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
历 史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与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埃及民歌:看,这位伟大的君主……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的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好不偏袒,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民歌中的“君主”指的是
A.法老 B.金字塔 C.尼罗河 D.图特摩斯
2、《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 “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3、贱民不得在公用水井汲水,不准进印度教庙宇,不准用公用渡船和道路……个别地方贱民要在外出时边走边敲木板,以警告别人,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
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D、古代埃及法老的至上权威
4、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认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5、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并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随后埃及人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
A.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
6、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亚欧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东帝国 C.波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7、历史遗迹是感知历史最重要的途径。下面历史遗迹中能够见证古代欧洲文明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的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中古欧洲 D.近代俄国
9、《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以自耕农为主体
10、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11、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 “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
A.城市自治 B.殖民扩张 C.君权神授 D.三角贸易
12、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1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8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A. 都是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 都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C. 都是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 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14、一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1.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2. 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
3. 阿拉伯数字
4. 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A.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5、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体现了
A. 人文主义 B. 神权至上 C. 维新思想 D. 科学精神
16、“……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麦哲伦环球航行
17、到19世纪,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A.法国 B.荷兰 C.德国 D.英国
18、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25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A.主权在民 B.议会至上 C.君权神授 D.三权分立
19、“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布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由此可见,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在于
A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B损害了欧洲国家人民的利益
C使欧洲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20、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6-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 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迎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 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 1917年11月7日,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攻占冬宫
21、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他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A.《独立宣言》发表 B.英国承认其独立
C.1787年宪法的制定 D.《权利法案》发表
22、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所颁布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都体现了近代社会一个共同的法治精神,即
A.法治取代人治 B.反对殖民统治
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D.限制王权
23、《英国通史》中写道,过去以天为价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改变了生活习惯
C.拉大了贫富差距 D.改善了生活质量
24、《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也鼓舞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中国共产党各级代表大会闭幕都会奏响《国际歌》请问《国际歌》诞生的背景是
A.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 B. 巴黎公社失败后
C. 第一国际建立后 D. 法国大革命后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2分,其中25题13分,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1分,共52分。)
25、(12分)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历史信息?(2分)
该文物有何历史地位?(2分)
材科二:该法律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做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其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奴衆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級国家的形成过程。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部法律文献的内容?(2分)该文件有何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该法典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把自2世纪初至查士丁尼执政前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纂而成。该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部法典的内容?(2分)
(4)综上探究,法律的制定有何历史意义?(3分)
26、(14分)英国曾为世界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虽然历史上的英
国时代已经过去,但英国开创的文明却仍在继续,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右图
(1)材料一所示事件发生后英国颁布了什么文件?(2分)通过该文件,英国确立了哪种新的政治体制?(2分)并分析该政治体制的确立对英国的影响。(2分)
材料二:到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工业革命不仅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改造、人造动力的运用、交通运输的进步,还体现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工业革命在“生产工具”、“人造动力”、“交通运输”、“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改变人类的命运”的实例。(任意选两方面作答即可)(2分)
材料三:现代化是可以“输出”的,凭借它的工业力量,英国把触角伸向世界,用早期资本主义的血腥手段,竟夺取一个世界帝国!这时,地图似乎为它重新画过了,英国从地理的边缘变成中心,凭借这种新文明,一个小小的岛国成了现代世界的领头羊。
(3)结合所学,请举出一个英国“用早期资本主义的血腥手段”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实例(1分)。16-17世纪,英国在夺取“世界帝国”的道路上战胜过哪些对手?(2分)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3分)
27、(14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1)材料一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指的是哪一位人物?这位巨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哪部作品中?(4分)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
(2)根据材料指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2分)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分)
材料三: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习jp 指出、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摘编自《湘南日报》2018年5月5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思想理论有哪些?(6分)
28、(11分)以下材料是对三位杰出历史人物的描述
他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建立共和国,被誉为“近代英国的奠基人”。
他领导人民摆脱殖民压迫,被誉为“美利坚民主精神的路标”。
他领导民众推翻清朝统治,被誉为“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三位杰出历史人物。(3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历史小短文。(8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中需包含两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及其历史功绩,并谈谈他们与历史发展的关系。③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在100字左右。
2022年下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B C B C 6—10:A B C B C 11—15:A B D D A 16—20:C D B D C
21—24:A A B D
二、非选择题
25、(1)楔形文字的使用;《汉谟拉比法典》;西亚奴隶社会的发展情况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分)
(2)《十二铜表法》(2分);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2分)
(3)查士丁尼法典;(2分)
(4)法律的制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3分)
26、(1)《权利法案》(2分);君主立宪制(2分);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2)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2分,答出两点即可)
(3)三角贸易(贩卖黑奴)(1分) 西班牙、荷兰、法国(2分、任意两例)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或殖民地。(3分,)
27、(1)但丁(2分),《神曲》(2分)
(2)最重要的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分)文艺复兴运动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动力,新航路的开辟是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2分)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分);巴黎公社的成立;(2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写出任意1个给1分,2个给2分)
28、(1)克伦威尔(1分),华盛顿(1分),孙中山(1分)
(2)题目:杰出人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1分,其它类似答案亦可)
①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2分)。②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1分),取得民族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2分)。③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1分),成立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分)
结论: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1分)(学生任意分析两个历史人物及功绩即可得6分;功绩与历史发展关系类似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湖南省怀化通道县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