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贵州省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第 1页,共 4页
贵阳市东升学校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 11 月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考卷
一、单选题
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 ”,封国成为王朝的屏
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周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战国时期提出“兼爱 ”“非攻 ”“尚贤 ”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秦朝的“三公九卿 ”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家国同构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4.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大九州 ”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
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秦始皇的这一构想
A.有利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拓展 B.为秦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基础
C.反映了华夷观的形成与发展 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
5.汉昭、宣帝时期,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刺史,如扬州刺史黄霸,因政绩斐然,受到宣帝称赞,
被提拔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据此可知,当时朝廷( )
A.开创巡视监察制度 B.重视调整地方行政制度
C.注重澄清地方吏治 D.掌握了地方属官任用权
6.汉武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属于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有( )
A.推恩令 五经博士 河西四郡 九品中正
B.大一统 盐铁官营 黄老无为 贤良方正
C.中外朝制 算缗告缗 春秋决狱 凿空西域
D.刺史制度 独尊儒术 党锢之祸 均输平准
7.如表曹魏、西晋时朝廷选举入仕情况统计,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历史时期 出身不同门第占总数比例(%)
高门 一般士族 寒门
曹魏 61.6 6.3 32.1
西晋 54.2 35.6 10.2
A.世家大族社会影响巨大 B.优秀官吏被大量选拔
C.社会阶层流动不断加强 D.九品中正制功能弱化
8.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 ”,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
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列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
能。 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
A.规范统治秩序 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差距
9.六朝时,扬州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 ”。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 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
为( )
A.隋唐制度的变化创新 B.经济中心实现南移
C.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 D.长安和洛阳的衰败
高一历史
答案第 2页,共 4页
10.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表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世家大族价值观的变化 B.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
C.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发展 D.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
11.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
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D.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12.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
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现实影响唐诗创作 B.唐诗真实还原历史现象
C.社会动荡有利文化繁荣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13.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
是( )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实行二府三司制 D.设立内阁
14.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其中“靖康耻 ”指的是
( )
A.辽宋和议 B.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宋高宗逮捕杀害岳飞 D.南宋向金议和
15.下列关于东京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城中居民已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商业繁荣,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③是两宋的都城,人口超过百万④《清明上河图》呈现了其繁华景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两宋时期,江北的粟、麦、黍、豆等品种推广到江南、福建、广东等地,从越南引进的占
城稻,也推广到江淮一带,并逐渐推广到北方。北方人大量南迁后,大批优秀的文化人也来到
了南方,带来了北方的各种文化和风俗。这反映了当时( )
A.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 B.农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7.“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人欲,不
容并立 ”“人之一心……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由此可知朱熹认为学习与修养的目的在于
( )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克己复礼
18.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另一
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阁臣拥有“批红 ”权力 B.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
C.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19.“东北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 ”。下列朝代与东北地区设置
的管辖机构或官职对应正确的是( )
A.汉朝——安东都护府 B.唐朝——护乌桓校尉
C.元朝——北庭都元帅府 D.明朝——奴儿干都司
20.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第 3页,共 4页
史实 结论
A 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B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 处理政务 “ 内阁 ”由此出现
C 明朝嘉靖年间,以往仅是中央临时委派至地 方巡查安抚的总督和巡抚,已发展成为凌驾 于三司之上的地方常设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层级增加,行政效率下降
D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 决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A .A B .B C .C D .D
21.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不过遇事
请旨耳,视前明之内阁票拟何异 ”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扩大了中枢机构权力 B.导致中央政府机构重叠
C.使皇权专制空前强化 D.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22.程朱理学主张成就圣人和君子的理想,个人是圣人君子之道的起点。阳明心学的终极判断
标准不是圣人之道而是具有良知的自我,个人按照自己的良知,真诚去做即可。这反映了
A.个人主义思想的兴盛 B.阳明心学突破了理学的局限
C.新儒学存在尖锐对立 D.理学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23.《明神宗实录》载“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明中期,《广
东通志初稿》载“ 山主……每山开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集二三百人,在山
掘矿,煽铁取利。”这反映了
A.官商分利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B.传统经济中亦有近代因子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日益普遍 D.摊丁入亩便利劳动力流动
2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区分天下公欲与个人私欲的基础上,认为统治者要以民众的公欲来作
为天理,而不能将其私欲加在天下人身上,强调要足民之欲。这一观点( )
A.反映了资产阶级诉求 B.与民本思想相契合
C.肯定了儒家纲常伦理 D.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 475 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 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 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
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 ”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 ”,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 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 ”。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 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笔者认为, “儒道墨法 ”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
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高一历史
答案第 4页,共 4页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及先秦学术出现共同主题的原因。
26.有学者认为明清社会以经济变动为核心出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
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纷纷建造会馆,这些会馆结合家乡建筑特色,结构考究形式精 美,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各地商帮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每年正月举
办的灯会习俗以徽商承办的灯会最有气派,而民俗活动又是促销的绝佳时机。
——《徽商研究》 材料三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16 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 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 场或包买商。 ……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 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 16 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 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但是,这场开启
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 1840 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帮的显著特征。据材料二,简述商帮活动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
响。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分析“未完成 ”
转型的经济、政治根源。
三、论述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近代前夜 ”的中国,人们有着这样的思考
观 点一 1500~1763 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 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 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球的政治和文化关系也随之 形成,西欧国家开始强行入侵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内部瓦 解力和外来冲击力交织在一起,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的前夜。
观 点二 1750 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相对份额为 32.8%,1800 年为 33.3%,中国经济 并不落后于世界,还颇具实力。中国的衰落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强势入侵而来, 政府的丧权辱国使危机和变局陡然地出现,中国逐步地陷入了贫困的陷阱。
观 点三 一个大帝国安于现状,孤立于世界,最终又在与新世界的殊死决斗中死去,内在 的不思进取才是真正衰退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央,他们的光 辉普照周边,西方人的思变之切与中国人耽于现状是当时两个世界之间强烈的对照。 即使陈腐世界代表着道义,现代社会代表贱买贵卖的特权,也改变不了这场离奇的悲 剧。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对中国“近代前夜 ”的理解。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11月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考卷
一、单选题
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周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述是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分封制之下,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独立性较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周王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分封制之下,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血缘关系并非分封的唯一依据,排除C项;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并非只有四百余年,且西周后期,分封制之下,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了王室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2.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战国时期,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思想,D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核心观念:①仁,关爱他人 政治主张:②为政以德(民本); ③恢复周礼 教育贡献:④有教无类、整理六经 ,与题不符,排除A项;孟子主张人性善、仁政(民本) ,与题不符,排除B项;荀子主张人性恶、隆礼重法与题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家国同构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三公九卿”中很多官职都是为皇家服务的,这体现了化国为家,君权至上,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化国为家,君权至上,不是强调职分细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化国为家,君权至上,没有体现选贤举能,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化国为家,君权至上,没有体现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排除D项。故选B项。
4.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大九州”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秦始皇的这一构想
A.有利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拓展 B.为秦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基础
C.反映了华夷观的形成与发展 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
【答案】A
【详解】秦始皇欲将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这体现了王者无外的疆域观念,有助于秦朝将农耕文明传播到四夷之地,A正确;题干描述的是秦统一之后的情形,排除B;华夷观形成是在商周,排除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5.汉昭、宣帝时期,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刺史,如扬州刺史黄霸,因政绩斐然,受到宣帝称赞,被提拔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据此可知,当时朝廷( )
A.开创巡视监察制度 B.重视调整地方行政制度
C.注重澄清地方吏治 D.掌握了地方属官任用权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刺史”“在任期间,政绩斐然”,由此可知君主十分重视刺史在地方的政绩,而西汉刺史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督,君主对刺史的重视,代表了朝廷对澄清地方吏治的注重,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开创了刺史制度,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君主对刺史的提拔与特殊的待遇,没有体现调整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6.汉武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属于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有( )
A.推恩令 五经博士 河西四郡 九品中正
B.大一统 盐铁官营 黄老无为 贤良方正
C.中外朝制 算缗告缗 春秋决狱 凿空西域
D.刺史制度 独尊儒术 党锢之祸 均输平准
【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朝制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而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算缗告缗是西汉武帝时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春秋决狱是由董仲舒倡导的、主张儒家学者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抛开国家法律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的司法活动,凿空西域是指汉武帝时曾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史称“凿空”,C项正确;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汉初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遵奉“黄老无为”思想,排除B项;党锢之祸是指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及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而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C项。
7.如表曹魏、西晋时朝廷选举入仕情况统计,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历史时期 出身不同门第占总数比例(%)
高门 一般士族 寒门
曹魏 61.6 6.3 32.1
西晋 54.2 35.6 10.2
A.世家大族社会影响巨大 B.优秀官吏被大量选拔
C.社会阶层流动不断加强 D.九品中正制功能弱化
【答案】A
【详解】题干显示到西晋出身寒门的人数大大减少,反映门第影响加大,说明世家大族社会影响巨大,故A正确;B说法片面,材料不能体现,排除;寒门子弟大大减少,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题干显示九品中正的功能在不断强化,排除D。 故选A。
8.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列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
A.规范统治秩序 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差距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中原汉民族那样强列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可知,中原汉族服饰有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所以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改穿汉服,目的是规范统治秩序,A项正确;根据材料“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即是说穿胡服有利于发展游牧经济,孝文帝改革要求由穿胡服改为穿汉服,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游牧经济,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改穿汉服有利于民族融合,但不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目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孝文帝只是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方,所以他改革服饰的目的不是缩小南北差距,排除D项。故选A项。
9.六朝时,扬州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隋唐制度的变化创新 B.经济中心实现南移
C.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 D.长安和洛阳的衰败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可知,扬州由六朝时期的“芜(荒芜)城”到唐中后期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的交通因素——随朝大运河的开凿,C项正确;隋唐制度的变化创新与扬州经济地位提升无关,排除A项;南宋时经济中心实现南移,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扬州发展得益于大运河,与长安和洛阳的衰败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表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世家大族价值观的变化 B.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
C.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发展 D.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
【答案】C
【详解】由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可以看出,从东晋到北宋,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且增速较快,其出现的原因是隋朝到宋朝科举制的实行和发展,使得寒门子弟有了更多通过考试入仕的机会,C项正确;表中世家大族比重减少,并非他们改变价值观放弃门第观念,而是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排除A项;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是材料表格中反映的变化,并非变化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寒门子弟越来越多的入仕,会导致门第观念淡化,所以门第观念的淡化不是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而是其变化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11.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D.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可以看出两税法简化了税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以资产为主要征收标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A项;“不抑兼并”是宋朝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B项;唐朝时期,并没有废除人丁税,排除D项。故选C项。
12.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现实影响唐诗创作 B.唐诗真实还原历史现象
C.社会动荡有利文化繁荣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答案】A
【详解】安史之乱促使唐朝有盛到衰。安史之乱前后诗歌风格不同,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A项正确;唐诗属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真实还原历史现象,排除B项;材料说明安史之乱前后诗歌风格不同,不能说明社会动荡有利文化繁荣,排除C项;安史之乱并没有导致唐诗的衰微,排除D。故选A项。
13.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实行二府三司制 D.设立内阁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宋代推行实行二府三司制,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使分管军事,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项正确;A项是秦朝,B项是隋唐,D项是明朝,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其中“靖康耻”指的是( )
A.辽宋和议 B.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宋高宗逮捕杀害岳飞 D.南宋向金议和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127年,北宋被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15.下列关于东京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城中居民已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商业繁荣,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③是两宋的都城,人口超过百万④《清明上河图》呈现了其繁华景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关于东京城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城是北宋的都城汴京,城中居民已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商业繁荣,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呈现了其繁华景象,①②④符合北宋东京的描述,符合题意,B项正确;南宋的都城是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
16.两宋时期,江北的粟、麦、黍、豆等品种推广到江南、福建、广东等地,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推广到江淮一带,并逐渐推广到北方。北方人大量南迁后,大批优秀的文化人也来到了南方,带来了北方的各种文化和风俗。这反映了当时( )
A.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 B.农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江北的粟、麦、黍、豆等品种推广到江南”“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逐渐推广到北方”“大批优秀的文化人……和风俗”等信息体现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农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证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7.“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人之一心……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由此可知朱熹认为学习与修养的目的在于( )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克己复礼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认为饮食、夫妻是天理;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人欲,学习与修养的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C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A项;格物致知是认识理的方法论,排除B项;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8.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阁臣拥有“批红”权力 B.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
C.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答案】B
【详解】据所学可知,明代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是皇权专制的产物。材料的两种观点反映了明代不同时期内阁权力的不同,说明明代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代内阁掌握“票拟权”,皇帝及司礼太监掌握“批红权”,排除A项;内阁出现是明成祖朱棣时期,排除C项;明代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是皇权专制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
19.“东北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下列朝代与东北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或官职对应正确的是( )
A.汉朝——安东都护府 B.唐朝——护乌桓校尉
C.元朝——北庭都元帅府 D.明朝——奴儿干都司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D项正确;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排除A项;护乌桓校尉,汉武帝始置,掌内附乌桓事务,排除B项;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设置的,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新疆乌鲁木齐、吉木萨尔、奇台、阜康、米泉等市县地,是西北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
20.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B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 “内阁”由此出现
C 明朝嘉靖年间,以往仅是中央临时委派至地方巡查安抚的总督和巡抚,已发展成为凌驾于三司之上的地方常设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层级增加,行政效率下降
D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使康熙帝时的中枢权力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的局面发生根本改变,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彻底废除,D项正确;朱元璋杀胡惟庸,不能说明宰相制度即告废除,宣布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至此,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才宣告废除,排除A项;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排除B项;总督、巡抚成为地方的常设机构,有利于克服三司分权、相互牵制导致的行政效率低下弊端,提高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
21.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不过遇事请旨耳,视前明之内阁票拟何异 ”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扩大了中枢机构权力 B.导致中央政府机构重叠
C.使皇权专制空前强化 D.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处直接受命于皇帝,使皇权专制空前强化,C项正确;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权力,排除A项;军机处不是中央政府机构,排除B项;提高了君主的办事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
22.程朱理学主张成就圣人和君子的理想,个人是圣人君子之道的起点。阳明心学的终极判断标准不是圣人之道而是具有良知的自我,个人按照自己的良知,真诚去做即可。这反映了
A.个人主义思想的兴盛 B.阳明心学突破了理学的局限
C.新儒学存在尖锐对立 D.理学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外在的道德修养,通过格物致知而成为圣人和君子;而阳明心学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两者都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D项正确;个人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宋明理学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阳明心学强调的是内在道德修养,不是突破了理学的局限,排除B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各不一样,不能说明他们存在尖锐对立,排除C项。故选D项。
23.《明神宗实录》载“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明中期,《广东通志初稿》载“山主……每山开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集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煽铁取利。”这反映了
A.官商分利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B.传统经济中亦有近代因子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日益普遍 D.摊丁入亩便利劳动力流动
【答案】B
【详解】据题意可知,明代中期在纺织业和矿冶业中都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传统经济中出现了近代因子,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推动手工业发展的因素,排除A项;“日益普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摊丁入亩出现于清代,排除D项。故选B项。
2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区分天下公欲与个人私欲的基础上,认为统治者要以民众的公欲来作为天理,而不能将其私欲加在天下人身上,强调要足民之欲。这一观点( )
A.反映了资产阶级诉求 B.与民本思想相契合
C.肯定了儒家纲常伦理 D.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答案】B
【详解】根据“不能将其私欲加在天下人身上,强调要足民之欲”可知,该观点强调满足民众的欲望,体现了与民本思想,B项正确;我国近代才出现资本阶级,排除A项;材料没有肯定儒家纲常伦理,排除C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主张限制君主权力,但不主张废除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及先秦学术出现共同主题的原因。
【答案】(1)背景: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做大,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旧的贵族等级体系不断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②“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术日渐自由;③各诸侯国出于争霸需要,对诸子学术竞争采取公允态度,礼贤下士,争相招徕人才。④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2)共同主题: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
原因: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②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的“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周王室衰微,诸侯做大,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旧的贵族等级体系不断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根据材料一中的“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术日渐自由”;根据材料一中的“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各诸侯国出于争霸需要,对诸子学术竞争采取公允态度,礼贤下士,争相招徕人才”;结合所学可得出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2)共同主题:根据材料二中的“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可得出“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可得出“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
26.有学者认为明清社会以经济变动为核心出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纷纷建造会馆,这些会馆结合家乡建筑特色,结构考究形式精美,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各地商帮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每年正月举办的灯会习俗以徽商承办的灯会最有气派,而民俗活动又是促销的绝佳时机。
——《徽商研究》
材料三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16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但是,这场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帮的显著特征。据材料二,简述商帮活动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分析“未完成”转型的经济、政治根源。
【答案】(1)表现: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成为地区性商业中心。
影响: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市场网络的形成。
(2)特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影响:发展了地域文化(建筑文化);丰富了民俗生活。
(3)表现:经济,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政治,专制时代极盛而衰,新兴市民阶层扩大;思想,反传统与具有民主色彩的新思潮兴起。
根源: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从手工业产品流向及市镇发展进行概括;二问结合所学从工商业、城镇化进程、市民阶层、文化世俗化及区域市场网化进行阐述解答。
(2)一问根据材料二“结合家乡建筑特色,结构考究形式精美,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可见明清商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二问根据材料二“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从建筑文化及民俗生活进行概括。
(3)一问根据材料三“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从农业商品化及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回答;根据材料三“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从专制衰落及市民阶层扩大进行回答;根据材料三“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从民主新思潮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模式及封建专制体制的影响进行回答即可。
三、论述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近代前夜”的中国,人们有着这样的思考
观点一 1500~1763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球的政治和文化关系也随之形成,西欧国家开始强行入侵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内部瓦解力和外来冲击力交织在一起,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的前夜。
观点二 1750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相对份额为32.8%,1800年为33.3%,中国经济并不落后于世界,还颇具实力。中国的衰落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强势入侵而来,政府的丧权辱国使危机和变局陡然地出现,中国逐步地陷入了贫困的陷阱。
观点三 一个大帝国安于现状,孤立于世界,最终又在与新世界的殊死决斗中死去,内在的不思进取才是真正衰退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央,他们的光辉普照周边,西方人的思变之切与中国人耽于现状是当时两个世界之间强烈的对照。即使陈腐世界代表着道义,现代社会代表贱买贵卖的特权,也改变不了这场离奇的悲剧。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对中国“近代前夜”的理解。
【答案】答案示例(角度)
内部瓦解力∶明清中国的自身轨迹的发展与面临着的内部瓦解力;外来的冲击力∶16~19世纪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与殖民扩张;中国面对世界形势变化的应对方案。
【详解】本题首先根据材料,首先总结出材料中关于 “近代前夜”的中国的思考的三种观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观点一从世界视角入手,表明在西方的早期殖民扩张的背景下,中国成为其入侵目标之一,同时中国面临的内部瓦解力和外来冲击力交织在一起,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的前夜;观点二认为,在近代中国的经济并不落后于世界,还颇具实力,中国的衰落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强势入侵而来,同时政府的丧权辱国使危机和变局陡然地出现,中国逐步地陷入了困境和危机;观点三认为,明清时期,政府安于现状,实行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孤立于世界,国人普遍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而西方处于全变思变之中,这样中国的落后和沉沦就成为了必然的悲剧。然后根据解读出的三个观点的内涵,可以从内部瓦解力和外部的冲击两个角度来对中国“近代前夜”进行理解,内部瓦解力:可以从明清自身的发展和所面临的内部瓦解力、中国面对世界形势变化的应对方案等角度来阐述,外来冲击力:可以从世界形势和殖民扩张角度来进行尝试即可。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