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闽侯期末)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
【答案】B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故选B;分封制度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宗法制是按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A;君主制指最高权力者的制度,属于中央官制,排除C;D是秦朝开始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故选B。
【点评】审题的要义是寻找中心句。由本题的关键信息“‘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说明材料考查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就选项而言,AC不属于地方管理制度,而郡县制虽是地方管理制度,但时间不符。
2.(2017高三下·江苏模拟)《左传·襄公十二年》:“秋,吴子寿梦卒。(襄公)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材料反映了(  )
A.分封制等级森严 B.奴隶制渐趋强化
C.宗法制亲疏有别 D.封建制尊卑有序
【答案】C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指凡是诸侯的丧事,异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庙哭吊,同宗的在祖庙哭吊,,同族的在祢庙哭吊。说明宗法制亲疏有别。故选C
3.(2016高三上·扬州期末)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答案】A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是的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内阁制代替丞相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已有县﹑郡的设置﹐但郡﹑县之间并无相互统属的关系﹐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有所区别。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虽保持原来的都鄙制度﹐采用世族世官制﹐但由国君直接支配﹐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2017高二下·陕西期末)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书省拥有草拟政令的自主权 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
C.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 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
【答案】D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A唐代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因而中书省必须在皇帝的示意下草拟政令,故A项错误;
B门下省并未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故B项错误;
C皇帝没有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故C项错误;
D题干中尚书省是通过六部来执行政令,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难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5.(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王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  )
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 D.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
【答案】A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察举制的认识与理解。根据题干材料“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等信息,可知察举制改变了以孝、廉为选官的标准,贪得无厌、富贵者等趁机趋炎附势,导致了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孝廉的标准问题,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察举制选官制度,而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提及的是科举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A。
【点评】关于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认识与理解,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1)把握到三大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2)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选官制度,是从察举制里面衍生出来的,比较注重门第、血缘,是世官制的“回潮”,是一种倒退;(3)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变迁,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是朝着公平与公正方向前进的,中间有一定曲折和反复。
6.(2017·南京模拟)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内阁的权力不断上升,六部都得听命于内阁,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责,内阁因权势太大而给阁臣带来祸患。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朝内阁制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7.(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为了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有必要使公民们熟悉彼此的性格。否则在运用权威及执行司法两方面都会接着产生许多恶果,因为作为武断的决定是不公正的,而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又必然会这样。”这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  )
A.城邦制度利于公正 B.运用权威徇私枉法
C.执行司法有失公平 D.民主政治有形无实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据材料中“因为作为武断的决定是不公正的,而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又必然会这样”可知飞直接民主会带来不公正,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城邦的直接民主理由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为了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反映的是避免不公正,故B项排除;材料中是对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阐释,而不是强调想、执行司法有失公平,故C项排除;“民主政治有形无实”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故选A项。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
背景: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孕育了希腊文明。
2)城邦出现:
①时间:公元前8到前6世纪。
②含义: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③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公民资格: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4)公民权利: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8.(2016高一上·江苏月考)“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使地域政治开始取代血缘政治
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易导致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而非投票放逐的“不满意测试”奠定了基础,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地域政治与血缘政治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与题中所问“不满意测试”并无直接关系,无法得出结论,故C项错误。“不满意测试”采用投票放逐的方式,完全依据公民投票,而公民投票具有主观性,单纯依照公民自身主观判断进行,投票结果民主却未必合理,易导致民主权力的滥用,故D项正确。
9.(2016·南通模拟)任何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项新的法律提案与现行法律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冲突,都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诉讼。如果提案人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都被陪审法庭判为违法,他将被剥夺公民权,并且不允许再提出立法建议。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  )
A.直接民主具有明显局限 B.陪审法庭拥有立法权力
C.民主政治具有法律保障 D.立法程序严密而且繁琐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材料实际上是介绍了雅典的一项法律规定,涉及两层意思,一是任何雅典公民都可以对新的法律提案提出诉讼;二是“新的法律提案”人如果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判违法,他本人即受罚。A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题干材料的规定,促使提案人不能违背法律规定任意提出立法建议,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雅典民主的“明显局限”,B、D两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选C。
10.(2017高三下·如皋期中)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
A.习惯法的推行 B.公民法的推行
C.万民法的推行 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答案】B
【知识点】罗马法
【解析】【分析】由材料“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说明是公民法的推动,故选B;A没有体现,排除;万民法的推行消除本地人的这种排外思想,不选C;D是民主监督的措施,排除。故选B。
【点评】用比较法总结知识非常必要。罗马法的知识庞杂,涉及到罗马政体的演变,还涉及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等一系列知识。通过表格比较,寻出其不同点,一目了然。
11.(2016高三上·吉林模拟)《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答案】A
【知识点】罗马法
【解析】【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的特点是条文清晰,实用性强,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点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其特点是私法极为发达完善,公法不甚发展;立法形式灵活简便、独具特色;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紧密结合;深湛的原则与制度、科学的概念和术语;卷帙浩繁、规模巨大的法律编纂。
12.(2017高三下·如皋期中)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火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  )
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C.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D.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答案】C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时间不符,且题干材料未涉及议会主权的内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关于责任内阁制的发展完善,无法体现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19世纪初期,英国国王还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首相及内阁大臣,但到19世纪中期以后,议会选举获胜的政党上台组阁。结合题干,到1841年,英国国王接受不能干预内阁组建,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结果的事实。这些都体现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故C项正确。根据史实,内阁名义上仍需对国王负责,并没有脱离与国王的政治联系。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2017·南京会考)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2月4日晚,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表声明,根据联邦法官裁决,全面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入境限制令,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这一事件说明(  )
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 B.法院拥有制衡元首的权力
C.美国总统无权签署入境限制令 D.美国的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答案】B
【知识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美国联邦宪法出现分权制衡原则:在外交事务方面,总统是负责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官员。他任命驻外大使、公使和领事(须经参议院认可),接见外国大使及公务人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经参议院2/3多数票的批准;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最高法院拥有监督、解释宪法和最高裁判权。联邦法院法官实行终身制,法院审理案件时,不受总统和国会的干涉。故选B。
14.(2016·南京模拟)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他们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  )
A.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
B.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
C.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
D.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
【答案】B
【知识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分权体制是联邦党人创立的,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材料表明反联邦党人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并且对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并不乐观”,说明反联邦党人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B项正确。C项表述反映材料信息不全面,排除;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15.(2017高三下·江苏模拟)恩格斯说:“俾斯麦在经济方面是很乐意迎合资产阶级的,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是德国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B.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
C.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
D.德意志其他各邦保留自治的权利
【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这说明在政治问题上,人们失去自己的意志,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以看出,C项Z是符合题意。
16.(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太平军占领上海后,清朝海关瘫痪。以下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谨告在华美国商人:签名于此的金能亨副领事奉命告知在上海的美国公民,他从美国驻华公使馆获得指令:鉴于目前的形势,只要清国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自由出入港口而无需交纳海关税,那么,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而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
A.美国此举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B.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C.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答案】A
【知识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清朝海关瘫痪”、“鉴于目前的形势,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本身错误,而且也不符合题意;BC两项的表述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无从体现“资本输出”和“租界”。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即体现出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17.(2017·南京模拟)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材料“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反映了台湾割让给日本,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这来自《马关条约》,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厂,标志着帝国主义侵略以资本侵略为主。《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18.(2017高三下·如皋期中)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分析】清朝1912年灭亡,根据“清后二十年历史”,此事件应发生在1892──1912年间,鸦片战争时间是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AB;甲午中日战争时间是1894年,根据“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1900年,符合“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故D正确。
19.(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
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
B.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
D.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
【答案】B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清政府把人民当做芝麻磨成香油送给 “外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为洋人服务,B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的臆想,排除。C项是对题干的片的片面解读,非实质性认识,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帝国主义的贪欲,排除D。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英约内的条款”,可知此条约即《南京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可知“这一乱事”即指太平天国运动。A项即1839年,明显属于无关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二者均不符合材料时间段和题意,排除C、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二、非选择题
21.(2017高三上·新津开学考)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答案】(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增加考试环节;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不同:注重血缘门第。
(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时代色彩。
(3)认识:古代人才选拔根本上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因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紧扣“魏晋”“汉代”等信息,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汉朝选官的依据是品德和才能。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紧扣材料二科举制的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考试的课量、考试方式、科举制的演变方式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综合上述史料分析,可以从古代中国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逐渐完善,人才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人才选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认识,难度中等。
22.(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金人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着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外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答案】(1)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
弊端:美国总统选举耗费大量的时间。
(2)理由: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力。
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进步:实行普遍与直接的选举;工人阶级获得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不足:帝国总理及其政府由皇帝任命。
认识:选举权是逐步扩大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存在局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的办法从“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由“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可以分析出美国总统耗费时间。
⑵第一问结合“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角度概括。第二问由“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从和平、渐进和艰难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⑶第一问由“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从选举方式和获得的权力两个角度进行归纳。第二问由“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概括即可。第三问结合材料从选举权的发展和存在的局限两个角度分析。
23.(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年版
材料二 陈恭禄1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 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 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 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 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史学家范文澜、陈恭禄两位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有何不同,结合两部著作出版的时代背景推想他们研究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
【答案】(1)起因: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后果: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起因:源自于中英两国的误会。
后果: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更多机会,是走向世界的良机,是实现向近代转变的契机。
(3)角度:范文澜着重从英国方面的侵略动机来分析;陈恭禄主要从中国自身的责任来分析。共同原因:基于学术研究追寻中华民族独立之途、探索中国富强之路。
【知识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⑴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起因,根据材料“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可从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等方面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后果,关于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产生的后果,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灾难和社会性质变化等方面思考即可。
⑵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起因,根据材料“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即可概括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起因。第二小问后果,根据材料“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可知强调鸦片战争使中国肩负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产生积极影响。
⑶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角度不同,根据第(1)(2)小问的相关内容可知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主要是从英国的侵略动机方面进行分析,而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主要是从中国自身的责任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共同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从两部著作出版的时代背景可知他们都是基于学术研究追寻中华民族独立之途、探索中国富强之路。
【点评】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24.(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
——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由于泄私愤而忽视了张之洞在维新变法中的努力。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答案】(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意图: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民族工业;提高行政效率。
(2)教训:改革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打击面过宽,不能树敌过多;要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要警惕党派之争。
(3)尽量用第一手材料:孤证不立;全方位搜集材料。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⑴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即可归纳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第二小问主要意图,根据根据第一小问的措施,联系所学知识可从选拨人才、减少财政支出、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作答。
⑵本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改革的措施方面应做到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减少阻力、同时应该增强自身实力;根据材料“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可知改革应该警惕投机分子,警惕党派之争。
⑶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历史研究客观公正,主要做到历史研究的史料应是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寻找多方史料、全面论证,注意孤证不立。
整体分析:本题以戊戌变法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措施及其经验教训以及史料研究等内容,问题简单,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研究的能力。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
25.(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材料二 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
材料三 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
【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
(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
特点:德法并重。
(3)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解析】【分析】⑴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可归纳为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根据材料“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可可归纳为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第二小问品质,根据材料“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可知康熙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反思。
⑵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可从规范伦理道德、文化控制、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等方面概括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第二小问总结分析材料信息可知其治国理念是德法并用。
⑶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可知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闽侯期末)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
2.(2017高三下·江苏模拟)《左传·襄公十二年》:“秋,吴子寿梦卒。(襄公)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材料反映了(  )
A.分封制等级森严 B.奴隶制渐趋强化
C.宗法制亲疏有别 D.封建制尊卑有序
3.(2016高三上·扬州期末)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4.(2017高二下·陕西期末)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书省拥有草拟政令的自主权 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
C.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 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
5.(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王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  )
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 D.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
6.(2017·南京模拟)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7.(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为了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有必要使公民们熟悉彼此的性格。否则在运用权威及执行司法两方面都会接着产生许多恶果,因为作为武断的决定是不公正的,而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又必然会这样。”这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  )
A.城邦制度利于公正 B.运用权威徇私枉法
C.执行司法有失公平 D.民主政治有形无实
8.(2016高一上·江苏月考)“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使地域政治开始取代血缘政治
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易导致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9.(2016·南通模拟)任何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项新的法律提案与现行法律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冲突,都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诉讼。如果提案人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都被陪审法庭判为违法,他将被剥夺公民权,并且不允许再提出立法建议。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  )
A.直接民主具有明显局限 B.陪审法庭拥有立法权力
C.民主政治具有法律保障 D.立法程序严密而且繁琐
10.(2017高三下·如皋期中)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
A.习惯法的推行 B.公民法的推行
C.万民法的推行 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11.(2016高三上·吉林模拟)《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12.(2017高三下·如皋期中)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火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  )
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
C.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 D.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
13.(2017·南京会考)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2月4日晚,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表声明,根据联邦法官裁决,全面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入境限制令,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这一事件说明(  )
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 B.法院拥有制衡元首的权力
C.美国总统无权签署入境限制令 D.美国的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14.(2016·南京模拟)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他们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  )
A.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
B.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
C.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
D.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
15.(2017高三下·江苏模拟)恩格斯说:“俾斯麦在经济方面是很乐意迎合资产阶级的,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是德国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B.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
C.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
D.德意志其他各邦保留自治的权利
16.(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太平军占领上海后,清朝海关瘫痪。以下为1854年的一段公告,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谨告在华美国商人:签名于此的金能亨副领事奉命告知在上海的美国公民,他从美国驻华公使馆获得指令:鉴于目前的形势,只要清国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自由出入港口而无需交纳海关税,那么,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而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
A.美国此举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B.清政府授予列强进出口免税特权
C.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外商利用租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17.(2017·南京模拟)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8.(2017高三下·如皋期中)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
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
B.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
D.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
20.(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
21.(2017高三上·新津开学考)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22.(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金人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着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外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23.(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年版
材料二 陈恭禄1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 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 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 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 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史学家范文澜、陈恭禄两位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有何不同,结合两部著作出版的时代背景推想他们研究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
24.(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
——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由于泄私愤而忽视了张之洞在维新变法中的努力。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25.(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材料二 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
材料三 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故选B;分封制度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宗法制是按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A;君主制指最高权力者的制度,属于中央官制,排除C;D是秦朝开始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故选B。
【点评】审题的要义是寻找中心句。由本题的关键信息“‘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说明材料考查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就选项而言,AC不属于地方管理制度,而郡县制虽是地方管理制度,但时间不符。
2.【答案】C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指凡是诸侯的丧事,异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庙哭吊,同宗的在祖庙哭吊,,同族的在祢庙哭吊。说明宗法制亲疏有别。故选C
3.【答案】A
【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是的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内阁制代替丞相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已有县﹑郡的设置﹐但郡﹑县之间并无相互统属的关系﹐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有所区别。春秋的县可分为两种类型﹕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虽保持原来的都鄙制度﹐采用世族世官制﹐但由国君直接支配﹐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答案】D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A唐代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因而中书省必须在皇帝的示意下草拟政令,故A项错误;
B门下省并未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故B项错误;
C皇帝没有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故C项错误;
D题干中尚书省是通过六部来执行政令,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难度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察举制的认识与理解。根据题干材料“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等信息,可知察举制改变了以孝、廉为选官的标准,贪得无厌、富贵者等趁机趋炎附势,导致了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孝廉的标准问题,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察举制选官制度,而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提及的是科举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A。
【点评】关于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认识与理解,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1)把握到三大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2)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选官制度,是从察举制里面衍生出来的,比较注重门第、血缘,是世官制的“回潮”,是一种倒退;(3)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变迁,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是朝着公平与公正方向前进的,中间有一定曲折和反复。
6.【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内阁的权力不断上升,六部都得听命于内阁,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责,内阁因权势太大而给阁臣带来祸患。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朝内阁制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7.【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据材料中“因为作为武断的决定是不公正的,而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又必然会这样”可知飞直接民主会带来不公正,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城邦的直接民主理由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为了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反映的是避免不公正,故B项排除;材料中是对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阐释,而不是强调想、执行司法有失公平,故C项排除;“民主政治有形无实”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故选A项。
【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
背景: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孕育了希腊文明。
2)城邦出现:
①时间:公元前8到前6世纪。
②含义: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③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公民资格: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4)公民权利: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8.【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而非投票放逐的“不满意测试”奠定了基础,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地域政治与血缘政治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与题中所问“不满意测试”并无直接关系,无法得出结论,故C项错误。“不满意测试”采用投票放逐的方式,完全依据公民投票,而公民投票具有主观性,单纯依照公民自身主观判断进行,投票结果民主却未必合理,易导致民主权力的滥用,故D项正确。
9.【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材料实际上是介绍了雅典的一项法律规定,涉及两层意思,一是任何雅典公民都可以对新的法律提案提出诉讼;二是“新的法律提案”人如果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判违法,他本人即受罚。A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题干材料的规定,促使提案人不能违背法律规定任意提出立法建议,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雅典民主的“明显局限”,B、D两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罗马法
【解析】【分析】由材料“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说明是公民法的推动,故选B;A没有体现,排除;万民法的推行消除本地人的这种排外思想,不选C;D是民主监督的措施,排除。故选B。
【点评】用比较法总结知识非常必要。罗马法的知识庞杂,涉及到罗马政体的演变,还涉及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等一系列知识。通过表格比较,寻出其不同点,一目了然。
11.【答案】A
【知识点】罗马法
【解析】【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的特点是条文清晰,实用性强,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点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其特点是私法极为发达完善,公法不甚发展;立法形式灵活简便、独具特色;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紧密结合;深湛的原则与制度、科学的概念和术语;卷帙浩繁、规模巨大的法律编纂。
12.【答案】C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时间不符,且题干材料未涉及议会主权的内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关于责任内阁制的发展完善,无法体现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19世纪初期,英国国王还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首相及内阁大臣,但到19世纪中期以后,议会选举获胜的政党上台组阁。结合题干,到1841年,英国国王接受不能干预内阁组建,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结果的事实。这些都体现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故C项正确。根据史实,内阁名义上仍需对国王负责,并没有脱离与国王的政治联系。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美国联邦宪法出现分权制衡原则:在外交事务方面,总统是负责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官员。他任命驻外大使、公使和领事(须经参议院认可),接见外国大使及公务人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经参议院2/3多数票的批准;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最高法院拥有监督、解释宪法和最高裁判权。联邦法院法官实行终身制,法院审理案件时,不受总统和国会的干涉。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分权体制是联邦党人创立的,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材料表明反联邦党人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并且对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并不乐观”,说明反联邦党人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B项正确。C项表述反映材料信息不全面,排除;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15.【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这说明在政治问题上,人们失去自己的意志,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以看出,C项Z是符合题意。
16.【答案】A
【知识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清朝海关瘫痪”、“鉴于目前的形势,美国船只也只需在出发港提交文件”、“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本身错误,而且也不符合题意;BC两项的表述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无从体现“资本输出”和“租界”。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无需出具清国的海关结关证明”,即体现出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17.【答案】C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材料“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反映了台湾割让给日本,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这来自《马关条约》,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厂,标志着帝国主义侵略以资本侵略为主。《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18.【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分析】清朝1912年灭亡,根据“清后二十年历史”,此事件应发生在1892──1912年间,鸦片战争时间是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AB;甲午中日战争时间是1894年,根据“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1900年,符合“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故D正确。
19.【答案】B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清政府把人民当做芝麻磨成香油送给 “外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为洋人服务,B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的臆想,排除。C项是对题干的片的片面解读,非实质性认识,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帝国主义的贪欲,排除D。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英约内的条款”,可知此条约即《南京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可知“这一乱事”即指太平天国运动。A项即1839年,明显属于无关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二者均不符合材料时间段和题意,排除C、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21.【答案】(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增加考试环节;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不同:注重血缘门第。
(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时代色彩。
(3)认识:古代人才选拔根本上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因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紧扣“魏晋”“汉代”等信息,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汉朝选官的依据是品德和才能。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紧扣材料二科举制的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考试的课量、考试方式、科举制的演变方式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综合上述史料分析,可以从古代中国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逐渐完善,人才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人才选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认识,难度中等。
22.【答案】(1)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
弊端:美国总统选举耗费大量的时间。
(2)理由: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力。
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进步:实行普遍与直接的选举;工人阶级获得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不足:帝国总理及其政府由皇帝任命。
认识:选举权是逐步扩大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存在局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的办法从“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由“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可以分析出美国总统耗费时间。
⑵第一问结合“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角度概括。第二问由“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从和平、渐进和艰难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⑶第一问由“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从选举方式和获得的权力两个角度进行归纳。第二问由“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概括即可。第三问结合材料从选举权的发展和存在的局限两个角度分析。
23.【答案】(1)起因: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后果: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起因:源自于中英两国的误会。
后果: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更多机会,是走向世界的良机,是实现向近代转变的契机。
(3)角度:范文澜着重从英国方面的侵略动机来分析;陈恭禄主要从中国自身的责任来分析。共同原因:基于学术研究追寻中华民族独立之途、探索中国富强之路。
【知识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⑴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起因,根据材料“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可从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等方面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后果,关于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产生的后果,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灾难和社会性质变化等方面思考即可。
⑵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起因,根据材料“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即可概括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起因。第二小问后果,根据材料“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可知强调鸦片战争使中国肩负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产生积极影响。
⑶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角度不同,根据第(1)(2)小问的相关内容可知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主要是从英国的侵略动机方面进行分析,而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主要是从中国自身的责任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共同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从两部著作出版的时代背景可知他们都是基于学术研究追寻中华民族独立之途、探索中国富强之路。
【点评】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24.【答案】(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意图: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民族工业;提高行政效率。
(2)教训:改革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打击面过宽,不能树敌过多;要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要警惕党派之争。
(3)尽量用第一手材料:孤证不立;全方位搜集材料。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⑴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即可归纳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第二小问主要意图,根据根据第一小问的措施,联系所学知识可从选拨人才、减少财政支出、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作答。
⑵本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改革的措施方面应做到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减少阻力、同时应该增强自身实力;根据材料“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可知改革应该警惕投机分子,警惕党派之争。
⑶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历史研究客观公正,主要做到历史研究的史料应是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寻找多方史料、全面论证,注意孤证不立。
整体分析:本题以戊戌变法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措施及其经验教训以及史料研究等内容,问题简单,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研究的能力。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
25.【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
(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
特点:德法并重。
(3)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解析】【分析】⑴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可归纳为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根据材料“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可可归纳为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第二小问品质,根据材料“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可知康熙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反思。
⑵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可从规范伦理道德、文化控制、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等方面概括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第二小问总结分析材料信息可知其治国理念是德法并用。
⑶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可知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