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运用历史思维有效区分史实与结论,是我们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开国大典时,班禅致电毛泽东zx ,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B.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抵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C.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
D.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这一“冒险”的结果( )
①中朝人民取得胜利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毛zx 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4.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曾有上亿人民参与讨论,提出上百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宪法( )
A.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保障
C.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6.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无偿没收 C. 赎买政策 D. 政企分开
7.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并没有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B. 大跃进运动
C. 四人帮的努力 D. 其他国家的帮助
8.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其中,“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应当是( )
A. 举国欢庆,翻身作主 B. 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C. 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 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9. 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A. 翻身解放 B. 对外开放 C. 公私合营 D. 联产承包
10. 1984年以来,潍坊国际风筝会从举办小型工业品展销到召开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从政府主办到市场化运作。这反映出潍坊国际风筝会( )
A. 以交流风筝文化作为唯一目的 B. 是汪辜会谈的重要成果
C. 是潍坊市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 D. 是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
11. 道路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B. 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的
C. 都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D. 都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12. “中国梦宏伟蓝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共同的主题是( )
A.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B.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C.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山西 B. 甘肃 C. 新疆 D. 辽宁
14.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
A. 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 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 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 相互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5. 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成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B. 民族自治、一国两制
C. 和平统一、政治协商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6. 你从如图中,能够得出最准确的结论是( )
A. “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C.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得到实施 D. 台湾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
17.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它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 “辽宁舰” B. “厦门舰” C. “武昌舰” D. “广州舰”
18. 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湖南师大附中的国防科技创新实验班准备收集部分图片资料做一期黑板报。据如图判断,本期黑板报标题可以为( )
“辽宁舰” 歼-20战机 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地空导弹部队实弹发射
A. 祖国统一 两岸互通 B. 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
C. 科技强军 钢铁长城 D. 社会生活 便捷文明
19.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4年,全军古田会议指出,新形势下为强军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的是( )
A. 军队政治工作 B. 军队改革、军种主建
C. 联合作战体系 D.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
20. 周恩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家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的发言内容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一国两制”方针
21. 2020年6月17日,美方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美方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
A. 平等互利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22.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⑤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23.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从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飞赴苍穹。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远征。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远征搭乘的飞船是( )
A. “东方红一号”飞船 B. “神舟一号”飞船
C. “神舟七号”飞船 D. “神舟五号”飞船
24.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一习jp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符合以上说法的史实是( )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
②小说《红岩》、《青春之歌》风靡一时
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④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5.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 )
A. 人们健康水平在下降 B.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 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 D. 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26. 习jp 曾强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问题一国家贫穷落后的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中国人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1) 根据材料判断这位伟人提出的伟大理论是什么?他提出的“伟大决策”指什么?
【问题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二:习jp zsj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的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目信、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道路”发展到“走自己的道路”的历程。
(2) 习jp zsj 所说的“道路自信”告诉我们,从始至终中国必须要坚持走怎样的一条道路?
【问题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 材料三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问题四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还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讲活要点》
(4)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的讲话,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五新时代民族复兴问题】
材料五:“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
——摘自习jp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讲活
(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2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民族交往】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 材料一反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洗雪屈辱】
材料二: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日,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一国两制”“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是行得通的”“中国是信守自己的诺言的”。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
材料三:澳门回归大事记
1979年 中葡两国正式建交
1985年5月 葡萄牙总统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晤,表示友好地解决澳门问题
1986年6月 中葡两国就澳门问题举行会谈
1987年4月 前后经过四轮会谈,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
1988年9月 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门
1989年5月 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成立
1992年3月 起草委员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
1999年2月3日至9日 澳门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工作组举行四次座谈会,获取各界人士对庆祝澳门回归活动的意见
1999年4月 参选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接受报名
1999年5月 国务院任命何厚锉为第一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199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葡两国在澳门回归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4) 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在哪一方面取得的成果?
【海峡两岸】
材料四: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亲人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骨肉分离之苦,1987年,台湾同胞终于被允许回祖国大陆探亲,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 请举出一项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史实?新时期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6)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面临新挑战,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建议台湾方面领导人怎样做才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发展?
28. 外交成就,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5年4月18日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在印尼万隆开幕。伊拉克代表当天就作了以反共为主调的发言,第二天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的代表也加入了反共合唱。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指出亚洲国家间有求同存异的基础,应当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在周恩来的努力推动下,一些亲西方的代表改变了态度。万隆会议的反殖民主义主题得到了突出,和平共处的各项原则被写入了公报。中国的对外政策进一步为亚非各国所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
——摘编自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1) 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有 ______ 。
①万隆会议与会各国自始至终对中国表示友好和支持。
②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发挥了其高超的外交艺术。
③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和平共处原则成为万隆会议与会各国友好合作的基础。
⑤万隆会议后中国与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二:
(2) 图1: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2:1972年2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当时尼克松总统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材料三: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场盛会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盛会。
(3) 结合所学,请你说出“一带一路”的全称。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能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历程 主要表现
从“小米加步枪开始” “南昌起义”使中国大地诞生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当时武器装备只是一些大刀、长矛和少量的火枪、步枪。
进入“飞机坦克加大炮”阶段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检阅了陆海空部队,当时海空部队阵容还不整齐。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热战刚过冷战又开的严峻国际形势,毛zx 发出来“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出现了新型的国产武器装备。到60年代初期,中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许多常规兵器,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昨天的“小米加步枪”,而是进入了“飞机坦克加大炮”的崭新阶段。
步入“两弹一星”时代 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6年,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成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攻关全面成功。这就使中国在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实现了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摘编自李大光《从大刀长矛到神五上天——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
(4) 材料表述了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经历过哪两次历史性跨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跨越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你认为这次跨越会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材料五:
(5)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袁隆平和屠呦呦均为勋章获得者,请选择其中一位阐述其成就及在其领域所体现的价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对“西藏是中国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的定性评价,是结论,故选项D符合题意;开国大典时,班禅致电毛泽东zx ,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是对史实的陈述,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抵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是在陈述史实,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是对西藏民主改革的客观记叙,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解析】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是指抗美援朝。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是指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故选:A。
本题以《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65)》中记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抗美援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解析】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土地还家”指的是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妖氛敛迹”指的是地主阶级被消灭,依据所学,我们可知此对联反映的是土地改运动。B正确。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D.毛zx 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指的是农村合作化运动。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的发展变化。
4.【答案】A
【解析】题目给出的“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为实现工业化,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于1953年-1957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故选:A。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知道为实现工业化,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于1953年-1957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苏联和工业化这两个关键信息。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曾有上亿人民参与讨论,提出上百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可知,这主要是体现了宪法制定的民主性,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注意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性。
6.【答案】C
【解析】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赎买政策。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赎买政策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解析】在“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大动乱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关心、指导。经过全国广大科技人员、职工、解放军指战员的共同努力,国防科技事业排除“文革”干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动乱中的国民经济;识记文化大革命尖端科技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尖端科技的发展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C拨乱反正,风清气正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为切入点,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村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据“上联:包干到户生产忙、下联:再看稻菽千重浪”及所学知识可知,对联的横批应为联产承包。选项D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包干到户生产忙”“再看稻菽千重浪”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解析】1984年以来,潍坊国际风筝会从举办小型工业品展销到召开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从政府主办到市场化运作。这反映出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
故选:D。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特区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特区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相同点,分析选项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的,是历史的正确选择,ABD是正确观点,C选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建设道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道路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习jp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例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启示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13.【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全国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新疆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
故选:C。
本题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据题意信息“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可知。A说明了民族分布特点,B是形成不同民族的原因,C说明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D是各民族和睦共处的原因所在。
故选:D。
本题考査学生对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基础知识。
本题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
15.【答案】D
【解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997年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一国两制”的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解析】2005年,中国国民党zx 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11月,习jp 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1993年4月,备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使两岸关系发展迈出重要一步,2021年海峡两岸交往次数增多说明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故B符合题意;ACD与图示内容不符。
故选:B。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考生需要结合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17.【答案】A
【解析】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接入列。航空母舰的甲板长度为300m。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开始具备远洋作战能力。2012年9月“辽宁”号航母正式交付中国海军,成为我国第一艘现代航母;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国防建设的相关史实。
18.【答案】C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宁舰”“歼-20战机”“核导弹”“地空导弹”说明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走上科技强军之路,铸就了我国的钢铁长城。故本期黑板报标题可以为科技强军,钢铁长城,C项正确;题干体现了科技强军,“祖国统一、两岸互通”“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社会生活、便捷文明 ”与题干图片内容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科技强军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辽宁舰”“歼-20战机”“核导弹”“地空导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新时代强军之路,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故A正确。
BD.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D错误。
C.201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
故选A。
20.【答案】B
【解析】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选项B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首次提出,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排除C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的发言内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求同存异”方针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的发言内容的相关史实。
21.【答案】C
【解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美方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不干涉内政。
故选:C。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知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影响。
22.【答案】D
【解析】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③④⑤符合题意。①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故选:D。
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23.【答案】D
【解析】A.“东方红一号”是我国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排除。
B.神舟一号,简称“神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排除。
C.神舟七号,简称“神七”,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排除。
D.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航天成就,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意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双百”方针的提出和②小说《红岩》、《青春之歌》风靡一时属于改革开放前的成就,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④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
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区分不同时期所取得的不同成就。
掌握我国取得的文化时期。
25.【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增加了其它方面支出。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的相关知识点。
26.【答案】【小题1】邓小平理论;实行改革开放。
【小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小题3】中共十三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小题4】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题5】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等。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史实。
27.【答案】【小题1】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小题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小题3】中葡建交;中葡两国领导人会晤,表示友好地解决澳门问题;签署《中葡联合声明》;制定相关法律;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等。
【小题4】祖国统一方面。
【小题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成立;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小题6】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走“台独”路线;增进两岸同胞感情;两岸应携手合作,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复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及港澳回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祖国统一大业等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题以祖国统一为主线,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港澳回归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8.【答案】【小题1】②③④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指出亚洲国家间有求同存异的基础”“……和平共处的各项原则被写入了公报”,可以看出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发挥了其高超的外交艺术,还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原则成为万隆会议与会各国友好合作的基础。故能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有②③④。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能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或综合实力的强大。
(4)根据材料,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经历过由“小米加步枪”进入“飞机坦克加大炮”阶段;从“飞机坦克加大炮”步入“两弹一星”时代(或由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所以第二次跨越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其影响是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巨大的贡献,为解决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研制了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故答案为:
(1)②③④。
(2)原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变化:中美关系由对抗到开始走向正常化。
(3)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原因:中国经济的发展或综合实力的强大。(符合题意即可)
(4)由“小米加步枪”进入“飞机坦克加大炮”阶段;从“飞机坦克加大炮”步入“两弹一星”时代(或由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第二次。打破了当时大国对尖端武器的垄断(或打破了当时大国的核垄断)。
(5)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巨大的贡献,为解决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研制了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题以历史图片、表格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带一路”、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袁隆平和屠呦呦的主要贡献等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带一路”、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袁隆平和屠呦呦的主要贡献等知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