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核心要点必刷题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9)(含答案 )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核心要点必刷题(9)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对如图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下列哪一事件(  )
A.洋务运动 B.禁烟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3.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A.外来侵略促进国家意识觉醒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主权丧失,遗患至今”“巨额赔款,口岸设厂”“列强瓜分,山河破碎”,以上三组关键词反映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 B.《北京条约》的影响
C.《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D.《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
6.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7.如表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20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第6课 戊戌变法………………………………………………28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32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两次鸦片战争的烽烟
D.从天朝上国时代步入不平等条约时代
8.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培养了一批近代企业管理科技人才
9.徐中约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满族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那种表面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为了“获得新生”发起(  )
A.护国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10.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开创了用条约的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
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④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
11.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开平煤矿
12.中国近代史上,主张救亡图存,并廿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林觉民
13.“1894年那场大败,使学者、官员甚至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为彻底的改革才能挽救危机。”这说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清政府内部矛盾的消除
C.甲午战败刺激民族觉醒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15.“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幅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B.列强侵华准备充分
C.列强政治制度先进
D.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16.“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
A.清政府 B.外国侵略者 C.慈禧太后 D.满族贵族
17.“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1894年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世昌 D.孙中山
18.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运动在维持现行政治秩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借“君权”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同步变革。据此可知,这场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19.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建立民主政治 D.引领思想启蒙
20.为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小历同学制作了如图图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通信的发展与维护,深刻影响着政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军情传递依靠快马。广州将领从发出军报,到接收皇帝指示,时间最短需要一个月,皇帝的指示抵达时,对作战往往已毫无用处。甚至有主将利用距离远、时间长的缺陷谎报军情,加剧了皇帝在各地军报中的“剿”“抚”不定,战和不决,极为被动。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李鸿章被派往日本谈判。但是,他作为清朝全权代表,对谈判所列条款并不能做主,需将会谈内容用电报传回清朝,光绪皇帝再用电报批复指示。日本截获电报并破译了电文,掌握了中方谈判底线,使李鸿章本可讨价还价的地方再无协商的可能。双方最终签署了对中国危害极大的《马关条约》。
材料三:义和团席卷华北的过程中,大肆破坏洋人的象征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结果在北京战事吃紧之际,朝廷想向东南督抚传达皇帝旨意,只得先快马传到山东袁世凯处,再由袁世凯用电报转发给李鸿章等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通信对鸦片战争产生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折射出清朝政治制度存在的弊端。电报有没有帮助到清政府的谈判?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朝廷要向地方传达皇帝旨意为何如此曲折?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义和团运动。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发展通信事业需要注意的历史教训。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如何办报,维新人士认识上有一个变化。起初,他们以为变法“非自京师始,非自王公大臣始不可”,因此把办刊地址设在北京,对象也以朝廷大员为主。但一开始效果不佳,即便赠送,每日也不过“三千张开外”。随着维新运动的发展,维新派开始对报刊内容进行扩充,中外大事皆可见诸报端;受众面也发展至各类士绅、普通商贾、书院学堂学生等;影响范围日益扩大,由京师逐渐发展至上海、天津甚至更远的四川等地。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主编《中国近代文化史》
【材料二】维新改良的潮流急速地涨涌于民族觉醒的曙光之中,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它吸引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如果没有早期维新人士的思想启蒙工作,革命派要唤起民众是有困难的。在维新运动失败后,许多爱国维新人士如章太炎等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迅速从维新转向革命。孙中山早年就接受过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并曾试图改良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邹容则深受谭嗣同献身变法的牺牲精神的鼓舞,决心继起救国。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涂鸣皋《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之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派办报过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阐述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
(3)综上探究,近代化探索具有怎样的历史特征?
参考答案
1-10 BCADC BBBBC
11-20 BCCAA BCCDA
21.(1)军情传递慢,战争指示传达慢,战争指示无效,朝廷获得的虚假军情造成决策失误。
(2)皇帝专断一切事务,大臣的自主决策范围有限;没有;电文被破译,日本掌握了中国的谈判底线,李鸿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3)义和团破坏了电线和电报设施,拆毁了铁路;义和团运动是爱国运动,但它盲目抵制先进技术,给中国造成巨大的危害。
(4)注重对最先进的通信技术的掌握,注重通信安全,注重维护通信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言之有理即可)
22.(1)范围由北京发展至上海、天津甚至四川等地,对象由朝廷大员发展至各类士绅、普通商贾、书院学堂学生等,内容也扩充为中外大事;原因:一方面,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维新派认识到只有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传播维新思想,才有可能使维新成为改变整个社会的思潮。另一方面,清朝政府的限制和打压导致维新派难以在官方渠道上发表言论,因此只能通过报刊等非官方渠道来传播维新思想,这也促进了维新派对报刊受众面的扩大。
(2)维新运动的思想启蒙为革命派唤起民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早期维新人士的思想启蒙工作,革命派要唤起民众是有困难的。可以说,维新运动为革命派在思想上的启蒙奠定了基础。其次,维新运动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尽管维新变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其提出的思想、主张和方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历史特征:立足国情;中西结合;民族觉醒;以失败为契机。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