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重点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重点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创建新中国 B. 实现祖国统一 C. 进行土地改革 D. 恢复国民经济
2. 如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 背景和人物 B. 人物和方式 C. 方式和背景 D. 时间和意义
3. 美国学者贝文 亚历山大以亲历者的身份,时隔多年后冷静地审视这场战争的整个经过,著成了《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这本书。下面与这本书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战争 D. 中美建交
4. 1953年,我国农民战争净货币收入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胜利 D. 土地改革完成
5. 如图为1953-1957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图。据此可知( )
A. 一五计划成就显著 B. 英美经济持续衰落 C. 中国经济出现冒进 D. 三国均完成工业化
6. 标注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标注体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 )
A. B. C. D.
7.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A. “大跃进”的掀起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8.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史实与史论。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史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
A.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C.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 1958年,全国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9. 下列口号精神与如图主题相近的是( )
A. 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 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10. 1959年,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表彰会。他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的称号,并荣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庆祝活动。请找出下列模范人物中的“他”(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雷锋
11. 如图是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发行的纪念章图片。实事求是四个字成为了这枚纪念章主要内容的理由是( )
A. 中共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
B. 该会议重新确立“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
C. 该会议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
D. 因为“实事求是”四个字是毛泽东题写的
12.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几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承包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安徽省委省政府汲取其成功经验,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据此可知( )
A.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 政府主导企业改革
C.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扩大
13.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海浦东、厦门、新疆伊宁、大连这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
A. 上海浦东、新疆伊宁、厦门、大连 B. 厦门、大连、上海浦东、新疆伊宁
C. 厦门、大连、新疆伊宁、上海浦东 D. 厦门、新疆伊宁、上海浦东、大连
14.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15. 如表所示为“南方之行的成果”,表中数据说明( )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9.2 14.2 13.5 12.6 10.5
消费价格指数(% ) 3.4 6.4 14.7 24.1 17.1
A. 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B. 加入WTO带动经济发展
C. 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 D. 农村改革成效巨大
1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7. 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绿色 B. 创新 C. 协调 D. 开放
18.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市场经济的确立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论断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 习jp 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 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摘自习jp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这一次土地革命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党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它(朝鲜战争)的发生,并不是完全没有精神准备,因为世界范围内的冷战对峙局面已经形成并日趋紧张,因为美国政府当时实行着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运动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 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件?它在当时起到怎样的作用?
(2) 材料二中的文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该文献有何重要意义?
(3) 材料一与材料二文献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4) 民主法制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其中,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此作出哪些努力?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里长江第一桥 1954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利发社论指出,祖国的大陆被滚滚的长江水隔断,南北交通在这里受到阻挡……1955年2月,组成了以茅以升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还邀请对苏联桥梁专家组成一个28人的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9月1日,工程正式动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修建几乎动员了举国之力,当地的数十万干部群众,也纷纷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1957年1月15日,大桥正式通车。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 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科研人员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应运而生。新材料、大桥建成通车,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港澳是中国内地第一轮改革开放最近的“目的地”,首批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三个都建在了大湾区,这里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真正拉开序幕的地方,大桥的建成,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展示。
(1) 材料一中的“桥”指的是什么?该“桥”能够建成通车主要得益于什么?
(2)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你看到了新中国的哪些变化,请任选一个角度并加以说明。
(3) 综上以上探究,你认为不同的“桥”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有何相同作用。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材料三:下面是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材料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对市场作用认识的三次作用》
(1) 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说说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
(3) 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材料四反映了我国正努力构建哪种经济体制?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什么原则?
25. 请你从下面三幅图片中任意选取两幅图片,根据该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或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表述成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可知,这里的“工作”是指创建新中国。为了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为筹备建立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图片中的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时间和意义。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选:D。
本题以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西藏的和平解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的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隔多年后冷静地审视这场战争的整个经过,著成了《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这本书”及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发生在朝鲜战争之前,排除A项;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与朝鲜战争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朝鲜战争的原因是美国实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美建交发生在1979年,两者不相干,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53年,我国农民战争净货币收入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是土地改革的影响。1950年6月,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选:D。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5.【答案】A
【解析】图片显示1953-1957年中国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均为重工业,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制定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图为切入点,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解析】A.1949年至1956年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排除A。
B.1956年至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排除B。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符合题意。
D.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识记三大改造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熟记三大改造的意义。
7.【答案】C
【解析】仔细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开展。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同时农业合作化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选:C。
本题以题干表格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
8.【答案】D
【解析】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史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题干选项中选项ABC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选项D是对全国掀起的“大跃进”运动的看法,属于史论,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史实和史论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发展,B项口号与图片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生产的下降。A项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一大二公,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不符合题意;C项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合作化,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不符合题意;D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
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大跃进,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大跃进的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表彰会,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的称号,并荣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庆祝活动,B项正确;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我国两弹在20世纪六十年代才成功爆炸,排除A项;焦裕禄和雷锋是20世纪六十年代涌现的模范人物,排除C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很多,如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雷锋等。
此题考查的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B正确;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的实现。故排除A;该会议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说法片面,故排除C;因为“实事求是”四个字是毛泽东题写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发行的纪念章图片。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再现能力,理解与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以及意义等相关知识。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83年”“实行有奖有罚的承包责任制”“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等可知,这是给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即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扩大,这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D项正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78年12月开始的,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是1984年,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政府主导企业改革内容,排除B项;我国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国有企业的改革。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在理解并准确记忆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
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80年,我国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新疆伊宁是1992年后开放;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综上,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需要考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4.【答案】D
【解析】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四大。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答案】C
【解析】如表所示为“南方之行的成果”,表中数据说明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选:C。
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知道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D
【解析】以习jp 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2014年12月,习jp 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史实。
17.【答案】B
【解析】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解答此题要熟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18.【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经过和意义。
19.【答案】D
【解析】“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论断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jp 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掌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及其重要意义的相关知识。
2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梦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梦等相关史实。
21.【答案】【小题1】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小题2】恢复和发展生产。
【小题3】美国实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小题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需要考生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土地改革的目的、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答案】【小题1】《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小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小题3】《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制定前起到代宪法的作用,是一个过渡性的宪法文件,为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小题4】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等。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内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的相关史实。
23.【答案】【小题1】武汉长江大桥;一五计划。
【小题2】从外国援助到自主设计建造;从跨江大桥到跨海大桥。
【小题3】都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的交流发展。
【解析】本题通过桥梁的对比,考查一五计划和对外开放的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学会从史料提炼观点。
24.【答案】【小题1】图一反映的史实:人民公社化运动。图二反映的史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题2】目的:以国家给予的优惠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学习外国知识,扩大对外交流和联系。
【小题3】经济发展状况:高速发展。主要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小题4】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国情;要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等。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问考查了经济特区建立目的,第三问考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第四问考查了中共十四大内容,解题关键是结合史实分析史料、抓住要点归纳见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材料理解能力。
25.【答案】根据题干图片,选择图一和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图三反映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故根据这两幅图片拟定观点为思想创新引领时代进步,结合所学史实论述即可,如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92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总之,只有不断进行思想理论的创新,国家才有强大的发展动力,才能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故答案为:
观点:思想创新引领时代进步。
论述: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92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总之,只有不断进行思想理论的创新,国家才有强大的发展动力,才能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解析】本题以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等知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