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衡中同卷·信息卷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一)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山东专版·衡中同卷·信息卷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一)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山东专版·衡中同卷·信息卷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一)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6.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源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首次刻印,到1852年仅有2个版本,1866年后被翻印,至1902年国内共有14个版本;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于1848年首次刊印,到1866年后才被翻印,此后多至18个版本。这一现象说明,19世纪40-60年代A.西学还没有受到普遍关注B.西学的传播渠道得以拓展C.中华文化遭受到西学冲击D.学习西方成为清政府共识
30.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士大夫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教条、空谈是明朝覆亡的重要祸根,他们倡导“思以济世”“学必实用”“不发空言”“见诸实效”的学风。这反映出A.社会动荡推动儒者的自我反思B.经世致用成为知识分子共识C.士大夫阶层对的不满D.儒家思想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8.1919年夏开始,上海知识分子积极宣传.例如李汉俊借用墨子的“兼爱”思想来解释社会主义的理想,胡汉民主张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的土地公有制形态。这表明当时()A.成立促进传播B.成为广泛传播的主流思想C.用的理念来理解中国传统D.传播受到旧思想框架束缚
山东专版·衡中同卷·信息卷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