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考试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告诚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2)《离骚》中,屈原用流水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担心时不我待的两句是“▲,(3)杜甫《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她”手里拿着小火炬一样的火柴棒,不仅表明了“她”的梦前和梦后,还表明了“她”从虚无回到了现实。B.小说用了较大的篇幅插人描写同学会上的同学,用他(她)们昔日的种种不堪和现在的风光无限作对比,来揭示“她”心理失衡的原因。C.小说中关于“她”的梦境的描写,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是文章重点叙述的内容,其实这梦境正是是“她”现实境况和心境的真实写照。D.小说叙事从梦前、梦中写到梦醒,写作过程中绝不节外生枝、使文章叙事紧凑,浑然一体,同时,又使人深思,发人深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十八大前,我国植树造林重视数量;十八大后,我国植树造林则重视质量,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B.从青海省海东市的国土绿化实践来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已成为全民义务植树的主要方式,今后义务植树应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C.如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那就会因小失大、顾此失彼,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性、整体性相违背。AD.,塞罕坝人经过长期努力,从树木稀疏到茫茫林海,不仅改变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改变了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国土绿化工作的缩影。
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