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集宁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一
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大致同一时期,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根据考察发现,两地出现了不同的栽培作物,分别为( )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粟 D.粟水稻
2.唐代规定了考核官吏的政治标准“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德义、清慎、公平、恪勤,是对官员品德操行的要求,“二十七最”是根据各个部门工作的不同性质和要求对官吏的能力提出的不同要求。这突出反映了唐代考核制度
A.德才兼顾,合理分类
B.注重效率,维护专制
C.绝对公平,以才优先
D.细致全面,消除腐败
3.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进士录取额十倍于唐代。南宋时期,弥封、誊录等法因文官过多而日益受到破坏。同时,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使得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这说明了宋代
A.选官彻底打破门第限制 B.考试制度难以选拔真正优秀的官员
C.科举考试难以取得突破 D.统治者”重文”导致选官弊端丛生
4.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唐宋和明清时期,都发生了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其中,明清商业革命较之于唐宋商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方面,最为突出的表现是
A.纸币的大量使用 B.会馆的普遍设立
C.外贸的繁荣兴盛 D.白银货币的普及
5.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意味着列强侵华进入了新阶段,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 B.赔款数目增加
C.增开通商口岸 D.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6.1940年7月,中共党员人数由原来的四万多人激增到八十余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在抗日救亡高潮推动下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热血青年,虽然他们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思想入党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由此推知,当时
A.党员队伍扩大是错误的决策 B.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任务紧迫
C.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觉悟较低 D.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7.1949年10月1日是值得全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在那一天,毛zx 与一众党中央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人宣布新中国的成立。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旧民主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工农武装政权
8.下表是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形式。
时间段 1978-1985 1986-1992 1992-1997
组织新式 家庭作坊借红帽子(挂户经营) 合伙企业戴红帽子(挂靠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 摘掉红帽子(有限责任公司)
表中变化说明A.私营企业的投机倾向严重 B.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C.公有制经济基础受到冲击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主体
9.11世纪中国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二者相比,为西欧后来孕育出早期资产阶级奠定基础的是西欧城市
A.拥有自治权 B.商业的繁荣 C.规模比较大 D.修建了城堡
10.1920年,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认为,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都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力量,“甘地作为一场群众运动的鼓动者和领导者,他是革命者”。印度籍代表M.N.罗易反对列宁观点,认为甘地“是一个要复兴宗教和旧文化的人,那么在社会方面就必然是反动派,不管他在政治方面看起来是多么革命。”这说明
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评价者阶级立场的制约
B.对同一事件的评价受评价者观察视角的影响
C.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评价更为合理
D.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符合印度的国情
11.1932年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罗斯福新政能体现出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恶化。”
12.下图是“里约+20峰会”的标识,标识里面的人形象征社会公平,上升曲线代表经济增长,叶子则表示环境保护。由此可知,该峰会的主旨是( )
A.追求社会的公平 B.促进经济的增长
C.重视环境的保护 D.实施可持续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佑《通典》中记载:“(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当时有人说唐朝科举是“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唐代诗人赵暇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1888年 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
1898年 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1901年 清延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
1904年 清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作为第一个经由政府顺布并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的官方学制文件,其领布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5年 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威趋实学。
1906年始 清延诏准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材料三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又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文革”时期,人才选拔制度概括为十六个字“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上大学盖几个章就行,还有补贴,工农子女有优势。1977年,《人民日报》头条刊出,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1)归纳材料一蕴含了唐朝科举制度的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清朝教育领域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社会背景,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教育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14.以“思想文化”为切入点探究某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种重要的学习思路。
【主题1】宋朝文化魅影在福建
材料一福建在宋代被称为“海滨邹鲁”,是宋代少数几个有名的文化大省之一,不论在理学、文学、历史学还是科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非凡的成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朱熹、柳永、袁枢、郑樵、宋慈、章得象、李纲等人,他们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世界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福建文化在宋代发展达到了其前朝后代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巅峰。
——黄洁琼《试论宋代福建的科举与文化》
【主题2】吴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
材料二吴歌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歌曲,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全盛在明清。吴歌这一腔质朴的、真挚的人生感受,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这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从思想史的角度考查吴歌,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
——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文化的发展特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吴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的依据,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对史学研究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这个字在中国不同方言中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它读作chá,但在沿海省份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这个字读作1e。全世界关于“茶”的发音,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cha”系列发音,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的,像波斯语中的“chay”乌尔都语中的“chay”,阿拉伯语中的“shay”,俄语中的“chay”,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斯瓦西里语中的“chai”。一类是“te”的发音,是被荷兰贸易商带到欧洲的,像荷兰语中的thee,英语中的tea,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西班牙语中的“té”,南非荷兰语中的“tee”。下图为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图
结合所学知识,以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为主题,提炼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逻辑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D项正确;从考古发现来看,距今4000年(一说在5000年)以前,小麦传入中国,所以A项中的小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玉米1531年传入中国。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中国的是广西,所以B项中的玉米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B项;从考古发现来看,距今4000年(一说在5000年)以前,小麦传入中国,所以C项中的小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材料“四善指德义、清慎、公平、恪勤,是对官员品德操行的要求”体现的是对德的重视;材料“二十七最是根据各个部门工作的不同性质和要求对官吏的能力提出的不同要求”体现的是对才的重视,因此反映唐代的考核制度是德才兼顾,合理分类,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官吏考核的效率问题,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封建社会腐败的根源是制度腐败,不可能消除,D选项排除。
3.D
【详解】题干强调宋代科举制录取人数较多,弥封、誉录等防范举措遭到破坏,同时过分强调文采而非实际的理政能力,这说明宋代统治者在科举制中由于“重文”导致选拔官员出现弊端,D正确;A表述绝对,且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科举考试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排除B;题干强调的是科举制在宋代出现的 弊端,这是宋代政策所致,而非科举制度本身导致,排除C。
4.D
【详解】根据所学,明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A项出现于宋代,不符合题意;会馆是商业发展的一个表现,也不存在普遍设立的说法,排除B项;明清实行海禁,外贸发展不会繁荣,排除C项。
5.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投资建厂,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
6.B
【详解】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吸纳了大量新党员,这些人有一腔热血,但是在思想方面并不能完全融入组织,由此可知,当时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任务紧迫,这也是整风运动兴起的背景之一,B项正确;扩大党的队伍有助于提升党的影响力,这一决策是正确的,排除A项;材料不是对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觉悟进行批判,排除C项;新增党员不是因为在思想上认同党的主张而加入共产党,更多的是因为抗日救亡高潮的推动,D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依据材料“1949年10月1日是值得全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在那一天,毛zx 与一众党中央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人宣布新中国的成立。”可知,新中国成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B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五四运动之前,我国是旧民主主义社会,排除A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工农武装政权是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民营企业从挂户、挂靠到摘掉红帽子,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变化是中共十四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带来的结果,故选B;材料说的是私营企业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并非投机严重,A项排除;公有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并非受到冲击,CD项排除。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即中世纪后期,与中国宋代商业、城市的繁荣相比,西欧城市能为早期资产阶级奠定基础,是因为其拥有自治权,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更充分,A项正确;商业的繁荣是两者的相同点,B项错误;西欧城市规模小于北宋时期中国的城市,C项错误;修建了城堡是欧洲动荡、分裂的表现,不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D项错误。
10.B
【详解】据题意可知,在第二次共产国际大会上,列宁从群众领导者的角度对甘地持肯定态度,而M.N.罗易从复兴宗教和旧文化的角度对甘地持否定态度,这是二者观察视角的不同的表现,B项正确;二者对甘地评价不同主要是基于观察角度不同,而非阶级立场的差异,排除A项;列宁的评价不一定更加合理,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评价,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要缓和产销矛盾和劳资矛盾,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实现充分就业,社会总揽投资的观念一致,C选项符合题意。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萨伊的“自由经营”和马尔萨斯反对政府颁布济贫法,都体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与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观念矛盾,AB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12.D
【详解】由材料“标识里面的人形象征社会公平,上升曲线代表经济增长,叶子则表示环境保护。”可知在这个标识里面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与一个地球相连。同时,标识的三个元素的颜色与对方颜色混合在一起,象征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因此,该峰会的主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追求社会的公平只是标识里面的人形象征,排除A项;促进经济的增长只是标识里面的上升曲线部分,排除B项;重视环境的保护只是标识里面的叶子部分,排除C项。故选D项。
13.(1)有一定的出身等限制;录取人数少,以明经科为主;符合长远统治需要(唐朝统治选拔了优秀的人才)。
(2)特点:将经济等实用内容纳入考试范围;创建近代教育体制;废除科举考试。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增加;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受西方的侵略,清政府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旧的科举考试不能选拔真正人才;受西方先进教育体制的影响;国内开明人士的倡导。
(3)新中国成立,我国面临着继续民主革命和恢复重建的双重任务(或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重要任务),教育服务于“革命与建设”。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为使教育事业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急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提出与生产劳动结合。
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运动开展,学校教育受到冲击,工农兵推荐上学现象突出。
文革后为满足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或文革造成人才断层,不利于社会发展或),文革后恢复高考。
【详解】依据材料一中“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信息从“录取人数、考试科目以及作用”思考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会试一律停止”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20世纪初形势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教育”等方面归纳回答。
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史实从“建国初期、1956年、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来分析回答教育方针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关系。
【点睛】高考是当今社会唯一通过竞争选拔人才的机制,教育改革也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项重头戏,追求公平合理的教育模式也是政府和民众极力追求的目标,这一考点一直是高考长效考点,加之十九大对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再度提及,凸显出教育改革在高考命题中的重要地位。围绕古代教育思想变化、教育制度的改革,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措施以及现代中国在教育公平和追求教育现代化所做的努力作为考查知识点。。
14.(1)特征:成为文化大省;各领域成就非凡;出现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领先于全国;是古代福建文化的高峰。 原因:宋代印刷造纸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朱熹等著名人物的推动;宋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理学的影响;科举考试的推动
(2)依据:人文意识的觉醒。意义:拓宽思想史研究的领域。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宋代少数几个有名的文化大省之一”可以得出成为文化大省;由“不论在理学、文学、历史学还是科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非凡的成就”可以得出各领域成就非凡;由“产生了许许多多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朱熹、柳永、袁枢、郑樵、宋慈、章得象、李纲等人”可以得出出现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由“他们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世界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福建文化在宋代发展达到了其前朝后代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巅峰”可以得出领先于全国;是古代福建文化的高峰。第二小问可以从福建所代表的南方地区与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史实来回答。如:宋代印刷造纸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朱熹等著名人物的推动;宋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理学的影响;科举考试的推动。
(2)第一小问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吴歌这一腔质朴的、真挚的人生感受,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可以推论出依据是人文意识的觉醒。第二小问意义,一般研究思想史会从思想家及其生活环境入手,而以吴歌来研究无疑是拓宽思想史研究的领域。
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此类试题的结构主要由材料和设问两大部分组成,即提供一段或数段材料让考生阅读,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来设问;按材料类型看基本类型主要有:文字材料解析题、图表材料解析题和混合型材料解析题,即文字和图表综合材料解析题,近几年最常见主要是文字材料解析题。
15.示例
论点:茶的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
论述:中国古代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文化往来。图中的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汉语中“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沿海和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世界范围内的商贸联系和文化交流大大加强。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从中国福建等沿海省份进口茶叶,于是茶的闽南语中“te”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
源于中国的茶的两个不同读音,随着不同时代茶贸易发展路线的不同,而向世界不同地方传播,形成了茶的两个主要发音系统,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详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需要以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为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要明确、史实要准确,论证的逻辑要清晰。下面的示例仅供参考。
提炼论点:根据材料中的“一类是‘cha’系列发音,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的”、“一类是‘te’的发音,是被荷兰贸易商带到欧洲的”等信息可以得出,茶的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
论述角度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文化往来。根据图中的“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可知,汉语中“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
论述角度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沿海和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世界范围内的商贸联系和文化交流大大加强。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从中国福建等沿海省份进口茶叶,于是茶的闽南语中“te”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
小结:源于中国的茶的两个不同读音,随着不同时代茶贸易发展路线的不同,而向世界不同地方传播,形成了茶的两个主要发音系统,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师大集宁附高2022-2023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一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