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柳州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考试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ACBDB 6-10 DCAAB 11-16 DCCABD
选择题解析:
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铜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
的代表”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中华文明代表之一的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反映了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样性和
开放性的特征,故A项正确。早期青铜制造业技术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题意中也提到了“方
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先周文化和中原地区都显示了技术发达区域在北方
而非巴蜀地区,铜人像有古蜀文明特征是说明早期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呈现开放性和多样性特征,故除
B项;材料信息中未涉及商业贸易的内容,故排除C项;材料也未体现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故除D项。
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秦朝的‘乡野聚落’,由政府委任里正进行严格管辖,以建立规划整齐”及
“西汉的‘乡野聚落’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而且大多没有闾门和垣墙,闾内建筑呈现自然发展的态势”
可以从中对比看出,秦朝时期采用法家治国,对“乡野聚落”严格管辖,而汉初采用黄老学说,实行予民
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采用儒家治国,所以西汉的“乡野聚落”大多没有闾门和垣墙,
闾内建筑呈现自然发展的态势,故C项正确。材料中农村村落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体现了农村的发展,
主要是农业的发展,但并不能体现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除A项;秦汉治理方式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出是
治理能力下降,而是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政策而有所变化,故除B项,村落的管理方式变化并
不能体现出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如果豪强地主势力膨朔胀的话,国家应该是加强控制与管理,而不是题中的
放任自然状态,故除D。
3.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
生命线”,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运河交通是唐王朝的生命线,其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国
家统一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中“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准地区间的漕渠、汴水和准南官河最重要”可
知,材料侧重运河对各地的沟通作用,不能说明以长安为中心,除A项;唐朝的交通形式是水路和陆路
并举,同时题意也无法得出水路是主要形式,故除℃项;题意没有体现社会发展得益于隋朝奠定的基础,
故除D。
4.D【解析】根据材料“重罪、疑难案件仍须具疏上请,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可知,皇帝在司法审判中
具有决定性作用,说明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司法审判的公正和独立,故排
除A项;鸦片战净后司法制度才逐渐向近代化转型,故除B项;儒家思想只是影响司法实践,而不是主
导司法实践,故排除℃项。
5.B【解析】由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需求急
剧膨胀,引发了这些新兴职业群体的产生,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以理学和心学占据主导,所
以儒家思想影响士人观念的转变推动大量新兴的职业群体分化出来这一结论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科
举吸纳的士人数量有限、士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D
两项错误。
6.D【解析】材料显示严复发表文章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斯民德”,培植近代国民的“血气体力”
“聪明智虑”和“德行仁义”,说明严复认识到改造国民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改造国民来挽救民族危机,
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严复否定儒家传统思想内涵,除A项;材料未显示人民群众的的态度,此目的是
改造国民救亡图存,而不是获得人民支持,除B项;材料中没有对比,无法得出严复侧重倡导务实之风,
故除C项。
7.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晚清杭州私营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关系信用开展运营”及“这种关系信用通过柳州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mm 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年6月,四川广汉三星堆8号“祭祀坑”新发现一件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右图)。铜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材料表明
A.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开放性B.巴蜀地区青铜制造业技术更为发达
C.西周时期商业贸易出现跨区域交流D.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实现了标准化
2.秦朝的“乡野聚落”,由政府委任里正进行严格管辖,以建立规划整齐、空间封闭的闾里为主,闾里建有闾门和垣墙。西汉的“乡野聚落”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而且大多没有间门和垣墙,闾内建筑呈现自然发展的态势。由此可知,西汉
A.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B.国家基层治理能力下降
C.社会治理理念发生转变 D.豪强地主势力急剧膨胀
3.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运河交通网,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间的漕渠、汴水和淮南官河最重要,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唐时期
A.构建长安为中心的运河交通网 B.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
C.水路运输成为主要的交通形式 D. 社会发展得益于隋朝奠定的基础
4.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由皇帝命司礼监太监,会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长官,对累诉冤枉的囚犯进行复核审理。经大审,有人获减刑,有人因供养父母,以可矜的名义免除死罪发落。重罪、疑难案件仍须具疏上请,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这反映了
A.司法审判的公正和独立 B.司法制度向近代化转型
C.儒家思想主导司法实践 D.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
5.明清时期的士人充分发挥专长,将原来作为士人雅趣和素养的琴棋书画文等变为谋生的技 能,并由此分化出琴人、画家、作家等职业群体。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影响士人观念的转变 B.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
C.科举制度对士人发展的限制 D.士人阶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6.维新变法期间,严复在《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诸文,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新民 德”,培植近代国民的“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和“德行仁义”。这说明严复
A.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的内涵B.旨在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C.侧重倡导变法的务实之风D.主张改造国民思想以救亡图存
7.晚清杭州私营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关系信用开展运营,即便是浙江兴业银行的股东、经理及职员的任用也脱离不了以关系信用为依托,这种关系信用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经常性关系的互动,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机制。这体现出近代杭州私营金融业
A.受制于自然经济结构 B.根植于新型民族工业
C.依托于传统社会文化 D.有助于信用体系构建
8.据统计,1936年全国工业职工中,近代工厂工人170万,手工工场工人254万,个体手工业者7579万,后两项合计为前者的46倍。这表明当时中国
A.近代化受制于内在因素 B.工人阶级需要先进理论指导
C.手工生产仍具传统优势 D.近代经济结构地域分布失衡
9.聂荣臻曾指出:“我们是要吃牛肉还是要喝牛奶的问题。吃牛肉痛快 但是这样做,只能是帮敌人的忙。我们认真搞减租减息政策,这是挤‘牛奶'的办法,慢慢挤,细水长流。”聂荣臻提到的这一政策
A.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促成了国共合作实现
C.揭示了土地革命的本质意图 D.完善了边区民主制度
10.下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经济政策调整的主张。这主要缘于我国当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A.辉煌的建设成就鼓舞国民的热情 B.出现了盲目追求数量速度的态势
C.立足国情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探索 D.过多照搬苏联模式而产生的弊端
11.古希腊人对数学有着特别的兴趣,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主张用数学方式解释一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量化思考模式;柏拉图强调要用数学来解释宇宙,把“数理对象”具体化为宇宙结构的几何模型和天体运动的几何模型。据此可知,希腊早期数学
A.标志着希腊文化达到高峰 B.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
C.形成了科学知识的系统化 D.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发展
12.12世纪的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了一些新变化。不少教士受君主委托著书立说,大力宣扬国王功德和高贵出身。随着罗马法的复兴,出现了新的法学和政治观念:认为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来自法理,而不是来自宗教性的仪式——也就是说,来自血缘而非教会。欧洲当时的这些变化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适应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体现了世俗王权扩大的要求 D.表明君权高于教权局面形成
13.19世纪上半期,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阶段,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以上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涨 B.亚洲地区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
C.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D.民主启蒙思想在亚洲地区传播
14.德国电气工业的垄断组织电气总公司在1908年与西门子公司实行联合,并且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起瓜分了世界电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1911年,该公司已控制了近200家公司,雇佣工人达6万多人。这折射出此时期
A.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B.美德两国垄断国际贸易
C.欧洲传统强国已被取代 D.垄断组织削弱国际竞争
15.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可能,就全看我们能否在一定的过渡时期内,用向外国资本交纳一些贡赋的办法保护自己国内经济的独立。”后来斯大林也强调:“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这表明两人都主张
A.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经济 B.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C.学习资本主义先进制度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16.对英国而言,1953年苏联氢弹研制成功,使其在埃及的苏伊士基地成了一个极易遭到打击的目标。相比之下,维护这样一个基地就成为一个巨大的财政和战略负担。在随后的一系列谈判中,英国表示将按规定时间撤出埃及。这反映出当时
A.核武器使海外驻军失去了意义 B.英国经济衰落使埃及战略地位下降
C.埃及独立直接受益于苏联援助 D.英国对待埃及问题受冷战形势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6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0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开元、天宝年间,唐代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由俭趋奢。“居重位、乘大权者,优杂倨肆于公吏之间,曾无愧耻。公私相效,渐以成俗,由是物务多废。”当时人情多以放荡为快,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性消费到歌舞娱乐的精神性消费,尚奢华、重炫耀成为展现个性、个人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手段。品茶啜茗之风也从宫廷传至王公贵族、官僚士人,并渐入寻常百姓家。茶叶、花卉、酒等成为风靡城乡的消费热点。商人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摘编自张雁南《唐代消费需求与商品供给关系探析》
材料二 伴随着城市市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新贸易航路的开辟,追逐奢侈的消费风潮从贵族特权阶层逐步传递至城市富裕的商人阶层,乃至普通手工业者。世俗统治者往往将节日庆典和宴会活动视为展示统治能力以及城市实力和形象的舞台。威尼斯流行的一首佚名诗歌记载了这样一个人:一位名叫尼科的平民,非常讲究穿着打扮,虽然只是一名造船厂里给船甲板填缝隙的工人,但也向人炫耀曾身着天鹅绒披风,腰间斜挎一把银质匕首,戴着各式戒指,在装饰豪华的家中享受生活。据不完全统计,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意大利地区48座城市共计颁布了391份涉及限制服饰、宴饮等奢 侈行为的法令法规。
——摘编自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崇奢与禁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由俭趋奢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中后期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奢侈消费的共同点。(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颁布众多禁奢令的看法。(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中国名片”——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以下为纸币图案简表: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概括第二套人民币图案设计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样设计的意义(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交通运输发展与崛起情况表。
——摘编自郭正忠《交通与文明——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交通革命”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张骞(公元前164——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汉时期著名 的外交家、探险家。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人, 一起离开陇西,开始了漫长艰难的西域之行。张骞先是被匈奴扣押达10年之久,在异邦忍辱负重,艰难求生。“然骞持汉节不失”,始终不忘身负使 命。后“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汉王 朝为了进一步联络鸟孙,断“匈奴右臂”,便拜张骞为中郎将,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其后,汉武帝派 名将霍去病率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武威、张被、酒 泉、敦煌)和两关(阳关、玉门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在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的同时,又从西域 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张骞回国后升为大行,列于九卿。 一年 后,这位功勋卓越的外交家去世。
——摘编自王海威《探索中亚的史诗:张骞传》
从历史上看,张骞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请任选其中两个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