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
A.龙山文化时代已有分封制 B.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悠久
C.中华文明起源于龙山文化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老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观点见于《老子》一书,下列主张出自该著作的是
A.“相生相胜”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为政以德” D.“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3.史料记载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最早应发生于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4.唐高宗后期武后临朝听政,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元万顷等,协助处理政务与各种表疏,密令参决。唐制,官衙都在宫城之南,刘元等人不经南门而于北门出入,时人因谓之“北门学士”。北门学士的出现反映了
A.武后已掌握实际统治权力 B.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变化
C.三省六部制度己名存实亡 D.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强化
5.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现象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 B.农民已摆脱人身依附关系
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6.《唐六典》里记载着“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这则材料反映的唐朝机构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
7.下表为公元647年唐王朝在漠北设置的部分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
A.扩大了唐朝的疆域统治 B.表明唐朝加强了对漠北地区的控制
C.增加了唐朝的赋税收入 D.体现了唐朝对周边民族的直接管辖
8.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制度 B.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C.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 D.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9.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则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有“四百四十行。”这反映了南宋
A.商业发展已经超过农业
B.发展商业以增加税收
C.政府管理商业日趋混乱
D.商品经济的高度紧荣
10.《中国文学史》:“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下列作品属于“这种文学形式”的是
A.“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B.“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裘。”
11.如表为唐、北宋、明、清时期四省状元数据汇总表。其中③为
地区 河北 河南 江苏 浙江
① 17 12 7 0
② 3 1 45 20
③ 1 20 4 4
④ 2 2 15 19
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清代
12.《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
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13.清初,徐述夔曾骂咬衣服的老鼠:“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乾隆知晓此言后,将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徐怀祖剖棺戮尸。此案出现是由于清代( )
A.设置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创立奏折制 D.设置锦衣卫
14.“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物质实体),即无不是理(客观规律)也”,“气者,理(精神)之所依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是下列哪位思想家
A.朱熹 B.荀子 C.顾炎武 D.王夫之
15.下边漫画反映了中日围绕某一问题相争的状况,这一问题主要是指
选自《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
A.台湾地位问题 B.朝鲜地位问题 C.义和团反帝问题 D.钓鱼岛主权问题
16.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
A.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
B.与洋商争利
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督商办
17.下图中的旗袍是中华传统服饰的精品之一,但事实上旗袍是满族传统服饰,而且满族传统旗袍(左)与近代旗袍(右)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旗袍融合了东西方服饰的优点
B.近代服装设计师受过更好的美育
C.满族传统旗袍要适应寒冷的气候
D.近代社会人们的思想逐步走向开放
18.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1924–1927年一场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深刻影响着中国,这场革命运动( )
A.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以旧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C.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 D.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外合作
19.如图是刊登于1935年6月3日《申报》的国产牙膏广告《牙膏防御战》。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A.它可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和国货运动
B.广告宣传成为近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策略
C.工商界人士积极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使用英译名说明国人英语教育得到普及
20.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B.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企图抵制中共农村革命的影响 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
21.”在占领这一城市之后,日军继续向内陆推进,企图达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随着日军的推进,他们占领的沿途的城镇和村子,并对当地施以极端的暴行,甚至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手段。”此处描述的战役是
A. B.
C. D.
22.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不同时代的先进中国人积极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时代精神。下列精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红船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23.抓住关键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同学在历史学习中罗列了下列关键句:“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向城市”“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据此推测,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24.下表为我国1952-198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统计。对表格所示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1978年 1980年 1984年 1987年
粮食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320.56 407.31 420.41
棉花 1.30 1.64 2.09 2.16 2.07 3.25 4.19
油料作物 4.19 4.19 3.62 5.21 7.69 11.91 15.25
甘蔗 7.11 10.39 13.39 21.11 22.80 39.51 46.85
A.粮食产量逐年稳步递增
B.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核心
C.农业一直快速有序发展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
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先后参加了联合国20多项维和行动;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文化和民族认同,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钱穆曾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在先秦时期的天下观念中,四夷被视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原地区的“诸夏”与“夷狄”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文化层面上,四夷只要学到了“中国”文化,就可以变成“华夏”人。
材料二 汉朝盛时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一种什么观念?这一观念对中华民族产生怎样的影响?
(2)汉武帝时期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利于这一观念的形成?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列宁指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任务,第一步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统治。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和农民。在取得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胜利后,就能将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1922年2月,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九国公约》,条约名义上承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实际上中国呈现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为满足各自利益的需要,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混战。1920年7月,直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后,控制了北京政权,而各省军阀提出“联省自治”,军阀战争不断,给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1935年初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二大提出“最低纲领”的历史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国内外“危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局势风云变化,英国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在香港问题上从多方面给中英合作制造障碍。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决定采取“以我为主”的方针,依靠香港同胞,保证香港平稳过渡。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国家zx 江泽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摘编自齐鹏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中国人运用“一国两制”思想与英国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英国的打算是,1997年以后仍然维持现在的殖民统治。中国在谈判中既要恢复行使主权,又要考虑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为基本出发点,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巧妙排除了英方设置的各种障碍。最终,香港回归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耻辱得到了洗刷。
——摘编自曲星、钟龙彪著《当代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年我国成功实现香港回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97年香港回归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意义。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作品名称 作品简介
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何红舟、黄发祥创作于2009年,作品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登船启航的这一历史瞬间
油画《井冈山会师》。王式廓创作于1957年,作品描给了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欢迎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时的情景
油画《遵义会议》。画家沈尧伊以独特的构图形式,描绘了遵义会议期间20位参会者各自的人物神态和内心世界
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画家陈坚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递交投降书的场面
油画《开国大典》。画家董希文创作于1953年,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大历史场景
根据以上美术作品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史实,绘制党史年代尺,并对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D
【详解】据材料“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可知龙山文化已经出现了宫殿、礼器,具备了早期国家的部分特征,D项正确;西周时期才出现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有天文建筑,无法说明天文学的发展历史,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龙山文化的特征,无法说明中华文明起源于此,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物极必反,柔能克刚”体现的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D项正确;“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主张,排除A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法家的主张,排除B项;“为政以德”是儒家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六国后,在经济上采取的巩固措施主要有:统一车轨和度量衡、修筑驰道及统一文字,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4.B
【详解】北门学士是在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之外设置的类似秘书性质的官职,负责为武后起草处理文书,密令参决,掌握了部分决策权,以加强武后的权力地位,冲击了中枢决策机制,B正确;北门学士的出现是武后强化权力的手段,但是不能证明武后已经掌握实际统治权力,排除A;题干未涉及北门学士与三省六部制之间权力的转移,C排除;北门学士是中枢体制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
5.C
【详解】根据材料“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可知地主对土地拥有所有权,但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权逐渐丧失,说明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故选C;材料是讲租佃制问题,没有涉及精耕细作的发展,A错误;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已经松弛,“摆脱了”过于绝对化,B错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D错误。
6.B
【详解】材料“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的大致意思为,只要是百官的奏章,侍中审定奏章的合理性后,先阅读奏章并签名,来纠正奏章上的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机构中书省掌握批驳权,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B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排除A项;尚书省负责执行皇帝诏令,排除C项;枢密院是宋朝掌握军权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材料反映了唐朝在漠北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制度,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故选B;羁縻府州制度是在原有疆域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民族政策,不能体现扩大疆域,故排除A;多数羁縻州府不向中央上缴赋税,故排除C;羁縻府州带有自治性质,唐朝中央政府并不直接管辖,故排除D。
8.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辽金夏既吸收 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和习俗,又保留本民族的特色,具有因俗而治的统治特征,D项正确;AB项都只涉及材料中的部分内容,没有完整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排除AB项;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少数民族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而宋代“都城中的商业活动则散布于城内各处”,这种商铺的空间分布变化反映出宋代商业繁荣,选项D正确;材料未对农业和商业进行对比,排除A;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商业空间分布分散说明政府抑商政策宽松,不能证明政府管理无序,排除C。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宋代取代诗歌成为主流文学形式的是长短句,即词,D项为词,D项正确;A是诗经,排除A项;B和C是诗歌,排除B项和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表中③河南状元最多、江苏浙江较少、河北最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北宋。因为北宋时期,河北为辽朝统治区域,经济重心正逐渐南移,且北宋定都于东京(开封),故B项正确;①河北状元最多,其次是河南,南方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唐代;②江苏状元最多,其次是浙江,北方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清代;④浙江状元最多,其次是江苏,北方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明代;①②④分别为唐代、清代和明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项。
12.D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中引文“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指出了《楚辞》的巨大成就,即“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意为《楚辞》的气概能够压倒古人,文辞可以超越今后的文人,它的华采使人惊奇,艳丽使人叹绝,没有可以和它媲美的,据此分析可知《楚辞》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D符合题意。A是汉赋的特点;B项“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楚辞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时期 时代特征 文艺成就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编订《诗经》教化德行,屈原创作《离骚》抒发情怀
秦汉 大一统局面形成 汉赋以华丽词藻描绘恢弘时代
隋唐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最终形成 唐诗繁荣
宋元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发展
明清 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13.B
【详解】因言论而被剖棺戮尸,这是清代实行的文字狱,属于思想文化专制,B项正确;A项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排除A项;C项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体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D项是在明朝,排除。故选B项。
14.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王夫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强调“理在气中”,符合材料“无不是气”“气者,理(精神)之所依也”的描述,故选D;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材料“无不是气(物质实体)”的描述不符,排除A;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他强调的是天行有常,而未说明理与气的关系,排除B;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而材料强调的是理气关系,排除C。
15.B
【详解】依据图片中日相争并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要求清政府放弃藩国朝鲜,但清政府不同意,于是引发了中日关于朝鲜地位的争论。B正确;台湾本是中国领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 A错误;1900年义和团运动已经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C错误;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已经将钓鱼岛割让给日本,D错误。故选B。
16.A
【详解】材料中“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建的军事企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建的民用企业,两者都是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A正确。根据材料中“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可知,轮船招商局符合与洋商争利的特点,但江南制造总局不符合,故B错误。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因此,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都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错误。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企业,但是江南制造总局不是官督商办企业,故D错误。
17.A
【详解】据材料“满族传统旗袍(左)与近代旗袍(右)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可知,是因为近代旗袍融合了东西方服饰的优点,A正确;B说法片面;材料是东西旗袍的比较,C与问题无关;材料说的是近代服饰的优点,没有涉及到思想观念,D错误。
18.C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1924——1927年一场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深刻影响着中国”可知,材料中所指是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其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A项;新三民主义是其指导思想,排除B项;在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35年6月3日《申报》的国产牙膏广告《牙膏防御战》”和图片信息把牙膏做成大炮,发射炮弹对抗外国货的轮船,提倡国货,“国货先施牙膏”是民族工业,因此这个广告可以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和国货运动,答案为A;材料主旨宣传国货,对抗外国货,B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先施牙膏”是取自《中庸》中的“先施以诚”的意思,D错误。
20.C
【详解】试题分析:注意本题的时间信息,1931年。材料反映了国民党在农村推行农业合作运动。A错误,材料并无任何内容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B错误,国民党并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错误,国民党的中心在城市。因为1931年,中共的重心在农村,国民党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抵制中共在农村的影响。故选C。
21.B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南京保卫战示意图,日军向南京发起进攻,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B项正确;A项是卢沟桥事变,排除A项;C项是台儿庄战役,排除C项;D项是枣宜会战,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2.B
【详解】根据材料并所学可知,五四精神形成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长征精神形成于1934到1936年红军长征期间,抗战精神形成于1931到1945年的中华民族抗战时期,红船精神形成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期。由此可知,这些时代精神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①④②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3.C
【详解】据材料“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向城市”“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等关键词可知,这些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七届二中全会上我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毛泽东告诫全党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C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确立了党的名称,及最高纲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4.D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获取、解读图表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图表中的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等农产品产量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的农产品产量猛增,这主要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排除A;1965年粮食产量少于1957年,排除B;“文化大革命”使经济遭到破坏,C项错误。故选D。
25.C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C正确;材料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关,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利益,故BD错误。
26.(1)观念:夷夏有区别,但区别标准是文化,而不是血统。影响: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2)措施: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设立太学;盐铁官营;儒学独尊。
【详解】(1)观念:根据材料一中“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可知,夷夏有区别,但区别标准是文化,而不是血统。
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四夷被视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四夷只要学到了‘中国’文化,就可以变成‘华夏’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的天下观念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设立太学,盐铁官营,儒学独尊等措施,促进了大一统观念的发展。
27.(1)背景: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斗争的正确指导;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仍然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历史意义: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一大飞跃,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大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为党继续深入的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奠定基础;
(2)国内危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决策:开始长征;大发展、大进步: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国外危机: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决策: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大发展、大进步: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详解】(1)背景:根据“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列宁指出……”得出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斗争的正确指导;根据“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为满足各自利益的需要,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混战。”得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仍然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一大飞跃,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大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为党继续深入的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奠定基础等。
(2)国内危机:根据所学可得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决策:根据所学可得出开始长征;大发展、大进步:结合所学回答长征胜利的影响即可,得出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等。国外危机:根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得出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决策:根据“八一宣言”得出发表《八一宣言》;根据“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得出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大发展、大进步:根据“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得出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28.(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强盛;充分依靠香港同胞;运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意义: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步伐;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维护了香港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中国政府决定采取“以我为主”的方针,依靠香港同胞,保证香港平稳过渡”可知充分依靠香港同胞;根据材料“中国人运用“一国两制”思想与英国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可知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根据材料“中国在谈判中既要恢复行使主权,又要考虑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为基本出发点,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巧妙排除了英方设置的各种障碍”可知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综合国力强盛。
(2)根据材料“最终,香港回归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耻辱得到了洗刷”可知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国家统一、民族精神、双方发展等角度去分析,具体分析可得: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步伐;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维护了香港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
29.年代尺:
(注:年代尺中应涵盖六幅油画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及对应时间。漏掉一处或对应错误的减,减完为止)
说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1928年井冈山会师壮大了根据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45年9月9日,日军投降标志着抗战的胜利,表明中共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和剥削,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详解】说明: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图画的内容包括中共一大、井冈山道路、资本论会议、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因此结合这些事件的内容及影响进行概括即可。具体可得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1928年井冈山会师壮大了根据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45年9月9日,日军投降标志着抗战的胜利,表明中共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和剥削,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