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2-2023上学期湖南省湘潭市两校期末线上联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 秦朝地方政府把法令作为指导政务处理的标尺,贯彻不打折扣的“法令行政”,但学者研究发现,在县级官员处理中央下达的政务占比中,自主行政达到了80.8%,法令行政只有19.2%。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政务处理需结合实情  B.郡县制度初创存在着缺陷
C.中央的监管力度不够 D.官员处理政务能力有差异
3.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 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前秦 B.②——西晋 C.③——梁 D.④——后汉
4. 蹴鞠运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宋代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动。宋代文人张敦礼的画作《闲庭蹴鞠图》还原了这一民俗活动,该图体现了( )
A.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风貌 B.宋代民众生活的多姿多彩
C.民间体育与艺术审美结合 D.文人画创作承载史料价值
5. 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其集中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明代卫所的分布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
A.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 B.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C.构建起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 D.确保了政权的长治久安
6.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人,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末年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B.自由雇佣劳动较为普遍
C.政府积极推行重衣政策 D.工商业市镇经济很活跃
7.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如表所示:
年份 茶(担) 丝(担) 豆(吨) 棉花(担)
1871—1873 1022159 37529 57560 8486
1881—1883 1238145 39345 84760 17473
1891—1893 1055064 59946 760522 290417
此表说明当时中国可能
A.经济步入了工业化 B.沦为了列强的原料产地
C.处于对外贸易顺差 D.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8. 学者王先明指出,百日维新时期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王先明旨在说明百日维新时期( )
A.官僚集团思想较僵化 B.改革内容背离了国情且无实效
C.改革的举措急躁冒进 D.政治变革缺乏深入开展的条件
9. 长沙海关税务英国人司伟克非在武昌起义的近半年前写给总税务司安格联的信中说:“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 )
A.武昌起义的社会基础 B.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
C.英国在华的间谍活动 D.辛亥革命爆发具有偶然性
10. 如图出自1927年3月16日的《北洋画报》,漫画的标题是《……同志仍须努力……》,漫画中人物身上分别有“左”“右”字样。这反映了当时( )
A.统一战线的危机 B.国民革命的失败
C.北伐战争的失利 D.国共合作的破裂
11. 从1927年秋冬到1928年,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的武装起义总计达100余次,其中大多数是农民秋收起义和年关暴动,也有工人和士兵暴动。这些起义
A.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序幕
B.加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组织建设
C.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D.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到来
12. 朝鲜人金若山在《告朝鲜国内革命同志书》一文中,赞颂中华民族:一是有伟大的团结力量;二是有伟大的牺牲精神;三是有伟大的动员力量。这一评论是基于( )
A.国民革命的历史洪流 B.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C.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3. 1937年日本进攻北平前夕,美国记者福曼赴陕北云阳和川里考察,并见到了红军将领彭德怀。在回答福曼的提问时,彭德怀说:“和日军作战随时都有可能,但我们已准备作战。我们的士兵都明白为何而战,这正可弥补武器的不足。同时,我们也有庞大的人力做后盾,有作长期消耗战的必要资源。”彭德怀的这一言论( )
A.指出了日本侵华的严重危害 B.强调了中共坚定的抗战立场
C.包含了对日作战的必胜策略 D.指明了强国御侮的具体策略
14. 晋冀鲁豫解放军将领陈再道曾回忆:“前几个月在冀鲁豫地区拉锯式的战斗,打过来,打过去,有些地方,老百姓的耕牛、猪、羊、鸡、鸭几乎全打光了……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为实现“我们早一点打出去”的愿望,中共中央的决策是( )
A.转战陕北 B.渡江战役 C.发起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
15. 宣传画是历史的形象记录。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对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举行
C.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D.社会主义建设稳步推进
16. 下图是1978—201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变化情况。对图中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改革重点由农村转至城市 B.工业对经济的贡献力有限
C.工业经济呈现趋稳的态势 D.体制变革造成经济的动荡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三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指的是什么?请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并说明其主张。(任举两例不同流派的思想家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18.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漫画宣传的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三色旗最初的用意是象征皇室与人民的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旗帜上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现代含义是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摘编自《法国国旗颜色的含义》
材料二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他们认为“专制之下无祖国”。
——摘编自李宏图著《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
材料三 1939年春夏之交,日本加紧侵华步伐,马鸿宾所率81军,多次打退日本坂垣师团在绥西的进犯,取得绥西抗战的首次大捷,极大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马鸿宾在军官训练班中培养的回汉青年军官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汉团结成为英勇的宁夏军队强大战斗力的有利保证。
——摘编自周靖程《民国时期宁夏政治史研究》
材料四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10年间,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欺凌,中国各族人民陷入被压迫、被奴役境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进一步联合起来,同仇敌忾,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回民支队、内蒙古抗日游击队等许多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抗日力量,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中国各民族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针对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扶持下,策划、制造“西藏独立”“东突厥斯坦”、伪“满洲国”等分裂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民族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军民积极参加抗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形成的共同认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9 月《人民音乐》于北京创刊,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该刊以“音乐评论”为主,其中包括理论研究,音乐知识、活动、报道等内容。解放初期,音乐界围绕民族传统的“土唱法”和欧美技法的“洋唱法”展开争论。1956 年,文艺界积极贯彻“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这一思想任务,就民族传統唱法和西洋唱法的结合及发展展开讨论,最终达成“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共识。除此之外,《人民音乐》频频发表文章,探讨“音乐与政治””生活与技巧”“内容与形式”“创作与批评”等关系,一些人认为生活经验在音乐创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作曲家贺绿汀则指出体验生活“必须与具体业务相结合才能收效最大”。贺绿汀主张音乐是最需要技术锻炼的艺术,一些人则主张“当前音乐创作中政治水平不高是极其严重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试论音乐“革命化”和“民族化””“群众化”的关系》,指导了新的艺术风向。20 世纪80年代,以“主旋律”为代表的官方艺术,以大众、流行艺术为代表的民众艺术,以“学院派”为代表的“精英艺术”三足鼎立,音乐界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摘编自张雯雯《人民音乐>与 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影响我国音乐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文艺与时代”展开论述。(要求: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选择题 BACCC BBDAA CCBDC C
17. (1)著书立说。
(2)局面:百家争鸣。思想家及主张:孔子:仁;老子:无为而治。
(3)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应用于军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任写其一)
18. (1)辛亥革命。
(2)进步性: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3)时政漫画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对于历史研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时政漫画中也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因此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一手史料,必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谨慎甄别使用。
19. (1)特点:爱国主义成为核心价值观念;以自由、平等和民主等为核心的公民意识逐渐形成;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民族国家内部各族群平等。
深远影响:法国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洗礼,随着拿破仑战争又把民族主义的重要原则传播到欧洲各地;一些欧洲国家在反击外来侵略过程中,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以现代公民为核心的民族认同逐渐深入人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国家在欧洲被普遍建立起来,这种新的国家形态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
(2)原因:日本大举侵华,给西北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为了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3)共同认识:少数民族在国家危亡之际团结一致,奋勇抗击,是近代民族主义的重要体现;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抵制分裂势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实现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前提是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各族人民赢得反侵略斗争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
20. (1)政治环境;传统因素和外来因素影响;音乐研究(音乐家的创作)。
(2)文艺与时代相互影响
一定的时代特征会影响文艺创作。新中国建立后,全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文艺创作内容也带有关注人民,热爱祖国,崇尚劳动的倾向。
文艺一定程度也可以引领时代风尚。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大众流行艺术受到关注,文艺的创新也有利于民众的思想解放。
(观点,论证,需要至少两个角度)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2022-2023上学期湖南省湘潭市两校期末线上联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2022-2023上学期湖南省湘潭市两校期末线上联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0.514秒内查询了46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