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联合调研测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B3.B4.C5.A6.B7.D8.A9.D10.B11.A12.A13.D14.C15.A
16.理解:梁启超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认识是正确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
两对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根据材料“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可知,梁
启超主要谈论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分)
秦朝建立后,在地方,用郡县制取代了过去的分封制,郡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这就避免了过
去分封制下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东
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这样,行政区划由两级变为三级。东
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军阀。这削弱了中央的权
力,导致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其实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宋朝
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虽然行省下还有其他行政机构,但这已经不能对中央构成威胁。(8分)
综上可知,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演变,但无论怎样演变,均是中央为了加强权力而
对行政区划进行的调整。这些都对今天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2分)
17.阶段1:文官公开竞争,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按成绩高低分配到相应的机关工作,这与英国文官制度的确
立条件相吻合。据此判断阶段1为“考试择优录用制”阶段。(4分)
阶段2:官吏的选用和升迁不是靠个人的真才实学和政绩,而是凭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由国王任命和
决定,这体现了国王的恩赐,与“恩赐官爵制”的内容相吻合。据此判断阶段2为“恩喝官爵制”阶段。(4分)
阶段3: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对各种官职进行瓜分,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降低了行政效率。这与“政党分肥制”的内容及影响相吻合,据此判断阶段3为“政党分肥制”阶段。(4分)
18.(1)理解:我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区域自治将这
一历史因素与各少数民族要求当家做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将少数民族聚居
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这一历史因素与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8分)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
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的友谊。(3分)
历史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3分)
19.[示例]
论题:美洲物种的外传折射出世界联系的加强。(4分)
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前,美洲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进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
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
他地区。美洲物种外传的过程,也是西方殖民者扩大侵略,把广大落后地区逐步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美
洲物种的外传折射出世界联系的加强。(1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高二调研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8093B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联合调研测试
历
史
2023.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①,选择性必修②@1~3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共有184人,
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有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有11人。这一情况可
用于说明西汉时期
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
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
2.这是中古西欧的一种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
政权形式。这种政权形式是
A.封建君主专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选帝侯制
3.在1942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选举中,武乡、榆社、襄垣三个县产生了598名村干部,其成员结
构比例如下图。由此可知,太行抗日根据地
(%)
50
o
10
04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佃农
A.地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
B.凝聚了人民的抗战力量
C.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佃农缺乏抗战积极性
【高二调研测试·历史第1页(共6页)】
8093B
4.下列法律、法规的制定
在文官总法规下,制定各种补充法规、条例和实施细则
瑞士、法国、联邦德国、日本
无文官总法规,直接制定一些单行法规、条例和规定
英国
有文官总法规,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内容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各
美国
项单行法规实际上已与总法规并行
A.标志着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B.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C.有利于文官制度的正常运行
D.影响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5.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
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
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规定
A.承认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B.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
D.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6.下表所示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概况。由此可知,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政治意义在于
地区
成立时间
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118万平方公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166万平方公里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23.6万平方公里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6.6万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120万平方公里
A.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B.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统一
C.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加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融
7.下面为习jp 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
时间
事件
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
国际工程科技大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4年
中法建交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15年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6年
在伊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信则立,不信则废”
金砖会议
2017年
“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2018年
博鳌五洲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据此可知,习jp 的外交思想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8.有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税制这样评价:中国整个政府的负担,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都加
在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肩背上;而有资产的阶级差不多全没有纳税的负担。越有钱,越
【高二调研测试·历史第2页(共6页)】
8093B
广西南宁市3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2月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