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百树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
1.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2. “当人类做出划时代的新发现——开始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从事原始农业,而且通过栽培作物也可以养活自己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这个“新发现”最早开始于
A. 原始群时期 B. 旧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阶级社会到来时
3. 2021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表1为入选该名单的38项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情况。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表
区域 东北 华北 西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
遗址数 3 6 7 9 9 2 2
依据上表,可以推知( )
A. 早期中华文明各自独立发展 B. 南方与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C.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D. 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4. 就文献记载来看,与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不相对应的是
A. 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 B.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C.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D. 从神话传说到文明起源
5. 《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
A. 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 B.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 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 D. 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6. 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
A. 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 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 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 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7. 如图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分封制度示意图》,此图反映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宗法等级
B. 贵族的大小宗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C. 贵族地位的传承执行长子继承制
D.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两者紧密联系
8. 西周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统治思想,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但是改朝换代 的政治现实,又使他们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由此可见,西周的统治者
A. 具有一定的民本理念 B. 对自然现象格外关注
C. 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重视宣扬“君权神授"
9.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能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世官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10. 史学界普遍认为,经过战国时代各国变法冲击,血缘宗法制度不复存在。商鞅变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直接否定了血缘宗法制度的措施是
A. 废除井田制 B. 废除世卿世禄制 C. 普遍推行县制 D. “燔诗书而明法令”
11. 商鞅在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述治国理念的是
①奖励耕织②奖励军功③实行什伍连坐④推行郡县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 夏朝商朝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汉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13. 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下图图中①至④依次应填入
A. ①王位世袭制②礼乐制度③分封制④井田制
B. 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C. ①分封制②王位世袭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D. ①王位世袭制②井田制③礼乐制度④分封制
14.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 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B. 坚持以法治国
C. 促进民族交往的加强 D. 推行小篆字体
15. 如图所示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16. 春秋战国时期,从南到北流行将身体严密包裹起来的“深衣”,但深衣的具体形制以往并不清楚;如下图,通过现代考古,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准确的深衣式样。据此可知( )
A. 出土文物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差异 B. 考古学能为了解古代社会进行补白与深描
C.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D. 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只能依赖于文献的研究
17. 春秋时期,周襄王娶狄人隗氏为王后,晋献公娶戎族女子狐姬后生了重耳,重耳即是后来的晋文公。这种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民族矛盾得以消除 B. 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 夷夏观念不复存在 D. 大一统的局面形成
18.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 沿用分封制 B. 推广郡县制 C. 采用郡国并行制 D. 建立省制
19.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 世袭制与集权制
C.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宗法制与郡县制
20.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 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 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 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 D.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1.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
A. “推恩令”的颁布 B. 边疆地区得到巩固
C. “丝绸之路”开通 D. 儒家学说受到重视
22. 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④“废井田,开阡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 恩泽贵族 B. 实现民族交融 C. 增加税收 D. 削弱王国势力
24.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下列史实与它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5. 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再以“齐人”“燕人”“楚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大家“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逐渐都称为“汉人”。这表明汉代
A. 中国的疆域基本确立 B. 中央集权巩固发展
C. 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 D. 政权分裂根源消除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荀子也指出:周初“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从之籍记载来看,周之分封皆以土地为主,“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有地者曰君,反之,无地者当然也就不成其为君。
——摘编自梁颖《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材料二:回顾起来,到将近公元前3世纪中期,秦开始了一项看似系统地否定帝国理念的战略。公元前256年,秦的统治者废止了一切帝国礼仪,实际上解散了帝国。十年之后,一位新的秦王——始皇帝宣布,解体的帝国可以被替代。在后来25年中,他系统地孤立并征服了所有的敌对王国,并宣布他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他宣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换言之,以他为唯一的统治者,一个统一的中国就将享受和平与繁荣。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个皇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主要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西周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在生存压力之下,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兴起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这些举措推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轴心时期中国思想的突破。
——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等
材料二 就当时而言,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而封建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教育从原来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学在民间”。知识分子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并分析材料一中“士”的再就业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百树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
历史试卷 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
1.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我国最早种植水稻”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D项正确;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半坡人遗址均没有原始农业生产的遗存,排除A、B、C项。故选D项。
2. “当人类做出划时代的新发现——开始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从事原始农业,而且通过栽培作物也可以养活自己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这个“新发现”最早开始于
A. 原始群时期 B. 旧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阶级社会到来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可知这个“新发现”应该最早始于新石器时代,因为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故选C;原始群时期还没有进入石器制作和使用时代,排除A;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排除B;私有制的产生才标志着阶级社会的到来,排除D。
3. 2021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表1为入选该名单的38项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情况。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表
区域 东北 华北 西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
遗址数 3 6 7 9 9 2 2
依据上表,可以推知( )
A. 早期中华文明各自独立发展 B. 南方与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C.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D. 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广泛,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D项正确;早期中华文明之间存在着区域性文化交流,排除A项;表格仅涉及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情况,没有明确各地区间的交流程度,体现不出南北交流活跃,并且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限制,当时南北方之间不存在非常活跃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表格不足以说明长江流域处于中华文明的中心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4. 就文献记载来看,与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不相对应的是
A. 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 B.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C.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D. 从神话传说到文明起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反映的是大同之世,就是在天下为公的条件下,选贤举能使得社会不用管理就能安定,“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反映的是小康之世,是在天下为家的条件下,制定礼制使得社会在管理中安定,故A项正确,排除;“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反映的是原始社会后期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反映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王位,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故B项正确,排除;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体现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故C项正确,排除;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至20万年的北京人,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故D项错误。故选D。
5. 《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
A. 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 B.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 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 D. 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知,反映了启继位的不同历史记载,说明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具有一定的曲折性,C项正确;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B项;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
6. 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
A. 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 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 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 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等信息可知,被分封的诸侯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统治,形成了自己封国的民众,与周天子的联系逐步削弱,说明封国有一定的自身地缘政治的性质,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一个诸侯国,没有与其他诸侯国纷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不能说明失去作用,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诸侯国的状况,体现不出挑战王室,排除D项。故选B项。
7. 如图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分封制度示意图》,此图反映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宗法等级
B. 贵族的大小宗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C. 贵族地位传承执行长子继承制
D.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两者紧密联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周时期分封宗法制下,贵族地位传承执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并非长子继承制,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宗法制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将结合,根据血缘亲疏形成宗法等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贵族之间的大小宗关系是相对的,要看在那个宗法体系中,如诸侯在天子的宗法体系中是小宗,在诸侯的宗法体系中是大宗,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8. 西周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统治思想,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但是改朝换代 的政治现实,又使他们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由此可见,西周的统治者
A. 具有一定的民本理念 B. 对自然现象格外关注
C. 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重视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顺乎天而应乎人”,说明西周的统治者具有一定的顺乎民意的民本理念,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对自然现象格外关注,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重视民意,没有体现王权的信息,排除C;材料说明西周的统治者更加强调人民在改朝换代中的作用,并非宣扬“君权神授”,排除D。
【点睛】
9.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能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分封制 B. 世官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了王位继承直接影响国家政治能否正常运行,西周时期王位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它是宗法制核心内容,D正确;A与王位继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世官制是选官制度,而非王位继承制度,排除B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史学界普遍认为,经过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冲击,血缘宗法制度不复存在。商鞅变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直接否定了血缘宗法制度的措施是
A. 废除井田制 B. 废除世卿世禄制 C. 普遍推行县制 D. “燔诗书而明法令”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以法律的形式直接否定了血缘宗法制度,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B项正确;废除井田制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排除A项;县制的推行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排除C项;“燔诗书而明法令”是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商鞅在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述治国理念的是
①奖励耕织②奖励军功③实行什伍连坐④推行郡县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得出其反映的是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A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基层的管理以及地方的行政无关,因此什伍连坐、郡县制与材料无关,排除BCD。
12.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 夏朝商朝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汉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铁犁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 铁犁牛耕技术的产生
13. 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下图图中①至④依次应填入
A. ①王位世袭制②礼乐制度③分封制④井田制
B. 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C. ①分封制②王位世袭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D. ①王位世袭制②井田制③礼乐制度④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宗法制度下,权利继承制度是王位世袭制,权力分配制度是分封制,权力维护制度是礼乐制,权力基础是井田制。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 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B. 坚持以法治国
C. 促进民族交往的加强 D. 推行小篆字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海内为一”“扫六合”“始皇帝”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对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进行评价,A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及以法治国、民族关系以及统一文字等信息,排除B、C、D。
15. 如图所示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A选项符合题意;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在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之后,BCD选项排除。
16. 春秋战国时期,从南到北流行将身体严密包裹起来的“深衣”,但深衣的具体形制以往并不清楚;如下图,通过现代考古,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准确的深衣式样。据此可知( )
A. 出土文物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差异 B. 考古学能为了解古代社会进行补白与深描
C.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D. 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只能依赖于文献的研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有利于弥补文献的不足,深入了解古代“深衣”的形制,能为了解古代社会进行补白与深描,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地域文化差异,排除A项;根据“深衣的具体形制以往并不清楚”可知,人们对深衣的了解有限,看不出“多元一体”的格局,排除C项;对古代社会的认知只能依赖于文献研究,表述太绝对 ,排除D项。故选B项。
17. 春秋时期,周襄王娶狄人隗氏为王后,晋献公娶戎族女子狐姬后生了重耳,重耳即是后来的晋文公。这种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民族矛盾得以消除 B. 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 夷夏观念不复存在 D. 大一统的局面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春秋时期,周襄王娶狄人隗氏为王后,晋献公娶戎族女子狐姬后生了重耳”,可以看出春秋时期,中原华夏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存在交流融合现象,B项正确;“消除”,表述绝对,并没有消除,排除A项;此时夷夏观念仍然存在,排除C项;春秋时期,是分裂动荡时期,并未形成大一统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8.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 沿用分封制 B. 推广郡县制 C. 采用郡国并行制 D. 建立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在地方上推广郡县制,B项符合题意;秦朝废除了分封制,郡国并行制是西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省制始于元代,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9.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 世袭制与集权制
C.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宗法制与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描述的是皇帝制度,强调皇权的世袭传承,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分封制、集权制和郡县制,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 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 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 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 D.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用推恩令的主要原因是,该办法以“推恩”为名,通过建立众多诸侯国,可以削弱诸侯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缓解皇族内部矛盾不是推恩令的主要作用,A项错误;推恩令与削弱宰相权力无关,B项错误;推恩令并不能“消除”地方势力勾结,C项错误。
21.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
A. “推恩令”的颁布 B. 边疆地区得到巩固
C. “丝绸之路”开通 D. 儒家学说受到重视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儒家经典。因为钻研《春秋》,出身贫寒、40多岁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这说明了汉武帝极为重视儒学,故D正确;“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故A错误;提升公孙弘和边疆地区得到巩固、“丝绸之路”开通无关,故BC错误。
22. 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④“废井田,开阡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采取了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插手并经营商贸的经济措施,①②③说法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废井田,开阡陌”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汉武帝的经济措施无关,说法④错误,与之组合的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3.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 恩泽贵族 B. 实现民族交融 C. 增加税收 D. 削弱王国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增加诸侯王的数量,削弱藩国实力,“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折”,反映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D项正确;恩泽贵族与“藩国自折”等不符,排除A项;推恩令的目的在于解决王国问题,与实现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增加税收并非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力量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4.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下列史实与它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武中兴”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表现,与蔡伦改进造纸术处于同一时期,故答案为B;A是西汉时期,CD是唐朝,与蔡伦不是同一时期,排除。
25. 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再以“齐人”“燕人”“楚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大家“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逐渐都称为“汉人”。这表明汉代
A. 中国的疆域基本确立 B. 中央集权巩固发展
C. 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 D. 政权分裂根源消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再以“齐人”“燕人”“楚人”相区别,而是逐渐都称为“汉人”,说明对“汉”的认同,由此可知到汉代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故选C;称呼上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国疆域是否确立和中央集权是否巩固发展,排除AB;政权分裂的根源在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可能消除,排除D。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荀子也指出:周初“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从之籍记载来看,周之分封皆以土地为主,“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有地者曰君,反之,无地者当然也就不成其为君。
——摘编自梁颖《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材料二:回顾起来,到将近公元前3世纪中期,秦开始了一项看似系统地否定帝国理念的战略。公元前256年,秦的统治者废止了一切帝国礼仪,实际上解散了帝国。十年之后,一位新的秦王——始皇帝宣布,解体的帝国可以被替代。在后来25年中,他系统地孤立并征服了所有的敌对王国,并宣布他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他宣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换言之,以他为唯一的统治者,一个统一的中国就将享受和平与繁荣。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个皇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答案】(1)特点: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以同姓宗族为主;层层分封。
(2)措施:中央: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
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法律:颁布秦律,厉行法治。
(3)不同特点:血缘到地缘角度: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秦朝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分封到中央集权角度: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可归纳出以宗法血缘为基础;根据材料“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可归纳出以同姓宗族为主;根据材料“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可归纳出层层分封。
(2)措施:结合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进行分析即可,如中央: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法律:颁布秦律,厉行法治。
(3)不同点: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血缘到地缘角度、分封到中央集权角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即可。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西周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在生存压力之下,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兴起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这些举措推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轴心时期中国思想的突破。
——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等
材料二 就当时而言,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而封建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教育从原来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学在民间”。知识分子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并分析材料一中“士”的再就业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答案】(1)历史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各国渴望人才;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逐渐下移,私学兴起;夏、商、西周的文化积淀;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丰富了华夏文化。(答出三点即可)
历史影响: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民间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答出两点即可)
(2)历史意义:促进农业生产的繁荣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推动教育的发展、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学术派别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夏商西周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及所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可得出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各国渴望人才;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逐渐下移,私学兴起;夏、商、西周的文化积淀;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丰富了华夏文化。(答出三点即可)历史影响:根据材料“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兴起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及所学知识,可从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民间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等方面概括。(答出两点即可)
【小问2详解】
历史意义:根据材料“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而封建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可得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及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根据材料“百家争鸣使教育从原来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学在民间’。”可得出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培养了人才;根据材料“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得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学术派别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