料内容是中国参加区域性和世界性组织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排除B项;材料中的“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均属于世界性组织不是区域合作,排除C项;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就是坚持联合国宪章,尊重独立国家的独立主权来与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材料内容不仅有多边外交,更有外交的目的是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排除D项。
44.【答案】B【解析】据材料“我们对中法建交可以等待,但我们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将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独立斗争取得胜利为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阿尔及利亚处于法国殖民统治之下,中国将支持其独立作为重大事件对待,体现了中国支持非殖民化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中法建交并不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果中国只是致力于践行这一原则,应尽早与法国建交,而不是“等待”,排除A项;阿尔及利亚当时尚未独立,国家重点并非经济发展,且材料不涉及中国具体的支持行动,无法确认是促进经济发展,排除C项;阿尔及利亚尚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对其独立的支持对多极化趋势影响不大,排除D项。
45.【答案】B【解析】据材料“如果中国需要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两者间选择与谁建交,中国肯定选择前者”“中法建交只有在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可知当时中国积极支持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甚至不惜暂缓与法国的建交,故选B项;阿尔及利亚属于“中间地带”,不属于两大阵营对峙的范畴,排除A项;1956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后,中国政府逐渐调整了“一边倒”方针,而且材料也并不涉及中苏关系,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施全方位外交,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46.【答案】
(1)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
原因:5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
(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
(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6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可见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可见中国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第二小问原因,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影响外交关系,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关系密切;资本主义阵营的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与中国关系对立。20世纪70年代,材料一“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与中国关系冷淡;“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同时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也推动了联邦德国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2)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中国方面,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德国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德国方面,材料二“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可见德国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可见寻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所学知识,1991年底德国统一,经济迅速发展;两国的共同点,材料二德国强调“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可见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中德两国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密切,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47.【答案】(14分)
(1)有利条件:宋元以来的造船业、航海技术的进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扩大对外关系,远播声威、招致朝贡的需要。(4分,任答两点即可)
评价: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这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加强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国威望,郑和下西洋后各国遣使来中国进行交流和贸易,中国到南洋的人口日益增多,对南洋的开发起到了巨大作用。(2分,任答一点即可)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国家的朝贡贸易。(2分)
(2)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每点2分,只要符合题意,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有利条件,据材料一“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得出宋元以来的造船业、航海技术的进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据材料一“明朝经济......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得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材料一“明成祖时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声威,招致朝贡”得出明成祖时扩大对外关系,远播声威、招致朝贡的需要。第二小问评价,其一从郑和下西洋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角度分析评价,得出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这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加强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国威望,郑和下西洋后各国遣使来中国进行交流和贸易,中国到南洋的人口日益增多,对南洋的开发起到了巨大作用;其二从郑和下西洋对国力的影响进行评价,得出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国家的朝贡贸易。
(2)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前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航海活动体现了传统朝贡贸易的特征;近代以来变化的表现为;据材料二“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得出近代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据材料二“总理衙门......凡与洋务有关者......皆归其管理......结束......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得出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据材料二“打通对外交流、通商......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得出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
48.【答案】(25分)
(1)特点:主体:中国占主导;
目标:不追求贸易平衡、厚往薄来;
原则:秉承和平自愿原则;是中国天下秩序观念的体现。(6分)
原因:统一王朝的强大国力支撑;文明的优势和吸引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向需求;儒家思想的影响。(6分)
(2)不同之处:①源于西方世界的排异理念;②旨在维护列强在华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③具有侵略性;④以不平等和强权政治为内核;⑤以西方列强为主导。(8分)
(3)时代价值:①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②核心要义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③存异中求同;④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⑤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5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古代东亚的世界秩序是中国主导的、名为‘天下’的中国世界秩序”可知在古代朝贡关系中,以中国为主导;据材料一“但这种贸易关系并非以贸易平衡为目标”可知古代朝贡关系不以追求贸易平衡为主要目标,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更多地体现为宣扬国威,实行厚往薄来的原则;据材料一“朝贡国根据自己对利益的衡量而自愿行动”“朝贡关系是中国天下秩序的体现”可知古代朝贡关系是朝贡国和平自愿的行为,也是中国传统天下秩序观念的体现。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汉、唐、明、清时代是朝贡制度能较好运转的时代”可知中国古代朝贡关系比较盛行的时代往往是大一统朝代时期国力比较强盛的时代,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国力是朝贡关系的有力支撑;据材料一“中国始终是文化输出的一方,在历史长河中维持了华夏的内核与身份”可知中国强大的文化优势和吸引力形成了强大的、以中国为核心的向心力,构成了传统朝贡关系的重要力量;据材料一“寻求贸易机会是朝贡的主要动机”“朝贡国根据自己对利益的衡量而自愿行动”可知传统朝贡关系既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寻求贸易机会的结果,也是朝贡国家自愿寻求自身利益的结果,这说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向需求;据材料一“朝贡关系是中国天下秩序的体现”可知传统朝贡观念是儒家天下观的具体体现。
(2)据材料二“继承了基督教世界的排异性理念”可知当时外国条约深受基督教排异理念的影响,而中国强调天下一体、天下大同;据材料二“要求中国与之建立条约关系,扫除对华贸易的障碍”可知晚清列强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服务于列强对华的贸易关系,主要是为了维护列强在华权益;据材料二“各国列强单方面攫取种种特权而不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可知晚清时期的中外条约是建立在主权不平等的基础上,是列强对华实行强权政治的体现;据材料二“条约关系各国将外交视为‘有武装实力的思考’”可知当时中外条约关系往往以列强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完全以西方列强为主导。
(3)据材料三“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等思想内涵”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进步理念,强调世界和平共生;据材料三“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超越了一国一域的狭隘范畴”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打破国家的限制,在“求同存异”中,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这说明其核心要义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据材料三“也超越了强国必霸、大国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窠臼”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鲜明地反对大国对弱国的干预和控制,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据材料三“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等思想内涵”“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世界各国和谐共生、共谋发展,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49.【答案】(12分)
(1)价值:西汉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可知此壁画并非真实场景,对于研究张骞出使西域史料价值不高;(3分)但壁画为唐代艺术家人为突显佛教地位而进行的虚构场景,对研究初唐时期时代风貌(艺术、宗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3分)
(2)趋势: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是古代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受到世界形势的影响。(2分)从汉到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巩固与发展,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统治者大都采取开明对外政策。(唐宋政府重视中外交流,支持海外贸易,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2分)明清时期,面对西方殖民扩张,统治者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使我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解析】
(1)史料价值类型的主观题,需要从史料来源和史料内容两方面去思考。从史料来源看,史料是唐初莫高窟壁画,对于研究唐初的绘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从材料内容看,该壁画主题为《张骞出使西域图》,内容“汉武帝部下击败匈奴”、“汉宣帝时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由于汉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又尚未传入中原,加之该壁画创作于唐初,距离西汉已经数百年,可知该壁画对于研究张骞出使西域的史料价值不大,但我们从绘画内容中可以窥见唐初人们对汉武帝和张骞开通西域之路的纪念,以及唐初佛教对人们的重要影响,从中体会唐初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宗教文化。
(2)“理解”类主观题,首先要清楚答题思路,可以从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展开。从是什么角度来看,材料二表格展现了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大秦派使臣来东汉”可知,汉朝时期国家重视对外交往;唐朝“日本朝鲜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唐朝……玄奘……鉴真……空海……西亚商人“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上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宋朝“高丽……日僧……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阿拉伯富商”可知,宋朝时期中国在政治、思想、技术、经济等方面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明朝“郑和下西洋……利玛窦……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可知,明朝仍然开展对外交往,但已经趋于保守;清朝“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可知,对外交往更加保守。综合以上,得出中国古代各朝对外政策变化趋势是由开放趋向保守;从为什么角度来看,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受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从汉到明,封建大一统国家不断发展,经济发达,科技领先,文化繁荣,统治者大多采取对外开放政策,而明朝“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抗击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清朝“抗击沙俄、英国、法国入侵”可知,明清时期面对西方殖民者入侵,统治者为了维护边疆安全,采取闭关自守政策,对外交往趋向保守;从怎么样来看,明清时期对外交往趋向保守,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50.【答案】(21分)
(1)(6分)
趋势:规模逐渐扩大;由间接联系到直接交往;由商贸往来到商贸、外交、文化交往并举。
(2)(10分)
背景:冷战威胁下中国需要拓展外交空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5分)
特点:平等互利;领域广泛;立足现实需求。(5分)
(3)(5分)
延续中非友好交往的传统;增强亚非国家之间的联系;开辟文明交往新道路;为文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全球治理探索新方案。
【解析】
(1)据材料一“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可知相比汉代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中转关系,到明代中非之间直接开起了大规模的官方往来,反映了中非之间交流的规模逐渐扩大,中非关系也由间接联系发展成为直接交往;据材料一“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可知汉代中非之间的往来主要表现为商贸中转,但是宋元以后中非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到明朝时期中非之间的官方外交往来更加频繁,这说明中非关系经历了从商贸往来到商贸、外交、文化交往并举的发展趋势。
(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中国援助非洲奠定了总体基调;据材料二“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可知战后非洲国家相继获得独立,成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中国积极支持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最后,从国际格局的角度来看,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国际关系整体上比较紧张,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态势,所以中国需要通过援助非洲获取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支持,拓展中国的外交空间,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可知当时中国对非援助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据材料二“在农业领域……在工业领域……”可知当时中国援助非洲的领域广泛,普遍涵盖了农业和工业等多个领域;据材料二“中国还通过派遣教师、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领域技术能力”可知当时中国援助非洲采取直接派遣技术人员的方式进行,这样能以最高效的形式实现技术培养,迎合了当时非洲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
(3)据材料三“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