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水平检测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临沂市2021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期末水平监测试卷
历 史
2023.2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公时期,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 的典章制度,讲究尚德、尊尊、敬老幼。这表明西周时期
A.天命观念已经瓦解 B.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C.从法治到德治转变 D. 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2.中国古代朝廷中“事关大利害”的政事,须廷臣集议,称为“廷议”。廷议的结果须上奏皇 帝,廷议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或者遵从多数人的意见。《西汉要会》40-41 两卷载廷议共62件次,其中只有4次被君主明显否定或推翻。据此可知,廷议制度
A.提高了工作效率 B. 制约了君权专制 C.体现出分权制衡 D. 有利于合理决策
3.南宋学者李攸《宋朝事实》中引述当时官员奏文:“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 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由此可推断
A.南宋商品经济繁荣 B.币制改革成为必要
C. 铁钱使用范围广泛 D.商品交易数额巨大
4.图1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些管理制度的演变。这反映出
(
分主、客户“诸色户计”
朱朝
元朝
福田院
众济院
宗族内部
救助
隋朝
隋朝
官方储备养病坊
民间义仓

1
十家牌法
黄册
里甲制
明朝
保甲制
户籍永停
编审
清朝
邻保组织
丞相主管
唐承隋制
地方分管“大索貌阅”
三年一造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分类登记
秦朝
鸠杖
“为户
籍相伍”
战国
汉朝
常平仓
制度
养济院
慈善组织
兴起
)
A. 基层治理手段的发展
C. 政府人身控制的减弱
B. 封建赋役制度的完善
D.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
5.清初,顺治帝重新颁布朱元璋的《六谕》“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 理,毋作非为”。康熙帝将其扩展为“圣谕十六条”,雍正帝对其中的每一条进行扩展注解,
编成了《圣谕广训》 一书,并在全国建立起宣讲网络。统治者注重“圣谕”教化旨在 A.发展儒家教育 B.传播礼教思想
C.维护社会秩序 D. 完善法律制度
6.表1是近代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举要(单位:%)。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表 1
年份 茶 丝 大豆、油料 粮食 烟 棉花、棉货 其他农产品
1880-1889 41 36 0.4 0.3 0.4 1.6 4
1900-1909 12 32 8 0.6 1.1 6 14
1920-1928 3 24 17 5 3 7 20
A.茶丝产品逐渐失去国际市场 B.烟草出口增加抵制了鸦片输入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西方列强逐渐放松了经济侵略
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文官任用资格有明文规定,文官的考试由典试委员会进行组织,各级文 官如存违背职守、玷污官吏身份等各种情况之一者,应当受到惩戒。并根据《文官惩戒委员 会编制法草案》规定成立文官惩戒委员会。这些规定
A.保证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公正 B.体现国家制度建设的连续性
C.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说明政府文官管理的制度化
8.图2为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得奖归来》,描绘了参加公社庆功表彰
大会归来的生产队女队长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场景。画作体现了
A.精湛高超的艺术水平
B.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
C.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D. 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9.2003年,我国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时确立的费用分担比例是政府
与个人为2:1,后来逐渐变为3:1、4:1,个别地方甚至到了8:1 以上;2020
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这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
(

2
)A.政府承担主导作用 B.提高了公民文化素养
C.制度建设循序渐进 D.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0.图3为约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的壁画,描绘了当时各种食物。
这可用于说明
A.两河流域农业发达
B. 尼罗河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C.古埃及畜牧业繁荣
D. 土地国有制度促进生产技术进步
图 3
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11.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三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向议会或者国王购买某 一领域的自由经营权,有权组建军队、占有土地、铸造货币、拥有法庭,可以发动战争、签订 协议,甚至建立自己的法律及征税体系。公司由众多“自由人”组成,并选举自己的“议
会”和“政府”。据此推断东印度公司
A. 以服务国家为宗旨
B.借鉴了城市自治的经验
C.以军事征服为先导
D.受到中央政府有力推动
12.1668—1713年,法国入侵德国、尼德兰时,英国、荷兰、奥地利结成联军反对法国;在“七年 战争”(1756—1763年)中,法国、奥地利和俄国又联合起来对抗英国和普鲁士。这表明欧
洲近代早期国家的外交原则是
A. 势力均衡 B.主权独立 C.契约精神 D.大国一致
13. “只有当机器应用于生产使相关方面的变化不可避免,从而使新的劳动组织形式工厂制不 可缺少时,才能引发经济史上一个连续的,但又可以区别出来的演进过程。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我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材料意在强调工业革命
A.完成劳动组织形式全面转变
B. 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连续发展
C. 与传统的社会演进方式相同
D. 以机器应用和工厂制度为标志
14. 图4为法国纪念一部法典颁行2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
该法典
A.是首部资产阶级法律文件
B. 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C.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法律
D.在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
15.图5所列为学者对某金融秩序的评价。据内容推测该学 图 4
者评价的是
美国通过发行巨额国债来增加美元的发行额度,但这导致美国政府赤字越来越高。 其他国家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的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各国不断将美元兑换为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将越来越少。
图 5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 浮动汇率制
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画中史”— 《步辇图》
结合所学知识,以“《步辇图》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7.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南宋时期的城市化率达到了22% …… 当时,打破 了唐代以来城坊制的旧格局,实行街巷制的新体制,并大力发展各类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 广告业,同时取消流传千年的宵禁,大兴夜市。而且,户籍制度也不像唐代那样严格(唐代户 籍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称为良民,非编户称为贱民,贱民不得独立门户,须与良民共用一 个户口本),流动人口统称“浮客”,在城市居住一年即可落户,不少城市,浮客已多于主户。
——摘编自刘奇著《中国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主权,经济结构发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 与落后。但是,西方一些先进工业文明的涌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近代 城市的崛起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因商而兴,由工而盛”。
——摘编自赵津、李菁著《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历 史 试 题 第 4 页 ( 共 6 页 )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化发展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8分)
18.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它有不同的内容 和表现形式。
材料
时期 外交战略 内容
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 “结盟外交” 与苏联结盟而反对美国; 与第三世界结盟反对美苏。
20世纪80、90年代 “不结盟外交” 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 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
21世纪以来 “共同发展”外交 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 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摘编自甘儒新刘益梅《论建国以来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时俱进”。(14分)
19.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与疫病
材料
1918年大流感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这场流感发源于美国堪萨斯州哈萨克 尔县,由该县征召入伍的人将流感病毒带进了该州一个大型军事基地福斯顿军营。美国 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向其他美军基地及欧洲提供兵力,流感病毒就这样席卷了北美洲、欧 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甚至波及太平洋上与世隔绝的岛屿。交战国由于战时新闻管 制,都对疫情轻描洟写,而当时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比较自由,经常反复报道,所以此次 流感被称为“西班牙女郎”。
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大流感对战争资源(人力、物力)的供给和军队士气产生了影响。全球死于这场流感的人 数,保守估计为3000万,也有人估计高达1亿。流感不仅减少了增援部队,影响了战略物资 的供给,还消耗着原本有限而宝贵的战地资源 医院床位、药品、医务人员、救护车、担架工 等等。在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德国国内政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经济方面也出现了崩溃,到 处是饥饿与不满,而这一切都有流感的推波助澜。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威尔逊患了流感。流感使威尔逊的精神在会议期间“崩溃”了,进而 影响了他在和会中的决策。
——据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 (1)依据材料,指出1918年大流感是如何影响世界局势的。(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1918年大流感中得到的认识。(7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2
1. D 2. D 3. B 4. A 5. C 6. C 7. D 8. B 9. A 10. B 11. B 12. A 13. D 14. C 15. C
16. (14 分)
( 一 ) 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
唐、贞观十五年 ,唐太宗、吐蕃、禄东赞、赞普、公主、唐相 ,题跋中文字信息内容;太宗形 象、使者形象 ,人物服饰、神态等图画信息内容。
( 若从图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 ,言之有理 , 即可得分。)
层次要求:
层次 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 ,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 2:全面提取材料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
( 二) 历史阐释
阐释角度:( 阐释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 步辇图》画作的时代背景;
(2)《 步辇图》画作的内涵;
(3)《 步辇图》画作的价值。 层次要求:
层次 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
层次 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 ,并分别加以阐释说明;
层次 3:能结合时代背景 ,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 ,并在概括归 纳的基础上 ,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
( 三) 历史表述
层次 1:不能表述成文 ,思路不清 ,词不达意;
层次 2:能表述成文 ,思路不够清晰 ,语言不够流畅;
层次 3:能表述成文 ,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 ,语言流畅。
【示例】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 ,以贞观年间吐蕃首领与大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 题材 ,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王朝对周边民族有巨大向心力 ,统治者实行 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通过册封、设置机构、“ 和亲”会盟等手段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这 幅画作即是当时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反映。
画中人物造型肖貌 ,人物表情刻画细致 , 画作线条流畅 ,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 画中唐太宗展露出盛世帝王的风范与威严 ,宫女、官员、使者的神态、着装的差异体现了各自不同地位 ,表现出中国绘画中写实画风的特征。
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 ,推动了汉族与藏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藏 族经济文化发展 ,也有利于唐朝经济文化繁荣 ,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交流的重要典范。
阎立本作为唐朝宫廷画家和宰相 ,是唐蕃和亲的亲历者 ,《 步辇图》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是研究唐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但作为艺术作品 ,还需与其他 史料相印证。
( 说明 :《 步辇图》画作的时代背景 4 分 , 内涵 4 分 ,价值 4 分 ,行文表达 2 分。)
17. (14 分)
(1) 城市化率较高 ;打破了原有市坊制( 城坊制) 形成街巷制的城市格局 ;城市商业经营 突破时间限制 ;城市户籍管理放松 ,人口流动性大 。(6 分 ,答出三点即可)
(2) 不利因素 :西方列强的侵略 ; 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有利因素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推动 ;实业救国等思想观念的传播;工业文 明的传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通商口岸的开通 ;近代工厂的出现 ;新式交通运输业的兴起 ; 通讯事业的促进 ;近代金融业的发展等 。 ( 8 分 , 能从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两个角度 ,共答出 四点即可)
18. (14 分)
建国初期 ,两大阵营尖锐对峙 ,美国为首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 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 政策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为保障新中国的国家 安全与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2 分)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 , 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 续敌视中国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 中国重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 ,1971 年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 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中国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服务的方向调整 ,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 ,开展全方位外交 ,“不结盟外交”为现代化 建设提供了和平的外交环境 。(2 分)
21 世纪以来 , 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活动 ,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 ( 2 分)中国积 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不仅着眼自身发展 ,还就世界诸 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2 分)
综上所述 ,新中国的外交战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立足国家利益 ,适时进行调整 ,为 国家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也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正义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2 分)
19. (13 分)
(1) 大流感由美国军队传播输入欧洲 ,并随着战争中军队调动蔓延到全球范围 ;流感造成 兵员重大损失 ,消耗了后勤保障能力和战争资源 ,加速了一 战的结束 ;美国总统威尔逊因染上 流感而影响了决策 ,对战后国际会议和世界格局有一定影响 。(6 分)
(2) 战争与疫病流行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许多大规模战争都伴随着传染病的爆发和蔓延 ; 疫病流行对国家和国际局势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世界联系不断密切情况下 ,各国要加强对公 共卫生安全事件和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利用国际话语权进行舆论战和新闻管制不利于 疫病防治 ;要大力加强医学研究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要对人口流动和交通方式进行有效管理。 (7 分 ,答出四点即可)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水平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水平检测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4.119秒内查询了46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