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正文化(湖南四大名校联合编审)·2023届名校名师模拟卷(五)5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耀正文化(湖南四大名校联合编审)·2023届名校名师模拟卷(五)5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耀正文化(湖南四大名校联合编审)·2023届名校名师模拟卷(五)5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5.明代赋役改革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概征银”。这是中国徭役制度由力役向货币替代转变的一次重大变革,使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人身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转化。这一转化有利于当时()A.农民彻底摆脱对土地的束缚B.劳动力市场和商人群体的形成C.制度逐渐走向崩溃D.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彻底分离
15.有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并没有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相反,世界还是处在一种“冷和平”、不安全的环境中。世界大战可能打不起来,但普遍的、完全意义的和平还没有到来,人类还没有完全告别冷战。该学者意在说明A.国际局势的动荡成为世界常态B.地区性争端处于急剧上升状态C.和平与发展并非当今世界主题D.国际关系新秩序尚未确立起来班级姓名分数
4.《隋书·食货志》载,山东地区“避役惰游者十六七,……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率先在山东推行“大索貌阅”,“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地方的基层官员一旦被发现其治下有户口不实问题,即被配流远方。此后这一措施推广到全国。隋朝推行“大索貌阅”A.旨在减轻农民负担B.加强了地方监察C.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D.激化了社会矛盾
耀正文化(湖南四大名校联合编审)·2023届名校名师模拟卷(五)5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