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高二(上)开学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高二(上)开学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如表所示为古埃及不同时期的贸易情况。据表可知,影响古埃及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是( )
中王国时期(前2040-前1786年) 因为埃及人对边疆感到恐惧,埃及人同努比亚人在南部边疆的贸易仅限于第二瀑布的埃及要塞地区,埃及文献对北部边疆贸易的记录并不丰富
新王国时期(前1553-前1085年) 随着新王国时期对南北边疆的扩张,埃及人获得尼罗河流域贸易往来的统治权。获取来自努比亚的黄金、亚洲的木材乃至用于建筑的石料都是埃及边疆地区官员的重要职责
A. 疆域版图和族群意识改变 B. 统治者对贵重物品的需求
C. 边疆变动及边疆观的演变 D. 埃及国家统一的最终实现
2. 如表所示为波斯帝国的经济类型。由此可见,波斯帝国( )
经济类型 地理范围
农耕 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游牧 中亚阿姆河流域、中亚锡尔河流域
海洋 腓尼基地区、(希腊)爱奥尼亚地区
A. 将欧亚古老的文明整合起来 B. 民族之间充分交往与交融
C. 是世界主要生产方式起源地 D. 区域经济实现了均衡发展
3. 14-5世纪,佛罗伦萨的城市公共活动有很多,如舞蹈表演、凯旋式游行、赛马、赛驴等。在这些活动中还有化妆演员、歌手和面具小丑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人以诸多乐趣。由此可知,当时佛罗伦萨( )
A. 社会阶级区分逐渐消除 B. 城市的自治权不断扩大
C. 教会退出日常生活领域 D. 思想解放具备社会基础
4. 哥伦布远航归来后,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便效仿葡萄牙,立即向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呼吁,迫切恳求教皇让西班牙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明确地拥有主权。这表明当时( )
A. 大西洋沿岸是西葡争夺的焦点 B. 西葡两国殖民争夺比较激烈
C. 两国航海成果得到教皇的承认 D. 殖民扩张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5. 意大利从1815年起分为八个封建小邦,奥地利统治着伦巴底、威尼西亚,控制着意大利中部各邦;教皇领地罗马地区驻扎着法国军队;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则被西班牙波旁王朝控制;只有撒丁王国保持着独立。这导致意大利( )
A. 统一大业承担双重使命 B. 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
C. 丧失了欧洲中心的地位 D. 落后于工业革命潮流
6. 如图所示为1820年-1900年德国煤炭产量变动情况,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 工业革命在德国得以迅速拓展 B. 德国的统一推动了煤炭产业发展
C. 煤炭资源匮乏,德国走上节能道路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能源转型
7. 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印度管理法案》,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政府化。与此同时,随着莫卧儿帝国解体,印度各地的封建主同室操戈,互为水火,国家一片混乱。由此可推知,当时( )
A. 印度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 印度面临民族危亡的局面
C. 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殖民化 D. 英国加紧对印度资本输出
8. 20世纪初,奥匈帝国和俄国希望通过对外扩张来转移国内的民族矛盾;德国为追求与自身实力相称的海外市场,也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法国一意对德复仇;英国则极力维护自身的殖民霸权。这些国家的诉求( )
A. 是一战爆发的根源 B. 维持了欧洲的均势 C. 决定了一战的性质 D. 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9. 如图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图(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
A. 计划经济阻碍社会发展 B. 工业化建设成就比较显著
C. 战时共产主义弊端凸显 D. 集体化运动导致农业衰退
10. 1973年,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外债存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22%、19.60%、13.98%,到了1978年,该比重上升至28.07%、36.06%、23.40%。这一时期拉美国家债务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 殖民主义遗留的民族矛盾
C.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形成 D. 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11. 有学者指出,冷战中重新崛起的德(西德)、意、日等国,只是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国家,并没有参与安理会的决策,没有改变五大国理事的大国合作和主导世界政治的形式。该学者意在强调,冷战时期( )
A. 联合国的作用强化 B.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 国际体系相对稳定 D. 美苏合作成为主流
12. 清代奏折制度诞生后,拥有具奏权的督抚,遇大事往往先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因此,在与中央部臣讨论前,皇帝往往对事情已有定见,部臣的反对意见难以奏效。这反映奏折制度( )
A. 造成了任人唯亲 B. 强化了政务运行的制度化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
13. 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选自贵族,元老院由贵族把持。平民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在一般情况下,平民不能进入元老院和出任国家高级官职。宗教职务也被贵族垄断,平民不得染指。这反映出罗马共和国( )
A. 公民大会并非最高权力机关 B. 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C.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不可调和 D. 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14. 1937年7月,陕甘宁边区第一次选举由下而上逐步展开,规定“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除汉奸外,不分阶级,都有选举权”。这一做法( )
A. 有利于推动国民大革命 B. 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C. 表明阶级对立已被消除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 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参加了中共八大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工作。现保存的政治报告的各种修改稿达80多份,党章草案修改本有50多份。毛泽东在谈到修改方针时说,“第一次推翻你的,第二次推翻他的,推翻过来推翻过去,这也说明我们是有民主的”。由此可见,中共八大( )
A. 凝结了集体智慧和经验 B. 总结了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成果
C. 开始出现“左”的倾向 D.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6. 1898年1月,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一改前五书在制度局设“议郎”“国会”的建议,认为制度局的成员由皇帝征选,其讨论的政事由皇帝折中,然后下部施行。这一变化( )
A. 不利于君主立宪制建立 B. 体现了维新派的妥协性
C. 实现了东西思想的融合 D. 说明顽固派势力的强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与统治北非的阿拉伯帝国存在直接交往,少数中国人沿“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南岸,从那里南下,踏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土地。从那时起,非洲艺术开始出现在唐朝皇宫里,甚至敦煌壁画中也有描绘非洲黑人的形象出现,唐代的青白瓷器和钱币则在埃及、肯尼亚、桑给巴尔等地多有发现。宋朝时,中非人员及物产交流日益深入,中国的产品不仅大量出现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沿海,还深入到津巴布韦等内陆国家和地区。宋代出版的书籍如《诸蕃志》《岭外代答》等,对非洲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均有详细的记载。
——摘编自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材料二:唐宋时期,中国的船舶直航波斯湾和红海,为中非直接交往创造了条件。经过“贞观之治”,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加之造船技术进步,与西亚、非洲沿岸国家间的海洋航运有了很大发展。唐朝时,航海前往阿拉伯乃至非洲沿岸国家,已由过去的分段航行实现了全程直航,不再需要换乘阿拉伯商船进行中转。由于宋代罗盘广泛地应用于航海,加上前人积累的牵星术、地文、潮流、季风等航海知识,以及水密隔舱等造船技术的发展,航海家可以长年在海上远行,由此开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横越印度洋的航线。
——摘编自乔志霞《中国古代航海》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中非交往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中国船舶能够直航西亚、东非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如表所示为文艺复兴前后人们对宗教和知识的认识。
出处 认识
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中世纪基督神学和封建教会认为上帝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知识的终结
意大利学者曼内蒂 人的行动,即“认识”的目的在于征服自然的科学行动,人的作用就是“行动和认识”
彼特拉克 人不仅要学习并掌握知识,而且还应懂得为了公众利益如何去传播和运用这些知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生长起来”
——据张国臣《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的转型》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表二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美国 1942年,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成功试爆原子弹;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1952年,成功试爆氢弹;
1953年,美英生物学家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
1969年,互联网正式诞生;
1969年,阿波罗计划成功,宇航员登月;
1981年,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苏联 1949年,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7年,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下水;
1957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
瑞士 1981年,美国IBN设在瑞士实验室的电子工程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英国 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
材料二:1946年,法国成立计划总署,使之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制定计划的机构。1947年开始,法国实行了第一个计划,即“莫内计划”,确定了实现工农业装备现代化、全面复兴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直到20世纪70年代,法国历届政府都坚持“计划经济”制度,但这种制度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制度,它只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种形式。意大利从1945年开始推行“战后重建计划”(1945-1948)、“全国协调新建设计划”(1948-1950)、“1955-1964年意大利增加就业和提高国民收入的十年计划”、“1966-1970年全国经济五年计划”等。
——摘编自吴玉才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三:如表1948年英国纳税和转移支付前后居民户的收入分配(%)
最低的 1/5 次低的 1/5 中间的 1/5 次高的 1/5 最高的 1/5
纳税和转移支付前的收入分配 0.6 8.4 18.1 26.8 46.1
纳税和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分配 7.1 12.5 17.9 24 38.5
资料来源:英国中央统计局《经济趋势》,1982年12月刊,第102-103页。
注: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2)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国家总体性危机,“政党一国家”的方式成为中国克服低组织化状态的最佳选择。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民国初期,在学习西方政体的热潮熏染和中国政局的催生下,涌现出大量新生党派和团体,它们为实现政党政治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实践活动。各新生党派和团体都欲以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旧中国指明出路,中国的政党政治进入一段空前活跃而繁杂的时期。
——摘编自谢萌《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评析》等
材料二:君主专制体系终结之后,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共和国家建构时代,先后探索尝试了大致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形态。其一是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多党竞争的政治组织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而退出历史舞台。其二是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在学习模仿多党制未取得预期成效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志士仁人将目光转向新出现的政党制度形态,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强有力的革命党和革命党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试图实行党政军合一的政治体制。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迅速变质,实行一党制的独裁制度。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催生的现代国家建构需求、多党制和一党制的失败,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出场的历史背景。
——摘编自张伟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中国政党政治出现活跃局面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近代两种不同政党制度形态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王国时期埃及对边疆感到恐惧,边疆贸易涉及区域局限于第二瀑布的埃及要塞地区,新王国时期边疆贸易规模扩大,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中王国时期埃及没有意识到边疆贸易的重要作用,新王国时期埃及边疆在扩大,统治者意识到边疆贸易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
材料能反映古埃及不同时期边疆变动,不能反映族群意识改变,排除A项;
统治者对贵重物品的需求只是古埃及对外贸易变化的原因之一,除了统治者对贵重物品的需求还有边疆的变动,排除B项;
据材料无法得知埃及国家统一的最终实现,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的经济涉及西亚、中亚、南亚、欧洲,因此,“将欧亚古老的文明整合起来”的说法符合题意,A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波斯帝国的经济类型涉及的区域,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往的信息,排除B项;
材料只涉及波斯帝国,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方式,无法得出波斯帝国是世界主要生产方式起源地的认识,排除C项;
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波斯帝国区域经济实现了均衡发展的认识,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波斯帝国,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波斯帝国,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材料“在这些活动中还有化妆演员、歌手和面具小丑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人以诸多乐趣”等信息体现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人员较大,而且注重“给人以诸多乐趣”,故D正确;
A说法绝对,排除;
B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C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依据材料“在这些活动中还有化妆演员、歌手和面具小丑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人以诸多乐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于新发现的区域,都请求罗马教皇为其裁定势力范围,这说明西葡两国殖民争夺比较激烈,故B项正确;
材料中西葡争夺的是新发现的美洲,而非大西洋沿岸,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于新发现的区域,都请求罗马教皇为其裁定势力范围,并不能说明两国航海成果得到教皇的承认,故C项错误;
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于新发现的区域,都请求罗马教皇为其裁定势力范围,说明殖民扩张并未冲击教皇的权威,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争夺的表现解答。
本题考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意大利从1815年起分为八个封建小邦,奥地利统治着伦巴底、威尼西亚,控制着意大利中部各邦”可知,意大利在1815年后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导致意大利要实现国家统一;依据材料“教皇领地罗马地区驻扎着法国军队;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则被西班牙波旁王朝控制”可知,当时意大利受教会和封建王朝统治,这导致意大利要推翻封建统治。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导致意大利统一大业承担双重使命,故A项正确;
意大利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是在20世纪2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意大利统一大业的任务,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就已经丧失了欧洲中心的地位,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意大利统一大业承担双重使命,而非落后于工业革命潮流,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意大利的统一,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意大利从1815年起分为八个封建小邦,奥地利统治着伦巴底、威尼西亚,控制着意大利中部各邦”、“教皇领地罗马地区驻扎着法国军队;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则被西班牙波旁王朝控制”,结合意大利统一的任务解答。
本题考查意大利统一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依据图示可知,德国从1820年至1870年煤炭产量呈现上升趋势,1870年以后煤炭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870年以后,德国逐步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电力取代煤炭成为新的能源,因此1870 年以后德国的煤炭产量呈现下降趋势,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能源转型,不是工业革命在德国得以迅速拓展,故A项错误;
德国完成统一是在1871年,而1870年以后德国的煤炭产量呈现下降趋势,故B项错误;
图示中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能源的转型,而且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示信息,注意德国煤炭产量变化的状况,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政府化”可知,英国加大了对印度的侵略,印度内部“各地的封建主同室操戈,互为水火,国家一片混乱”说明印度内面面临巨大危机,也便于英国对印度的侵略,这些都表明印度面临民族危亡的局面,B项正确;
材料反映印度内部动荡,不是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排除A项;
19世纪中后期,印度逐渐被英国完全殖民地化,排除C项;
材料未体现资本输出,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英国殖民扩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英国殖民扩张,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奥匈帝国、俄国、德国等国家在20世纪初都侧重对外扩张,因此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C项正确;
据所学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A项;
材料中的国家诉求破坏了欧洲的均势,排除B项;
材料中的国家诉求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B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苏联五年计划的成就,材料不能反映计划经济阻碍社会发展,排除A项;
材料涉及时间是1928年至1937年,据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早在1921年就已经废止,排除C项;
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农业集体化,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独立后的拉美国家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因此签下巨额外债,这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的体现,D项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197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殖民主义遗留的民族矛盾是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
据所学可知,国际经济旧秩序只是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债务增长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发展中国家的成就,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发展中国家的成就,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冷战时期世界政治依然是五大国理事的大国合作,说明国际体系相对稳定,C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联合国的作用,排除A项;
材料与多极化趋势无关,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美苏合作,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美苏冷战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清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事先对廷议事务做出定见,使部臣的反对意见很难奏效,反映出奏折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奏折制与选官制的关系,不能得出其造成了任人唯亲的结论,排除A项;
强化了政务运行的制度化与“在与中央部臣讨论前,皇帝往往对事情已有定见”不符,排除B项;
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并非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清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清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罗马共和国时期不管是元老院还有宗教职务等大多被贵族垄断,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D项正确;
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公民大会的性质,排除A项;
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并非实行民主政体,排除B项;
材料主要反映出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主要权力被贵族掌握,材料不涉及贵族与平民之间关系问题,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所学可知,陕甘宁边区对群众的民主权利进行明确规定,这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边区政权的群众基础,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B项正确;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阶级对立已被消除”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5.【答案】A
【解析】题干“第一次推翻你的,第二次推翻他的,推翻过来推翻过去,这也说明我们是有民主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集体智慧的认可,故A正确;
BC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题干并没有涉及八大的具体内容,故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第一次推翻你的,第二次推翻他的,推翻过来推翻过去,这也说明我们是有民主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共八大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难度适中。
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维新人士更改制度局的成员征选标准,体现了其妥协性,B项正确;
材料涉及内容有利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排除A项;
材料与东西方思想无关,排除C项;
材料无法得出顽固派势力大小,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特点:直接交往逐渐增多;经济、文化双向交流;地域范围逐渐扩大(或交流逐渐深入、了解逐渐加深)。
【小题2】原因: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造船技术、航海知识的提升;唐宋政府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海上丝路畅通。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第一问结合唐宋时期中非交往的特点分析;第二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中世纪基督神学和封建教会认为上帝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知识的终结”、“人的行动,即‘认识’的目的在于征服自然的科学行动,人的作用就是‘行动和认识’”、“人不仅要学习并掌握知识,而且还应懂得为了公众利益如何去传播和运用这些知识”、“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生长起来’”可知,人文思想改变了欧洲人的思维方式。结论:结合第一问的历史现象,结合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可以得出思想的解放助推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阐述:依据表格中的认识,结合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思想、文艺复兴的内容以及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影响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剥开了神性的幕幔,人们才有可能按其本来的面貌面对现实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与自己的人生。这样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怀疑、批判、探索、实证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
历史现象:人文思想改变了欧洲人的思维方式。
结论:思想的解放助推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阐述: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封建教会将人视作神的奴仆,鼓吹只要信仰,不要思想,只要盲从,不要怀疑和论证;在神权思想的扭曲之下,人无法直面真实世界和人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行动和认识”的口号,既体现了对“人的命运”的崭新诠释,又体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人文主义反对蒙昧主义、神秘主义和对权威的盲从,崇尚理性、智慧,主张探索自然与社会、研究科学、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过去的权威,开始用理性的眼光和人的视角观察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探求人生哲理,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真理。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生长起来”,近代自然科学由此得以创立,科学精神由此得以塑造。综上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剥开了神性的幕幔,人们才有可能按其本来的面貌面对现实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与自己的人生。这样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怀疑、批判、探索、实证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
19.【答案】【小题1】领域:航天、核能、生物(基因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原因:20世纪科学理论的进步;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冷战时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竞争。
【小题2】示例:
论点: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论述:二战后,科技的新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由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中间阶层”的人数也在增加。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纷纷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通过纳税和转移支付,缓和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状况,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一问结合二战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分析;第二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0.【答案】【小题1】原因:克服近代中国低组织化状态的要求;西方政治体制和政党政治传入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救亡图存和阶级斗争需求的双重驱动;《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加政治事务的自由与权利。
【小题2】影响:民国初期多党制形成,冲击了集权政治,利于社会民主氛围的形成;易导致党派林立,政局动荡,军阀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一党制的政党制度在国民革命时期适应了革命斗争的需求,使工农群众更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但孙中山之后的后继者推行的一党独裁,其在价值上与现代政治的民主共和追求相违背;在功能上无法容纳整合中国的多元政治力量,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导致一党制政党制度政治能力低下,无法有效建构国家。两种政党制度形态均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的政治格局提供了经验教训。
【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第一问要结合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