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3阶段验收卷(二)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何忠礼先生认为:“科举制度在唐时尚属初创……公卿大臣有权‘公荐’举人,取士之权一归有司,新老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和传统的社会地位,继续把持取士大权,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可见,他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受到社会现实的制约
C.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D.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2.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按月记录了当时的农事活动。下表整理自该书。
月 事
1月 祭祖、上椒酒于家长、祈丰年、命成童以上习《五经》、命女红织布、种春麦、瓜果等、酿酒作酱、伐竹木。
2月 祭太社、习射以备不虞、命缝人浣冬衣、种药制药、卖粮食、收薪炭。
3月 令蚕妾治蚕室;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无或务他,以乱本业,有不顺命,罚之无疑;种稻、豆、麻等;赈济族人;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之寇。
由上表可推知,该书集中反映了东汉( )
A.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 B.土地公有制发展情况
C.大地主田庄经济形态 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3.杜甫的诗中有“乘搓消息断,何处觅张骞”的哀叹以及“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的描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A.丝绸之路的变迁 B.边疆地区的失控
C.由盛转衰的历程 D.对外交流的中断
4.万历六年,知县王体升劝谕高淳百姓捐银修庙,“百姓喜悦,大家输财,小家效力”。康熙年间修城隍庙时,“绅士、耆老欢呼雀跃其事”,并组建一个专掌其事的群体,排班轮管,结果“不数载而工竣”。明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民间信仰活动已经具有组织化趋势 B.传统主流思想发生了异变
C.基层治理使政府处置农事能力提高 D.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5.明朝政府规定:“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由此可知,明朝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 )
A.设置官吏严厉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
C.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 D.在朝贡贸易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
6.有学者认为,缔结《尼布楚条约》后,清朝和俄罗斯基本上是按照两国之间的条约或者章程以对等的方式进行的。除了重大的杀人、劫掠案件之外,两国互相移送对方罪犯给对方边境官员进行惩处。在涉及司法问题上,显示了尊重对方法律的对等精神。材料表明该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 )
A.完善了清朝的刑事法律体制 B.终结了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
C.带有一定的近代国际法精神 D.解决了中俄的东段边界纠纷
7.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运河早就基本不通漕船。1883年,清廷决定“其下游直隶、东光、南皮、沧州等处一律疏浚”,“勿任阻挠”。但是,各地府衙私利为重之风、资金不足之患等诸多因素,导致社会纠纷丛生,该区域水道治理问题终清一朝都悬而未决。这种结果表明( )
A.满清中央政权的权威性自此丧失 B.晚清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有限
C.新式交通工具的优越性展露无遗 D.京畿地区的粮食作物大量外销
8.1953年《选举法》中规定,乡镇、市辖区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采用以举手代替投票的方法,并仿照苏联模式,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徘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这一变化表明( )
A.人民的普选权得到实现 B.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加强
C.民主政治走向了法律化 D.民主制度得到逐步完善
9.2015年2月到6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 )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
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 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
10.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雅典的民主政治,“就法律而言是民主政体,但由于教育和习俗的缘故,治理方式偏向寡头统治”。这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 )
A.带有传统贵族政治色彩 B.受少数贵族精英的操纵
C.民主权力得不到制约 D.不是十全十美的制度
11.11世纪到15世纪末,欧洲居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栗子等。而15世纪末到16世纪,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材料说明( )
A.欧洲农业生产力进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B.高产作物引进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C.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 D.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
12.日本学者山鹿素行(1622—1685)按照中国《朱子小学》的模式写成武家教科书《武教小学》,目的是把武士子弟培养成正行正知,符合武士道标准的有用人才,并强化武士实践道德的自觉性。这反映出日本( )
A.强化武士忠君观念 B.善于学习先进文化
C.重视国民小学教育 D.以理学为正统思想
13.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银行与贫困作斗争
14.从美国卷入朝鲜、越南战争以来,其海外军费激增国际收支持续逆差,黄金储备急剧减少,1960年已下降至178亿美元,不足以抵挡当时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至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的15.05%。这现象表明( )
A.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动摇
C.国际金融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功能不足
15.下表为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点是( )
国家 文化
印度 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种姓因素依然具有重要影响
新加坡 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
埃及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用
A.注重发扬儒家文化精华 B.文化多样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C.全盘否定本土传统文化 D.注意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阶层接受和推行儒家“大一统天下主义”,尤其在实践方面继承和完善了前代的羁縻和朝贡制度。清王朝从文化标准出发来看待“华夷之辨”,延续“夷夏互变”“华夷一体”之说,遵循“天下之治”的三项原则:有德者治天下,圣人并非出自一地;华夷一体,无华夷中外之分;以文明论种族。清世宗亲自编撰《大艾觉迷录》一书,将以上三项原则昭告天下。
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首先“开眼向洋”,向国人介绍海外及各国现状,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其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期望通过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实现国家富强,而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等思想精英则开始跳出华夷两分的“天下观”,指出中国之外还有万国的事实。到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时,“天朝大国”威望扫地,越来越多的政治和思想精英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国,而且是其中羸弱的一国。康有为和梁启超率先提出学习西法,“以夷变夏”,使中国从世界的一国,变成世界的强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桂银《中国古代“天下主义”的千年传统:演进、内涵和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接受和推行儒家“大一统天下主义”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鸦片战争后“天下主义”的变化及其意义。(9分)
17.[新中国的外交](17分)
材料一 当获知印尼、印度、缅甸等国有意发起亚非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利用适当的外交渠道支持和促成此事。1955年4月5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外交部提交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草案)》。该方案对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中可能遇到的各项问题制定了预案。万隆会议召开后,中国代表团在正式议程之外,抓住一切时机在会场之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周恩来利用晚餐等时机和尼赫鲁、吴努、范文同等人会面并进行长时间的会谈。这种面对面的接触促进了亚非国家相互了解和尊重,从陌生和误解走向友好合作。
——摘编自陈长伟、牛大勇《中国开创亚非外交新局面的成功范例——万隆会议再探讨》
材料二 1971年7月15日,美国白宫的一个声明,有如一声霹雳,使日本当局大吃一惊。日本各界知名人士纷纷访华,舆论界大声疾呼要求早日恢复日中邦交。“不要误过最后一班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田中角荣首相表现了巨大的决心,将交涉工作交给大平正芳外相全权处理,同时在党内、政府中排除各种障碍。1972年8月15日,田中角荣首相表示接受周总理的邀请并决定访华。
——摘编自肖向前《中日关系正常化前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万隆会议的特点,概述中国参与万隆会议的主要成功经验。(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两国关系发展的作用。(9分)
18.瘟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不仅造成人口的死亡、迁徙、流动和社会动乱,而且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口增长、军事战争乃至国家统治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宋初最高统治阶级非常重视疫情信息的上报与处理,对疫病采取优先防治的战略:以翰林医官院(局)或太医局与地方政府上下联动,共同采取赈济灾民、医疗救治和加强社会管控等措施。同时注重动员社会民众力量,弥补了官府救治的薄弱区域。宋徽宗时,“按方剂以救民疾”和“依方用药”成为宋代社会防治瘟疫的新方向,在诸路建立“安济坊”,规定“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要求居室、厨舍、汤药、饮食等分别置办。为了预防传染,主张建立相应的医疗机构,分散治疗患者,在治疗患者和控制疫病流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娓《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
材料二 伴随着哥伦布和其他人的航行,欧洲疾病被带到了美洲。在150年间,疾病的引入导致了多达90%的缺少任何免疫功能的美洲土著人的死亡。1918—1919年,席卷全球的流感夺去了2000—4000万人的生命,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从那时起,医学专家、公共卫生官和科学家在对疾病的战斗中取得了多次胜利,如根除天花和肺结核。在这些胜利的鼓舞之下,1978年联合国号召到2000年消灭所有的传染性疾病。事实上,这一目标是不现实的,比如疟疾、肺结核的再次出现,公共卫生官还确认了新的致命的疾病,如埃博拉毒热和艾滋病。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应对疫情措施的措施及其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疾病带到美洲的影响,说明瘟疫在世界流行的趋势及其原因。(12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取士之权一归有司,新老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和传统的社会地位,继续把持取士大权,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可知新老士族可通过自身的强大势力干预人才的选拔,考试成绩并不能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唐代的科举制受到现实的制约,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并未提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科举制的创制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正是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大,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由表格可知其中的农事活动中有“酿酒作酱”、“命女红织布”、“命缝人浣冬衣”、“有不顺命,罚之无疑”、“警设守备”等信息,可知这些不是一般小农家庭都可能有的活动,所以应该属于大地主田庄的农业、手工业等经济形态,故选C项;上述涉及到的活动只有大地主田庄才能都实现,所以不是小农家庭的生产状况,排除A项;题干有“家长”、“族人”等信息,可知不是土地公有制,而是土地私人占有的情形,排除B项;表格中只能体现农业种植和养殖的种类,没有技术进步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描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行人稀少的情形,反映了当时唐朝安史之乱冲击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可以反映出丝绸之路的变迁,A项正确;材料内容针对的是丝绸之路商业凋敝现象,不能得出边疆地区失控,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出整个唐朝的盛衰,排除C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考查明清时期的地方治理。材料反映了明代官府劝谕修庙深受百姓欢迎。清康熙年间,绅士耆老为修建城隍庙,组建了一个“专掌其事的群体”,“排班轮管”,成效显著,这反映了明清时期民间信仰活动的组织化发展趋势,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故排除B项;基层治理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基层治理并不能直接增强政府处置农事的能力,故排除C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可知,明朝政府在外国朝贡的前提下设置贸易管理机构,加强对中外贸易的管理,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明朝政府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也未直接体现明朝政府打击外国商人的不法行为,排除B、C两项。
6.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尼布楚条约》一定程度体现了中俄两国的对等原则,蕴含了一定程度的近代国际法精神,C项正确;A材料与清朝的刑法体制无关,排除;“终结了”过于绝对,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决定疏浚“直隶、东光、南皮、沧州”等黄河段,但是地方政府执行不力,致使问题“终清一朝都悬而未决”,说明晚清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有限,B项正确;黄河疏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无法提现中央政权的权威性自此丧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新式交通工具的优势,排除C项;江南地区是产粮重地,材料体现不了京畿地区的粮食作物大量外销,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由材料“1953年《选举法》中规定,采用以举手代替投票的方法,并仿照苏联模式,实行等额选举。”到“1979年《选举法》规定……一徘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可知我国通过法律的完善发展了民主政治,说明民主政治走向法律化,C项正确;人民的普选权得到实现体现不出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基层民主,排除B项;仅根据选举方面的变化无法说明民主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大赛组委会能够收到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可见中国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故选A项;世界文化趋同化趋势不符合史实和现实,故排除B项;孔子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能说明儒学引领世界艺术价值走向,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故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由于教育和习俗的缘故,治理方式偏向寡头统治”信息可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和习俗等因素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倾向寡头统治,带有传统贵族色彩,A项正确。“受少数贵族精英的操纵”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题干中表述的是雅典民主制的特点,而不是对民主制的评价,D项错误,排除。
11.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后,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补充了其食物原料的不足,故C正确。解决了粮食问题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外来物种的引进并非欧洲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人口的急剧增长,排除B;材料看不出营养摄入均衡,排除D。
1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按照中国《朱子小学》的模式写成武家教科书《武教小学》”,可以看出日本通过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培养人才,加强武士道德修养,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日本对武士子弟的培养和教育,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学习儒家文化,不能得出以理学为正统思想,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A.1981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A项正确;B.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故B项错误;C.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C项错误;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黄金持有量不断下降,且难以应付对外债务,美元兑换黄金能力下降,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走向解体,故B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印度、新加坡文化,还是埃及文化,都有欧洲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D项正确;埃及文化未体现儒家文化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而未强调文化多样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排除B项;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
16.答案:(1)原因:儒家“大一统”思想的深远影响;民族交融的持续深入发展;政权合法性的需要。
(2)变化:由文化上的华夷两分法转变为民族国家视野;由突出自身优势转变为学习他国长处。
意义: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增强了民族国家意识;提高了救亡图存的自觉性;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清朝前期,统治阶层接受和推行儒家‘大一统天下主义’”可归纳出儒家“大一统”思想的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延续‘夷夏互变’‘华夷一体’之说,遵循‘天下之治’的三项原则”可归纳出民族交融的持续深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权合法性的需要。(2)变化:根据材料“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等思想精英则开始跳出华夷两分的‘天下观’,指出中国之外还有万国的事实”可归纳出由文化上的华夷两分法转变为民族国家视野;根据材料“康有为和梁启超率先提出学习西法”可归纳出由突出自身优势转变为学习他国长处。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增强民族国家意识、提高救亡图存的自觉性及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17.答案:
(1)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主要成功经验:捕捉机遇;未雨绸缪(事先周密策划);求同存异;会外交往。
(2)背景: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双方领导人的推动;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的推动。作用: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可知,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中共中央决定利用适当的外交渠道支持和促成此事”可得出捕捉机遇;由“该方案对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中可能遇到的各项问题制定了预案”可得出事先周密策划;由“周恩来利用晚餐等时机和尼赫鲁、吴努、范文同等人会面并进行长时间的会谈”可得出会外交往;再联系所学可知,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1971年7月15日,美国白宫的一个声明,有如一声霹雳”可得出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由“日本各界知名人士纷纷访华,舆论界大声疾呼要求早日恢复日中邦交”可得出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由“田中角荣首相表示接受周总理的邀请并决定访华”等可得出中日双方领导人的推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中日结束敌对历史,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发展等方面回答。
18.答案:(1)措施:重视疫情信息的上报与处理;政府主导下建立完善的国家赈济措施;注意发动民众的力量;依据疫情特点研制汤剂,进行对症下药;注意隔离和分散治疗,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等。
特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官方与民间救治相结合;预防与科学救治相结合;医疗体系逐步发展完善。
(2)影响:造成欧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为填补劳动力的空白,大量非洲黑人奴隶被运往美洲大陆,刺激了黑人贸易的盛行。
趋势:由某一国家、地区范围内流行发展为跨越州界、甚至是全球流行。
原因:这一趋势是由瘟疫传播快、范围广、危害性大的属性决定的;瘟疫流行的趋势日益加强的原因在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经济、政治联系不断加强,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成为瘟疫传播的媒介,因此人口流动越频繁,瘟疫的传播范围就越广泛;世界的全球化趋势是瘟疫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主要原因;此外各国人口密度、医疗卫生条件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瘟疫的预防和治疗,导致扩散。
解析:(1)第一问可结合材料从政府的主导、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宋代政府对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入手进行概括。第二问主要从宋代防止瘟疫有哪些超越和创新的做法的角度进行分析。(2)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如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标志,而2000年世界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3阶段验收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