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最主要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 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C. 宗族组织管理国家
D. “天下为私”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A项正确;“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明显错误,应该是以分封制为基础,排除B项;“宗族组织管理国家”说的是宗法制管理国家,根据所学可知是分封的诸侯管理国家,排除C项;“天下为私”开始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夏朝,排除D项。
2.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认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可知,子产强调( )
A.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B. 要求君主推行仁政
C. 构建社会等级秩序 D. 借助刑罚维护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的意思是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它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这说明子产强调借助刑罚维护秩序,D项正确;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要求君主推行仁政、 构建社会等级秩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3. 《新唐书》记载:“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个政策相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突出( )
A. 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高 B. 中央对地方的间接管理
C. 实行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D. 少数民族实行高度自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羁縻府州是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可以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高,A项正确;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是间接管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4. 《唐六典》卷3载:“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两石……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租调俱免。”这一制度 ( )
A. 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B. 征收办法严重脱离实际
C. 剥夺了农民生产劳动时间 D. 有利于唐朝农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两石……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租调俱免。”可知,唐代的租庸调制度,以庸代役,无事则收其庸,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租调俱免,这些规定减少了农民服役的时间,有利于唐朝农业的发展,D项正确;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以庸代役一定程度上,是对人身关系的松弛,排除A项;征收办法严重脱离实际,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剥夺了农民生产劳动时间,与材料主旨不符,以庸代役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
5. 关于交子的产生,有如下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 自李顺作乱,遂罢铸(钱)。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
元朝《宋史·食货志》 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A. 材料都记载了交子产生过程 B. 交子出现的原因记载相同
C. 二者皆为一手史料,完全可信 D. 北宋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要得出材料反映因为社会动荡,钱日益减少,所以产生了交子。根据“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可得出材料强调铁钱太重,不利于交易,所以生产了交子。因此两则材料都记载了交子的产生过程,A项正确;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原因各不相同,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根据“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可得出交子并没有取代金属货币,排除D项。故选A项。
6. 从改革内容来看,北宋王安石变法和明朝张居正改革存在巨大差异,但也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二者的共性是在于( )
A. 推动了社会转型 B. 实现了富国强兵
C. 挽救统治危机的尝试 D. 加强民族融合的努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宋王安石变法和明朝张居正改革都是王朝中期出现统治危机的情况下而实行的改革,C项正确;两者改革与社会转型无关,排除A项;两者改革都失败了,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排除B项;两者改革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 “岁荒粮价腾贵,凡城乡富厚之家,仓箱充溢,务须心存惠济,将所积米谷减价平粜,切毋居奇长价,坐视灾黎垂毙,万一民穷盗起,戈矛相向,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表明古代救济( )
A. 救助带有教化色彩 B. 政府始终起主导作用
C. 民间组织作用上升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务须心存惠济,将所积米谷减价平粜,切毋居奇长价,坐视灾黎垂毙,万一民穷盗起,戈矛相向,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知,当时救济的根源依然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以免激发民变,D项正确;教化色彩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到政府在救济中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只是列举了救济的目的,反映不了实际救济活动中不同群体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8. 漫画能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了以下漫画,该漫画揭示出当时( )
A. 北洋军阀派系纷争 B. 国民政府一党专政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了以下漫画”,可知时间是1913年12月27日,同时结合图示“县会”,“国会”,“内阁”等可知,该漫画在讽刺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破坏国会和内阁等,说明当时的政党政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排除A项;民国二年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不是国民政府,排除B项;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5-191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 南京国民政府在各级公务员的任用资格上,均有“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X年,经证明属实”的字样;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均有中国国民党党义或三民主义等科目。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 )
A. 体现了选拔程序的严谨性 B. 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
C. 推动了文官体制的近代化 D. 激发了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 X年,经证明属实”“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均有中国国民党党义或三民主义等科目”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公务员的选拔程序,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公务员的录用标准,未涉及文官体制的近代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主要是为政治服务,而不是激发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排除D项。故选B项。
10.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解放区发展不平衡,加上经济和交通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共产党要想直接管理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一时无法达到。因此,中央决定( )
A. 大力推进经济建设 B. 实行大行政区管理
C. 实施农村土地改革 D.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解放区发展不平衡,加上经济和交通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共产党要想直接管理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一时无法达到”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因为解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交通等原因,共产党对地方无法进行直接统一的管理,于是根据解放区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划分大行政区进行管理,保证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统治,B项正确;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实施农村,与材料中提及的信息不匹配,排除C项;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1. 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规定:“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这一规定
A. 是基于新中国的国情而确定的 B. 旨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C. 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D. -密切了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前的外交工作指示明确,将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视为外国侨民,这一指示一方面否定了国民党的外交,另一方面又不能激化和西方国家的矛盾,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C正确;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A;题干中并未涉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体现了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意图,B排除;新中国尚未成立,中苏两国并不是同盟关系,排除D。
12. 下表节选白《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一1985》,这反映了( )
1950年4月11日 怿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
1951年5月16日 怿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4年7月7日 怪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 民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B. 五四宪法的社会义性质
C. 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 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区逐步召开了各界的代表会议,到最后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在积极开展,不断推进,A项正确;五四宪法还没有颁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基层民主,排除C项;统一战线指的是政协,而材料反映的是人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3. 下表所示内容为1978—1984年粮食产量表。据下表可知,粮食产量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1978—1984年粮食产量表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粮食(亿斤) 6095.3 6411.1 6500.4 7090 7745.5 8146.1
A. 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A项正确;当时我国的生产技术并未出现革命性的改变,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C项;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下图所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处应填入的合适内容是( )
A.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D.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党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后,逐步开放沿海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2013年,习zx 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进程体现了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每项举措都具有重大意义,B项正确;设立自由贸易区、成功举办世博会都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进行的,排除A项、C项;深化国资企业改革,不属于对外开放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
15. 2021年,“渡江英雄”马毛姐,“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获得者孙景坤,“校长妈妈”张桂梅,“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等29人获得“七一勋章”,其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 坚定信念,拼搏奉献 D. 保家卫国,艰苦奋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渡江英雄”、“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校长妈妈”、“卫国戍边英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一勋章”获得者身上体现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坚定信念、拼搏奉献、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问题,排除A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材料未涉及我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排除B项;“保家卫国”只能展现“卫国戍边英雄”的时代精神,只涉及到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6. 下表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 在罗马帝国中公民大会是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
B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内阁掌握政府权力,国王可以制定法律
C 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
D 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法国总统任期七年,有权解散参议院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C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排除A项;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不可以制定法律,排除B项;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法国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排除D项。故选C项。
17.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种宗教…”此规定( )
A. 确认了集体制裁的原则 B. 开创了用会议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C. 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 D. 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要求缔约国遵守和保护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被侵犯。结合所学可知,1648年德意志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交战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会议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B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集体制裁的原则,但材料未涉及此内容,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但材料未涉及此项内容,排除C项;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18.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中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说明该法律体系( )
A. 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 B. 属于大陆法系
C. 以成文法为主要渊源 D. 法官地位突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D项正确;大陆法系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律地位,排除A项;英美法系不属于大陆法系,排除B项;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排除C项。故选D项。
19. 下图漫画反映了70年代西欧国家对美元的态度。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日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 B. 西欧国家放弃了使用美元
C. 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开始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结合材料“用美元结算我心脏受不了”等信息,可知美元的地位受到冲击,布雷顿体系走向瓦解,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日元的货币地位,排除A项;“放弃”使用美元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开始”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20. 英国学者诺尔曼·金斯伯格曾说道:“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从物质上促使劳动和资本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并控制工人阶级的必然反抗和革命潜力。”可见,该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 )
A.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 放松了政府的经济管控
C. 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D. 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从物质上促使劳动和资本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并控制工人阶级的必然反抗和革命潜力。”可得出该学者强调福利国家制度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弱化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中学者强调的主旨并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 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 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 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 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结合所学新石器时代的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并有了一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A项;这一时期并未形成国家,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铁犁农耕推动下产生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2. 1957年,湖北江陵纪南城凤凰山的一批汉墓中出土的随葬木俑和竹简,载有奴隶名册,有的 注明“耕大奴四人”“田者男女各四人,大奴大婢各四人”,有的甚至标明男女奴隶所从事的各 种具体工作,如侍、养、谒者、御、牛仆、马仆和田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个体农户的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 租佃经济的经营模式 D. 地主田庄的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耕大奴四人”“田者男女各四人”“标明男女奴隶所从事的各种具体工作”等信息可判断,这反映的是地主田庄的生产方式,D项正确;题干为地主田庄,并非个体农户,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当时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的“男女奴隶”等信息可知,其反映的不是租佃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23. 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方式不同 B. 宗教信仰不同
C. 生活习俗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会出现多吃牛肉的现象;西欧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食牛肉的较多。归根到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不同,故选A项;是否食用牛肉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排除;C饮食文化本身属于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C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饮食文化的区别本身就是历史传统不同的一个表现,因此D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
24.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 开启农具自动化先河 B. 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 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 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材料描述的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说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翻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翻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 翻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复习时要掌握古代的水利灌溉工具,从水利工程——战国出现了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和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等角度掌握。
25. 元代的手工业者被征调以后,便终身服役。明初也专门编制了匠籍,但是明代的工匠在为官府服役的时间之外,还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与元代相比,明代匠作制度( )
A. 顺应了赋役合并的趋势 B. 赋予工匠更换职业的权力
C. 激发了社会生产的活力 D. 促成了官营手工业的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明代的工匠与元代相比“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社会生产的活力,C项正确;材料中明代的工匠仍然要为官府服役,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中明代的工匠虽然有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时间,但是仍然被编在匠籍,无法随意自由更换职业,排除B项;明朝中期,官营手工业渐趋衰落,私营手工业逐渐占居主导地位,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6. 16世纪,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展成南美的小麦产区,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被运到巴西、古巴、秘鲁等地。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A. 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B. 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
C. 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D. 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物种交流,小麦在美洲的种植扩大,让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能吃上面包,而不需要进口欧洲的小麦,这样就使得他们在美洲殖民地的饮食生活更为适宜,方便他们常驻美洲,因此小麦在美洲的传播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B项正确;近代化表现在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近代化等,材料中小麦在美洲的种植、传播与近代化关系不大,排除A项;奴隶贸易在15世纪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小麦种植主要服务于欧洲殖民者,“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27. 近代某著名人士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这种认识
A.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C.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D. 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反映了提倡机器生产,这种认识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因此C项正确;材料说明利用机器生产,中体无法体现,A错误;中国落后的根源不在于引进机器,主要是社会制度落后,B错误。材料中引起机器生产目的是实现增值,而不是维护封建统治,D错误。
28. 1750年英国的手表年产量大致是12.7万只,5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一倍多,达到26.4万只。到19世纪初期,年产量从26.4万增加到了66.5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工厂制广泛推行 B. 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C. 社会贫富差距缩小.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厂制的采用,机器代手工生产,英国手表产量大大增长,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使英国工厂代替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贫富差距变化并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英国并示进入电气时代,排除D项。故选A。
29. 183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新济贫法”,规定贫民只有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实物救济,而“济贫院”实际上是“劳动院”,是“另一个工厂”,这里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居住也十分拥挤,穷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请求救济。这表明英国政府
A. 借此维护庞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B. 是为了阻止贫困人口的无序流动
C. 克服旧济贫法中滥施救济的弊端 D. 用立法权维护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1834、英国、“另一个工厂”可知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为工业革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刚好是工业革命的尾声,政府出台新济贫法的有利于给工厂提供更多劳动力,故A正确;新济贫法与人口流动无关,故B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得知旧济贫法的内容,无法形成对比,故C排除;材料涉及的是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故D排除。
30. 有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说明了
A. 百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 B. 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C.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既丰富了知识,又限制了思维,体现了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故C正确;从材料信息看不出百度是人们生活的必需,排除A;材料不是强调互联网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作用,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百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不是特别强调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排除D。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朝“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据此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411年 明朝在黑龙江流城开设奴儿都司进行管辖
1571年 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年 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年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年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掉额尔德尼”尊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年 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
1759年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举两例说明这一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出现反对外来侵略的新变化。
材料三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
【答案】(1)观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强化。
(2)方式: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武力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变化: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3)积极影响: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缓和人地矛盾;促进人口增长;促进了人口流动;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改变了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消极影响: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
【解析】
【小问1详解】
观点:结合所学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和清朝设军机处来举例说明。趋势: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变化、皇权与相权的变化来分析。
【小问2详解】
方式:根据材料二“明朝在黑龙江流城开设奴儿都司进行管辖”“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可知,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根据材料二“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册封五世班禅为“班掉额尔德尼”尊号”可知,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根据材料二“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可知,武力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变化:结合所学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来举例。
【小问3详解】
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可知,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缓和人地矛盾;根据材料三“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可知,促进人口增长;结合所学从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人口流动、改变了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角度分析。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三“‘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可知,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
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各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邻里之间和互监视、相互举报,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载《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
材料二 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
年代 大事记
1495年 亨利七世法令: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年 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技济贫民。
1785年 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摘编自尹虹《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户口管理政策》
材料三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在城市进行人口登记。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1958年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收养、婚姻、年龄、违法责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藉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吴学凡《新中国户藉制度70年安迁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英国近化户籍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户籍制度建立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户籍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
【答案】(1)中国古代:具有明显等级性;与社会治安紧密结合;与土地、赋役相结合。
英国近代:通过立法逐步确立;管理部门由教会转向政府;与济贫、就业相关。
(2)原因: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3)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服务于经济发展;丰富了国家治理的内涵。
【解析】
【详解】(1)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明显等级性;与土地、赋役相结合;根据材料“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可知,与社会治安紧密结合。
英国近代:根据材料“亨利七世法令”、“伊丽莎白一世法令”、“议会法案”可知,通过立法逐步确立;根据材料“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技济贫民”可知,管理部门由教会转向政府;根据材料“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技济贫民”“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可知,与济贫、就业相关。
(2)原因:根据材料“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根据材料“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根据材料“1958年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3)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等角度分析户籍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杨村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最主要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 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C. 宗族组织管理国家
D. “天下为私”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2.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认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可知,子产强调( )
A.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B. 要求君主推行仁政
C. 构建社会等级秩序 D. 借助刑罚维护秩序
3. 《新唐书》记载:“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个政策相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突出( )
A. 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高 B. 中央对地方的间接管理
C. 实行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D. 少数民族实行高度自治
4. 《唐六典》卷3载:“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两石……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租调俱免。”这一制度 ( )
A. 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B. 征收办法严重脱离实际
C. 剥夺了农民生产劳动时间 D. 有利于唐朝农业的发展
5. 关于交子的产生,有如下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 自李顺作乱,遂罢铸(钱)。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
元朝《宋史·食货志》 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A. 材料都记载了交子的产生过程 B. 交子出现的原因记载相同
C. 二者皆为一手史料,完全可信 D. 北宋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
6. 从改革内容来看,北宋王安石变法和明朝张居正改革存在巨大差异,但也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二者的共性是在于( )
A. 推动了社会转型 B. 实现了富国强兵
C. 挽救统治危机的尝试 D. 加强民族融合的努力
7. “岁荒粮价腾贵,凡城乡富厚之家,仓箱充溢,务须心存惠济,将所积米谷减价平粜,切毋居奇长价,坐视灾黎垂毙,万一民穷盗起,戈矛相向,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表明古代救济( )
A. 救助带有教化色彩 B. 政府始终起主导作用
C. 民间组织作用上升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8. 漫画能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了以下漫画,该漫画揭示出当时( )
A. 北洋军阀派系纷争 B. 国民政府一党专政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9. 南京国民政府在各级公务员的任用资格上,均有“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X年,经证明属实”的字样;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均有中国国民党党义或三民主义等科目。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 )
A. 体现了选拔程序的严谨性 B. 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
C. 推动了文官体制的近代化 D. 激发了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
10.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解放区发展不平衡,加上经济和交通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共产党要想直接管理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一时无法达到。因此,中央决定( )
A. 大力推进经济建设 B. 实行大行政区管理
C. 实施农村土地改革 D.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11. 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规定:“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这一规定
A. 是基于新中国的国情而确定的 B. 旨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C. 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D. -密切了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12. 下表节选白《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一1985》,这反映了( )
1950年4月11日 怿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
1951年5月16日 怿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4年7月7日 怪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 民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B. 五四宪法社会义性质
C. 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 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
13. 下表所示内容为1978—1984年粮食产量表。据下表可知,粮食产量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1978—1984年粮食产量表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粮食(亿斤) 6095.3 6411.1 6500.4 7090 7745.5 8146.1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1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下图所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处应填入的合适内容是( )
A.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D.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15. 2021年,“渡江英雄”马毛姐,“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获得者孙景坤,“校长妈妈”张桂梅,“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等29人获得“七一勋章”,其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 坚定信念,拼搏奉献 D. 保家卫国,艰苦奋斗
16. 下表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 在罗马帝国中公民大会是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
B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内阁掌握政府权力,国王可以制定法律
C 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
D 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法国总统任期七年,有权解散参议院
A. A B. B C. C D. D
17.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种宗教…”此规定( )
A. 确认了集体制裁的原则 B. 开创了用会议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C. 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 D. 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18.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中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说明该法律体系( )
A. 以宪法作根本大法 B. 属于大陆法系
C. 以成文法为主要渊源 D. 法官地位突出
19. 下图漫画反映了70年代西欧国家对美元的态度。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日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 B. 西欧国家放弃了使用美元
C. 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开始建立
20. 英国学者诺尔曼·金斯伯格曾说道:“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从物质上促使劳动和资本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并控制工人阶级的必然反抗和革命潜力。”可见,该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 )
A.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 放松了政府的经济管控
C. 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D. 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21.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 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 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 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 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22. 1957年,湖北江陵纪南城凤凰山的一批汉墓中出土的随葬木俑和竹简,载有奴隶名册,有的 注明“耕大奴四人”“田者男女各四人,大奴大婢各四人”,有的甚至标明男女奴隶所从事的各 种具体工作,如侍、养、谒者、御、牛仆、马仆和田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个体农户的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 租佃经济的经营模式 D. 地主田庄的生产方式
23. 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方式不同 B. 宗教信仰不同
C. 生活习俗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
24.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 开启农具自动化先河 B. 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 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 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25. 元代的手工业者被征调以后,便终身服役。明初也专门编制了匠籍,但是明代的工匠在为官府服役的时间之外,还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与元代相比,明代匠作制度( )
A. 顺应了赋役合并的趋势 B. 赋予工匠更换职业的权力
C. 激发了社会生产的活力 D. 促成了官营手工业的繁荣
26. 16世纪,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展成南美的小麦产区,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被运到巴西、古巴、秘鲁等地。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A. 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B. 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
C. 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D. 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27. 近代某著名人士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这种认识
A.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C.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D. 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
28. 1750年英国的手表年产量大致是12.7万只,5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一倍多,达到26.4万只。到19世纪初期,年产量从26.4万增加到了66.5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B. 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C. 社会贫富差距缩小.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29. 183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新济贫法”,规定贫民只有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实物救济,而“济贫院”实际上是“劳动院”,是“另一个工厂”,这里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居住也十分拥挤,穷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请求救济。这表明英国政府
A. 借此维护庞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B. 是为了阻止贫困人口的无序流动
C. 克服旧济贫法中滥施救济的弊端 D. 用立法权维护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30. 有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说明了
A. 百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 B. 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C.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朝“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据此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411年 明朝在黑龙江流城开设奴儿都司进行管辖
1571年 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年 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年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年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掉额尔德尼”尊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年 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
1759年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举两例说明这一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出现反对外来侵略的新变化。
材料三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
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各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邻里之间和互监视、相互举报,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载《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
材料二 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
年代 大事记
1495年 亨利七世法令: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年 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技济贫民。
1785年 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摘编自尹虹《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户口管理政策》
材料三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在城市进行人口登记。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1958年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收养、婚姻、年龄、违法责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藉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吴学凡《新中国户藉制度70年安迁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英国近化户籍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户籍制度建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户籍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