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联考·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压轴三)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名校大联考·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压轴三)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名校大联考·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压轴三)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赤壁赋》中,苏轼描写了婉转悲戚、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的箫声,它能“舞幽壑之潜蛇泣孤舟之嫠妇”,想象奇特,笔力深刻。(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达到“十思”的要求,并且在用人和纳谏方面做到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那么治理国家就会很轻松。(3)诗词中常出现“流水”这一意象,或比喻时光流逝,或表达不尽愁绪,比如不知江月待何人但长江送流水但长江送流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的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引用《易·贲卦·象传》中的一段话,意在阐明“天文”的含义(天道自然)和“人文”的含义(人伦等)。B.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法,使世界上的文明与中华文明形成鲜明对比,论证中华文明是“以人为中心”的文明。人级C.作者在论证过程中,采用“其一”“其二”等词语使论述层次分明,使用“从….来看”等词语使观点的论证严谨。D.文章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概述中华文明的三大特点,然后分别论述这三大特点,论述较为详细。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直接提出本文论题:家国两相依;接着依次从家国情怀是人们的精神归属、家国情怀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家国情怀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三方面进行论述。B.文章第③段中三个“从……到……”的句子,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强调了中华民族的韧性:即便经历坎坷,依然不屈不挠、葆有生机。C.文章第④段列举袁隆平、南仁东、黄文秀、张桂梅的事例,强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同频共振。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举例论证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并展望未来,亿万人民的辛劳和付出,一定能汇聚成前进的铿锵步伐。
名校大联考·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压轴三)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