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时练(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2022·南阳高一期中)《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佛教和道教思想
B.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学说
C.批判了道学家的虚伪
D.提出“三纲五常”道德标准
2.(2022·郑州高一开学考试)下表为隋唐、两宋节妇烈女(单位:人)的对照表。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隋唐 326年 32 29 61
两宋 319年 152 122 274
A.门第观念深入人心
B.政府政策影响婚姻观念
C.理学强化伦理关系
D.儒学对民间的影响有限
3.(2022·淮安高一期中)元代中期,武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仁宗说:“修身治国,儒道为切。”盛誉儒教,并恢复了中断八十余年的科举考试,专以程、朱所注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这说明元代中期以来(  )
A.欲借助儒学以巩固统治
B.士大夫阶层参政热情高涨
C.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选拔人才方式趋于多样化
4.(2022·湖南卷)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5.(2022·莆田高一期中)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
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B.元杂剧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
C.元杂剧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元杂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6.(2022·十堰高一期中)唐诗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元代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适合市井演唱需要。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经济繁荣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B.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
C.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要求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
7.如图为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关于罗盘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南宋,当时被称为“地螺”,其作用是分度列向定北。据此可知(  )
A.中国古代指南工具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
B.南宋罗盘使用得到文物与文献共同印证
C.南宋时期出现专为海外定制生产的瓷器
D.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8.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编制了《授时历》,取“教授民时”之意。可见其编制历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取悦百姓 B.指导农业生产
C.展现个人的才华 D.修正原有历法的错误
9.(2022·抚顺高一阶段练习)中国某历史学家说:“汉字在辽是一种通行的文字。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诏书,对西夏的所有文件,对地方上的南北文牒,都一律使用汉文。”这说明(  )
A.辽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字
B.契丹文字使用范围有限
C.辽的大小字就是汉字
D.辽汉文用于非正式场所
10.(2022·曲靖高一期中)元世祖忽必烈希望用八思巴字“译写一切文字”,并指出“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据此可知,八思巴字的创制(  )
A.意在统一各地语言
B.说明蒙古民族出现了文字
C.有利于政令的推广
D.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11.(2022·信阳高一期中)宋元时期,“援佛入儒”提倡用佛教的思辨哲学和逻辑思维改造儒学,这成为当时儒者的共识。他们的做法(  )
A.催生并完善了理学体系
B.加快了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
C.直接促进了佛教中国化
D.响应了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
12.(2023·泰安高一阶段练习)宋之后,忠臣、烈士增多,并对忠义者盛赞,对变节者唾弃。唐代忠臣颜真卿死于叛军之手,其书法在宋代开始受到推崇;五代“贰臣”冯道遭到欧阳修、司马光等人贬斥。这一现象(  )
A.说明了佛教的地位受到冲击
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反映出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D.体现出先秦儒家的经世思想
13.(2022·南阳高一期中)如图,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但元代虞集评论说,“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咏未休”。此种格调渐成元代番族类题画诗的主流基调。这一变化反映了(  )
[南宋]宫素然《明妃出塞图》
A.大一统格局影响士人心态变化
B.士人坚守夷夏之防
C.民族压迫下文人备受精神摧残
D.南宋民族精神丧失
14.(2022·开封高一阶段练习)有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
B.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兴起
C.古典文化已达到顶峰
D.市民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
15.(2022·昆明二十三中高一期中)(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指出儒学走向“精微”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理学诞生的背景。(7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评价,并列举史实支持此评价。(5分)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文化发展的突出特点及主要原因。(3分)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A [结合所学可知,理学的“全新的创造”是指融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A项正确;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学说和“三纲五常”道德标准,排除B、D项;理学并没有批判道学家的虚伪,且道学在此时刚刚出现,排除C项。]
2.C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节妇烈女数量明显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两宋时期由于理学的发展,对妇女的束缚增强,强化了伦理关系,C项正确;宋代门第观念淡化,排除A项;政府政策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儒家伦理纲常早在汉代就确立了正统地位,D项错误。]
3.A [根据材料可知,元武宗和元仁宗推崇儒学,并恢复科举制,这说明元代中期以来,统治者欲借助儒学来巩固统治,A项正确;据材料无法看出士大夫阶层的参政热情,排除B项;自汉武帝开始,儒学就已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人才选拔方式的多样性,排除D项。]
4.D [作者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所以A项当时“艺术水准下降”不符合题意,排除;诗中既描述了山水画也提到花鸟画,B项“绘画题材集中”也不符合题意,排除;诗人自嘲画山水画不如画牡丹,反映不出当时画家地位不高,所以C项排除;画家李唐生活在南宋,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兴盛,画家感叹寄情山水的山水画不如浓色重彩的牡丹受时人欢迎,所以D项符合题意。]
5.A [据题干“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可知,元杂剧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元朝政治黑暗的内容,排除B性;“体现了各阶层的政治主张”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元曲发展的背景,排除D项。]
6.A [材料体现了文学的世俗化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文艺作品,A项正确;各民族政权并立与文学世俗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印刷术与平民的审美要求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
7.B [材料反映了南宋罗盘使用得到文物与文献共同印证,证实了其真实性,B项正确;中国古代指南工具最早出现于战国,是司南,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专为海外定制瓷器,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得出“高峰期”的结论,排除D项。]
8.B [依据材料可知,《授时历》取“教授民时”之意,反映出其主要目的是指导农业生产,B项正确。]
9.B [从材料信息看,辽正式的重要文件都使用汉字,契丹文用于一些不重要的非正式场所,适用范围有限,故B项正确;辽代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排除A;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汉文用于正式场合,排除D。]
10.C
11.A [根据材料可知,宋元儒者提倡用佛教的思辨哲学和逻辑思维改造儒学,使儒学思想思辨化和哲学化,这催生并完善了理学体系,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排除B项;在宋元之前,佛教就已开始中国化的过程,排除C项;“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2.C [材料反映宋之后更加注重个人品行,体现了理学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与佛教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个人品行的重视,未涉及重建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排除B项;材料与先秦儒学无关,排除D项。]
13.A [材料“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而元朝虞集认为昭君远嫁并不可悲,这反映了大一统格局影响士人心态变化,A项正确。]
14.A [依据材料可知,宋代有贵族文化,还出现了市民文化,这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点,A项正确。]
15.(1)表现:“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的精粹,形成哲学体系等。
背景:魏晋以来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唐朝韩愈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理学兴起的先声;宋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宋代士大夫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学术创新等。
(2)评价: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巅峰。
史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3)特点:文化通俗化和平民化。
原因:城市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等。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