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上阕开头描写了边塞烟草开阔,渭水鸣咽,春雨清新润泽,点明了离别时间、地点、环境,意境壮阔。B.词上阕“指青青杨柳”“轻攀折”中,“指”“折”二字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暗含折柳赠别之意。C.“阳关”是古代边塞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词下阕中的“阳关”是一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D.词下阕描写了欢聚的饯别情景,即事抒情,“醉”“彻”二字,表达珍惜相聚、不忍离别的情感。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昌龄的这两首诗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从体裁看都是七绝,从题材看都是送别诗。B.唐诗善用意象来寓含情感,如前诗“明月”和后诗“归舟”均为写离别的常用意象。C.后诗中,诗人因内心伤感,所以面对眼前亮丽的“梅花”和“雪”,也觉得黯淡无光。D.前诗“沅水通波”和“青山一道”之语,写离别时的环境,给人以山长水远的感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熵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B.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焰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C.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D.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往/使金宓叹曰/世仇未复/何以好为饯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
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