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18-2019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A.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 胡曾《汴水》)
B.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C.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 皮日休《汴河铭》)
D.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 脱脱《宋史》)
2. 如图人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如果要为她撰写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B. 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C.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
①农民使用筒车灌溉
②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弈棋等活动
③人们能在长安“市”里买到西域商品
④唐三彩受到人们的喜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如图).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字 (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5. “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社会特征。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遣唐使来华③玄奘西游天竺④鉴真东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蔡。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得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
A. 开元盛世 B. 黄集起义 C. 官官专权 D. 安史之乱
7.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那么这些典故都与哪位皇帝息息相关(  )
A. 唐太宗 B. 辽太宗 C. 宋太祖 D. 元世祖
8. 《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为分知州权力,北宋在地方设置了(  )
A. 通判 B. 枢密院 C. 行省 D. 御史台
9. 南宋初年郾城大战,迫使女真军节节后退的是一支军纪严明,作战英勇的“岳家军”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澶渊之盟 B. 宋辽议和 C. 岳飞抗金 D. 宋金对峙
10.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1.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12.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这体现了南宋统治者什么样的心态(  )
A. 立志收复中原 B. 与金对峙
C. 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D. 向往和平
13. 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  )
A.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B. 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 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 D. 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1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5.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热衷于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下列哪些不是汉族儒臣给他提的建议(  )
A. “行汉法” B. “行仁政” C. “不屠杀” D. “收军权”
16. 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请问他是(  )
A. 张骞 B. 文天祥 C. 成吉思汗 D. 司马迁
17.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军机处
18. 假如穿越历史回到元朝,你生活在元代的山东地区,那么管辖山东地区的是(  )
A. 中书省 B. 行中书省 C. 辽阳行省 D. 河南江北行省
19. 如图是元朝官方文书中宣政院的印戳,这一机构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对哪一边疆地区的管辖?
A. 新疆 B. 西藏 C. 云南 D. 台湾
20. 1276年,因都城被元军攻占而灭亡的政权是( )
A. 南宋 B. 辽 C. 金 D. 西夏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归纳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即位后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为君之道”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依据材料一回答唐太宗为治理好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合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1) 材料一反映的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与前朝相比,隋朝选官制度的标准有什么重大不同?
材料二: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亲自主持考试,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这次皇帝亲自面试选拔人才的考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统计,武则天时期的10位宰相其中6位出身低级官吏和平民,晚唐官吏中也有14%出身寒门,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和统治基础,大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武则天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创建了什么制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题干选项,结合所学可知,“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中胡曾只看到了开凿大运河的劳役繁重,造成了隋朝的灭亡;胡曾对隋朝大运河持完全否定态度。
故选:A。
本题以“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开凿的时期、内容与影响。
2.【答案】A
【解析】由图片可知此人是武则天。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狄仁杰等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生产持续发展,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誉。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
3.【答案】D
【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在唐朝,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射箭、弈棋等活动。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人们能在长安“市”里买到西域商品。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社会现象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的社会现象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解析】材料“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唐都长安的描述。唐都长安,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全城街道整齐,布局严整。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建筑业发展的知识点.
本题以唐都长安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唐都长安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5.【答案】D
【解析】①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西汉;②遣唐使来华,日本向中国学习促进中日的交流;③玄奘西游天竺,唐朝时玄奘西游天竺学习佛法,促进中印文化交流;④鉴真东渡,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中日的交流;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①的ABC 三个选项。
故选:D。
本题以“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社会特征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本题需要经过两次排除。
6.【答案】D
【解析】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蔡。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描写的是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的影响。
7.【答案】C
【解析】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故选:C。
本题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太祖赵匡胤的有关活动。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宋太祖为分知州权力,设置通判一职,以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A。
本题以《宋史 职官志》的记载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9.【答案】C
【解析】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故“郾城大战”“岳家军”与岳飞抗金有关。
故选:C。
本题以“郾城大战”“岳家军”为切入点,考查了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解析】由材料“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可知,这说明了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1005年1月北宋与辽在澶州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宋辽订立的和议后,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故选:B。
本题以“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为切入点,考查澶渊之盟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和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11.【答案】C
【解析】1125年金灭辽,后灭北宋,南宋建立,因而辽不可能与南宋并立。C错误。
故选:C。
本题以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为依托,考查两宋与辽、金、西夏的并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和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12.【答案】C
【解析】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与金议和后,形成了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山外山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故选:C。
本题以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为依托,考查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13.【答案】A
【解析】铁木真是蒙古族的最高首领,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本题以毛泽东的诗词为切入点考查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
故选:D。
本题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为依托,考查元朝的建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的统一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5.【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解析】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他至死不屈、誓死效忠朝廷。题干“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就是说的文天祥。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天祥抗元的相关知识,把握题干中“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所述说的事迹就是文天祥所经历的。
解答本题注意识记文天祥抗元的史实。
17.【答案】C
【解析】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周围的在片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18.【答案】A
【解析】假如穿越历史回到元朝,你生活在元代的山东地区,那么管辖山东地区的是中书省。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制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故选:A。
本题以假如穿越历史回到元朝,你生活在元代的山东地区为依托,考查中书省。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9.【答案】B
【解析】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据元朝官方文书中宣政院的印戳,这一机构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宣政院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宣政院的相关史实。
2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南宋的灭亡,要求识记相关史实。
【解答】
A.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故A正确。
B.1125年,辽被金朝所灭。
C.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的南北夹击下覆亡。
D.1227年,蒙古人灭亡西夏。
故选A。
21.【答案】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时完成了重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等。
故答案为:
南宋。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等。
【解析】本题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为切入点,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22.【答案】【小题1】(1)唐太宗的“为君之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依据材料一“唐太宗即位后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可知,唐太宗为治理好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有重用贤才,轻繇薄赋等。
(2)由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故答案为:
(1)以民为本;有重用贤才,轻繇薄赋等。
(2)开明。
【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唐朝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唐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答案】【小题1】(1)据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合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笫,一律委任官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科举制;与前朝相比,前朝选官制度的标准是门第;隋朝选官制度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才学)。
(2)据材料二“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亲自主持考试……这次皇帝亲自面试选拔人才的考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统计,武则天时期的10位宰相其中6位出身低级官吏和平民,晚唐官吏中也有14%出身寒门,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和统治基础,大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创建了殿试制度。
故答案为:
(1)制度:科举制;不同:前朝:门第。隋朝:考试成绩(才学)。
(2)殿试制度。
【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第1页,共1页

2018-2019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2018-2019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0.962秒内查询了46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