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四)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四)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四)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3分)A.元、清等少数民族定鼎中原后,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上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这表现了科举制度的适应性。B.科举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公民都可以报考的开放性等,持续加强了其对天下士子的吸引力。C.科举功名具有凝聚社会、巩固统治的功能,历代统治者都设法使所有落第士子都拥有固定功名。D.汉魏时期形成并长期沿用的察举制,由州都长官等考察士人“德行”,“以德取人”不看才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景叙事不仅工在形象,而且注重象外之意,一个“荒”字,有咏怀古迹之意。B.颔联抒情,与唐代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截然相反。C.颈联写头巾从头上滑下一半,诗人更觉霜发之多,也更深切地感觉到时节相催。D.陈师道作诗多学杜甫,这首诗也是学杜甫有得之作,全诗沉郁顿挫,内涵深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变革到90年代传统文化复兴,中国文学思潮从欧美现代主义转为现实主义,艺术上获得不断进步。B.新时代赋予文艺以新的内容,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复杂,文艺格局多么丰富,文艺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C.中华古代儒家诗教文化在其特定历史背景下曾经产生过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其历史合理性。D.两则材料都从文学史的角度,辩证思考“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肯定其积极意义:又都放眼当下,对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
202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四)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