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易错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易错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170减去8与12的积,差是(  ).
A.74 B.1944 C.496 D.524
2.把5×8=40,200÷40=5,100+5=20合并成综合算式为( ).
A.100+200÷5×8 B.100+200÷(5×8) C.(100+200)÷5×8 D.(100+200÷5)×8
3.下面算式中,结果不是0的是(  ).
A.0+25 B.25-(12+13) C.0×25 D.0÷25
4.(6300-600)÷300=( )
A.22 B.21 C.19 D.18
5.少先队员在烈士陵园栽树,先栽了20行,每行38棵,后又栽树240棵,一共栽树 ( )
A.1000棵 B.760棵 C.900棵 D.800棵
6.在48+48×48-48÷48中,最后一步求的是( ).
A.积 B.和 C.商 D.差
7.运输队的大卡车每次可运10吨,收费200元,小卡车每次可运4吨,收费90元。有62吨货物要一次运走,运输队安排了不同的出车情况,哪种最省钱?(   )
A.6辆大车,1辆小车 B.5辆大车,3辆小车 C.4辆大车,6辆小车 D.3辆大车,8辆小车
8.下列算式中的中括号用得恰当的是( ).
A.(23+41)×[73-16] B.[63+71×7]-25
C.[159-93÷3]×8 D.21×[89-(21+46)]
二、填空题
9.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808÷36=78;( ),( )。
10.把下面的分步算式18+29=47,4×47=188,188÷2=94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11.在150÷5+34×3这道题中,( )法和( )法可以同时计算。
12.如果把算式915-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 )。
13.小华在计算(500-□)÷25+60时,没注意小括号,看成了500-□÷25+60,算得结果是552,正确答案应该是________。
14.100千克小麦可以磨70千克面粉,照这样计算,1吨小麦可以磨( )千克面粉。
15.要使6、2、4、3凑成24,我们可以这样列式:( )。
16.“52减去12乘3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8,商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为( )。
三、判断题
17.乘法是求两个因数相乘积的运算。( )
18.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被减数的2倍。( )
19.四则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
20.算式(70-16)×24÷8与(70-16)×(24÷8)的计算顺序和结果都是相同的。( )
21.125×8÷125×8=1000÷1000=1。( )
四、计算题
22.计算下面各题。
175-450÷90×12 (42+48)×(65-30)
180+[(165-145)×3] 102×(480-25×16)
23.列综合算式计算。
48加27的和乘9除以15,商是多少?
五、解答题
24.实验小学15名老师带领85名学生去看电影,怎样买票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购票须知成人票每张40元。 儿童票每张15元。 团体票(30人及以上)每张20元。
25.有127名来自湖南的女教师到北京某小学考察,当晚要入住学校附近的一家酒店。三人间,186元一间。还有39间。标准间(两人间)舒服些,146元一间,还有57间。怎样订购花钱最少?最少要花多少钱?
26.超市购进16箱儿童牙膏,每箱有25支,每支卖4元。这些儿童牙膏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7.2位老师带领四年级143名学生去“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当天去当天回),下面是旅行社租车的种类及价目表。为了节约环保,他们选择了最省钱的租车方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租车的吗?花了多少钱?
大巴车:限乘客40人,每辆每天1000元。
中巴车:限乘客25人,每辆每天650元。
28.近期上海市疫情形势严峻,众企业为支援疫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其中A企业捐赠了20万只口罩,B企业捐赠的数量是A企业的两倍少15万只,C企业捐赠的数量是A企业的一半多5万只,三个企业共捐赠了多少万只口罩?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题意先求积,再求差,列式为170-8×12,计算出结果是74.
2.B
【详解】解:此题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200是被除数,所以把乘法加上小括号,按照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即可.
合并成综合算式为100+200÷(5×8)
故答案为B
3.A
【详解】此题的答案很明显,因为A选项中0+25=25,符合要求;而B、C、D选项的结果都是0.
4.C
【分析】一个算式中,含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据此解答.
【详解】(6300-600)÷300
=5700÷300
=19
故答案为C.
5.A
【分析】首先用每行的棵数乘栽的行数求出先栽的棵数,再加上后栽的棵数即可求出总棵数.
【详解】38×20+240=1000(棵).
故答案为A.
6.D
【详解】略
7.B
【详解】略
8.D
【分析】小括号和中括号都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既含有小括号又含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根据运算顺序确定括号使用是否恰当即可.
【详解】A、73-16不需要运用中括号,不恰当;
B、不需要运用中括号,只需要小括号即可,不恰当;
C、不需要运用中括号,只需要小括号即可,不恰当;
D、括号运用恰当.
故答案为D
9. 78×36=2808 2808÷78=36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可得: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2808÷36=78
78×36=2808
2808÷78=3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关系,根据除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关系即可得出相应的关系式。
10.4×(18+29)÷2=94
【分析】找到三个算式中的想等量进行代换,注意不要改变运算顺序,合理添加括号,第二个算式中的47可以代换为第一个算式的18+29,第三个算式的188可以把用第二个代换后的算式4×(18+29)代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把下面的分步算式18+29=47,4×47=188,188÷2=94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4×(18+29)÷2=94)。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找到等量关系利用运算顺序合理代换是解题的关键。
11. 除 乘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选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依此填空即可。
【详解】在150÷5+34×3这道题中,有除法、加法和乘法,因此,除法和乘法可同时计算。
【点睛】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915-12×6)÷9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把算式915-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915-12×6)÷9。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只要把先算的小括号括起来即可。
13.7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500-□÷25+60=552,则□=(500+60-552)×25。将□的数值代入算式(500-□)÷25+60中,求出正确答案即可。
【详解】(500+60-552)×25
=8×25
=200
(500-200)÷25+60
=300÷25+60
=12+60
=72
则正确答案应该是72。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14.700
【分析】1吨=1000千克,1000里面有10个100,所以有10个70千克,那么1吨小麦可以磨10×70=700千克面粉。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100=10
10×70=700(千克)
1吨小麦可以磨700千克面粉。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1000里面有10个1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5.(6-3)×2×4=24
【分析】要使6、2、4、3凑成24,就在这几个数字之间加上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及括号,使运算的结果是24。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列式:(6-3)×2×4=24。解题方法多样,只要合理即可。
【详解】(6-3)×2×4=24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24点”的知识,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是解题关键。
16.(52-12×3)÷8
【分析】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计算除法。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计算顺序列式为:(52-12×3)÷8。
所以,“52减去12乘3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8,商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为:(52-12×3)÷8。
【点睛】熟练掌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计算有括号的算式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7.√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解答。
【详解】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从他们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乘法是求两个因数相乘积的运算,所以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关系,然后再根据题意进行判断即可。
18.√
【详解】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2个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被减数2倍.
故答案为:√
19.×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详解】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如:45-3×8,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不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故答案为:×
【点睛】四则运算顺序: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0.×
【分析】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详解】第一个算式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后算除法;第二个算式先同时计算减法和除法,再计算乘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详解】125×8÷8×125都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出结果,与1比较即可求解。
125×8÷8×125
=1000÷8×125
=125×125
=15625
15625>1
故答案为:×
22.115;3150;
240;8160
【分析】175-450÷90×12此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42+48)×(65-30)此题先算加、减法,再算乘法;
180+[(165-145)×3]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102×(480-25×16)此题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75-450÷90×12
=175-5×12
=175-60
=115
(42+48)×(65-30)
=90×35
=3150
180+[(165-145)×3]
=180+[20×3]
=180+60
=240
102×(480-25×16)
=102×(480-400)
=102×80
=8160
23.45
【分析】根据题意,要先算和,再算乘积,最后算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8+27)×9÷15
=75×9÷15
=675÷15
=45
24.15名老师和15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购买儿童票;1650元。
【分析】方案一:15名老师购买成人票,85名学生购买学生票;
一共需要的钱=老师的人数×成人的票价+学生的人数×学生的票价
方案二:全部购买团体票
一共需要的钱=总人数×团体票的票价;
方案三:15名老师和15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购买儿童票;
一共需要的钱=30×团体票的票价+剩余学生的人数×学生的票价,依此计算并比较即可。
【详解】方案一:15名老师购买成人票,85名学生购买学生票
15×40+85×15
=600+1275
=1875(元)
方案二:全部购买团体票
(15+85)×20
=100×20
=2000(元)
方案三:15名老师和15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购买儿童票;
(15+15)×20+(85-15)×15
=30×20+70×15
=600+1050
=1650(元)
1650元<1875元<2000元,即方案三最便宜
答:15名老师和15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购买儿童票最省钱,最少需要165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优化问题的计算,应分别计算出每种方案需要的钱再比较。
25.订39个三人间和5个标准间花钱最少;需要7984元。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三人间和标准间每人需要多少钱:三人间:186÷3=62(元/人);标准间:146÷2=73(元/人),比较可知,尽量多订三人间,而且都住满比较省钱。
【详解】三人间:
186÷3=62(元/人)
标准间:
146÷2=73(元/人)
62<73,所以尽量多订三人间,而且都住满比较省钱。
127÷3=42(间)……1(人)
三人间,还有39间。所以需要标准间为:
(127-39×3)÷2
=(127-117)÷2
=10÷2
=5(间)
如果订39个三人间和5个标准间,需要钱数:
39×186+5×146
=7254+730
=7984(元)
答:订39个三人间和5个标准间花钱最少,需要7984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计算每人需要多少钱,然后保证尽量不空的情况下多去订便宜的房间。
26.1600元
【分析】用每箱牙膏数量乘箱数,求出牙膏总数量,再乘每支牙膏价钱,求出这些牙膏的总价钱。
【详解】25×16×4
=400×4
=1600(元)
答:这些儿童牙膏一共可以卖16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先求出牙膏总数量,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27.租3辆大巴车和1辆中巴车最省钱;3650元
【分析】根据题意,计算出乘坐大巴车和中巴车每人需要的钱数,比较出租哪种客车便宜,所以尽量租这种客车,且保证空位最少,这样租金会最少。
【详解】乘坐大巴车每人需要的钱数:1000÷40=25(元)
乘坐中巴车每人需要的钱数:650÷25=26(元)
25<26
所以尽量租大巴车,且保证空位最少,这样租金会最少。
143+2=145(人)
3×40+25
=120+25
=145(人)
所以租3辆大巴车和1辆中巴车最省钱,需要花费:
3×1000+1×650
=3000+650
=3650(元)
答:租3辆大巴车和1辆中巴车最省钱;需要3650元。
【点睛】对于解决方案问题,注意题目中蕴含的条件和数据,通过具体的计算,找出最优化的方案。
28.60万
【分析】用A企业捐赠口罩数量乘2,再减去15万只,求出B企业捐赠口罩数量。用A企业捐赠口罩数量除以2,再加上5万只,求出C企业捐赠口罩数量。将三个企业捐赠口罩数量相加求和。
【详解】20+(20×2–15)+(20÷2+5)
=20+(40-15)+(10+5)
=20+25+15
=45+15
=60(万只)
答:三个企业共捐赠了60万只口罩。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一半,用这个数除以2。据此求出B、C企业捐赠口罩数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易错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易错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0.495秒内查询了49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