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教育2023届高三3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三重教育2023届高三3月考试(新高考)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三重教育2023届高三3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元朝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这表明从唐到元A.政府始终以强干弱枝为指导思想B.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分配趋于合理C.中央对地方权力的管理宽严并举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僵化
8.鸦片战争后,西方科技大量传人中国。清代科学家郑复光把中国和西方的光学知识系统化,论述了光线通过各种镜子之后的成像原理,进而阐明望远镜、放大镜和各种透镜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后来他又著文说明蒸汽轮船的结构原理,并附有详细的图样。据此可知A.中国放弃“华夷观念”B.传统科技向近代的迈进C.“西学东渐”由此开始D.士人群体关注自然科学
15.据史料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使得民心安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邦最终能够打败项羽的重要原因是()A.项羽一味依赖武力B.项羽刚自用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D.刘邦善用人才
三重教育2023届高三3月考试(新高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