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万源市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B 2.C 3.C 4.D 5.B 6.A 7.C 8.A 9.C 10.C 11.A 12.D 13.A 14.B 15.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共21分)
(1)名称:A:古代中国文明;B: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C:古埃及文明;D:古希腊文明;E:古印度文明;F:印加文明。 (6分)
(2)特点:独立发展;各具特色;相互渗透 (6分)
(3)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
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各地人口迁移和物种大交流,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拉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使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 (7分)
17.(共22分)
(1)条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国内政局稳定;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原料、市场、劳动力和原始资本;工厂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能和人才;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8分)
(2)不同影响:①就业领域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和采掘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广泛并转向了更加多元化的重化工业领域;②就业形势的差异: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业形势不稳定,第二次工业革命就业形势较为稳定并呈现多样化;③就业模式的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业模式相对简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就业模式相对复杂。(6分)
(3)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亚、非、拉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倾销工业品和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分)
(共12分)
【示例1】历史事件: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2分)
历史现象:俄国开辟历史新纪元(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2分)
阐释: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缔造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列宁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物力财力,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但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政权。斯大林上台后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随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由此苏联开辟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8分)
【示例2】历史事件: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历史现象: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阐释: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一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暂时调节了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有利于战后和平和经济发展。但对战败国的掠夺性惩罚及分赃不均,这种国际新秩序又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平不可能长久维持。
【示例3】历史事件:孟买工人总罢工、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
历史现象:20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阐释: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同时亚洲和拉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民族和民主意识觉醒,展开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孟买工人总罢工掀起了反英斗争的高潮,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国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些运动激励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不懈斗争。
【示例4】历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
历史规律: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阐释:言之有理即可。万源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 )
地区 成果
两河流域 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
埃及 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
古罗马 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诸国的一统
中国 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
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 B.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 D.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依据下图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
※地中海曾经变成了它的内海※在其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和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古罗马帝国 D.俄罗斯帝国
3.据载,公元前6-2世纪的印度,有的婆罗门用男奴隶耕田,用女奴隶磨面;有的婆罗门父子二人下田耕作,却使奴隶负责送饭。这反映出当时印度( )
A. 伦理道德得到推崇 B. 奴隶制经济逐渐兴起
C. 种姓制度受到冲击 D. 婆罗门地位不断下降
4. 中古时期,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如朝鲜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的说法。这反映了( )
A.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 B. 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
C. 周边国家的生搬硬套 D. 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
5.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而且他们的生计活动富有创造力,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 )
A.依然处于原始社会 B.文明演进动力不足
C.无法建立中心城市 D.尚未进入国家阶段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 “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7.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哲学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 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B.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 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 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8.近代以来,英、美、德、法四国通过资产阶级宪法的颁布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下表)。这反映出( )
国家 时间 宪法 确立政体
英国 1689年 《权利法案》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 美国1787年宪法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A.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B.资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C.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 D.共和体制的确立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9.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10.下表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B.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1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A. 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 B. 推动了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出现
C. 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 导致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迅速爆发
12.1921年8月28日列宁撰写的《新时代,新形式的旧错误》一文发表于苏联《真理报》,列宁在文中郑重提出:“正因为我们不怕正视危险,所以我们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斗争,能更清醒、更谨慎、更周密地权衡时机,能采取各种让步来加强我们的实力,分散敌人的力量。”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
A.战时共产主义实现 B.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C.十月革命即将获胜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3.20世纪初,亚洲开始改变沉睡状态,“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被宰割、被奴役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革命因素”。这根源于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B.亚洲人民反帝斗争走向联合
C.亚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 D.世界殖民体系的衰退和瓦解
14. 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时间 事件
1931年9月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
1939年9月 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 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1941年12月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世界人民的强烈反抗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世界大战
C. 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 世界政治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亚洲欧洲两个中心
15.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中、法、美、英、苏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国可以联合其他成员国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中的任何一国也可以一票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联合国这一设计
奠定了两极格局基本框架 B. 制约了安理会效用的发挥
C. 侵犯了弱小国家民族利益 D. 有利于大国维护世界和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独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施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三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的边远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本特利(美)等《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C、D、E、F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6分)
(3)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分析该事件是怎样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9分)
17. 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它的开展引发了世界历史发展新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革命开始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并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间,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一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此外,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同时,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等自然科学成果也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摘编自王铭王薇《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岗位多集中于纺织业和采掘业,虽然当时已开始实行工厂制,但实际上工厂多而小,与之前的规模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如在1851年英国全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者达76000人,占总数的87%,雇佣50人以上者仅2000人,占总数的23%,小而散带来的用工不稳定问题,也是当时出现失业的一个重要图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新技术下的重化工业需要大资金大规模才能满足,大企业相较于之前能为工人提供更多相对稳定且多样化的岗位,这也使得专业化分工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简单化向着复杂化演进。
——摘编自李智明《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挑战与思等》
材料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后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只满足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 世纪60- -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发生。立体交通运输(飞机、汽车以及远洋轮船)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摘编自李南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8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就业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00—1909年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三国协约最后形成、孟买工人总罢工
1910—1919年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巴黎和会
1920—1929年 华盛顿会议、苏俄新经济政策、北伐战争、经济大危机爆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0—1939年 九一八事变、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1949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无条件投降、联合国成立、杜鲁门主义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约成立
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侧面、不同时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历史现象或规律。请从表中选取一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的事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