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大附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淮北师大附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 (3分)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人工取火的发明 B. 建筑技术的发展
C.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畜牧水平的提升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正是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才使种植、饲养以及定居成为可能,故选C项。人工取火的发明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不是原始人类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建筑技术的发展,只是上述演进过程的一方面,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畜牧水平的提升是上述演进过程的一方面,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D项。
2. (3分)《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答案】D
【解析】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但是在满足家庭自身需求之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对外有交流,这说明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故选D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并不具有近代化的曙光,排除C项。
3. (3分)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A. 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 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 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 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可知先秦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故选B项;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是在启蒙运动前,且题干只是提及月令知识的规范,排除A项;争霸战争出现在春秋时期,而题干中的先秦范围还包括夏商西周,当时无争霸,排除C项;耕作技术也就是铁犁牛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且题干未提及,排除D项。
4. (3分)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才逐渐齐备。……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
A. 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 B. 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
C. 农业养殖起源并得到了发展 D. 游牧文明引领农业文明发展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农业起源于三代之前的远古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六畜中猪、狗、鸡常见于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常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直到夏、商、周三代时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流融合才逐渐齐备,说明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六畜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六畜的起源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猪、狗、鸡与农业文明有关,马、牛、羊与游牧文明有关,但未体现游牧文明引领农业文明发展,故D项错误。
5. (3分)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 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 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答案】D
【解析】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得人类得以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逐步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故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不是开始,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项都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6. (3分)(2021·浙江新昌中学、蒲江中学、富阳中学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复原原始社会的历史成为可能,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出土文物出现在原始社会遗址中的是(  )
A. 骨针、骨贝、骨锥等器物 B. 绢片、丝带、起绒锦等丝织品
C. 小件铜器、玉蚕等装饰品 D. 陶纺轮、彩陶、蛋壳黑陶等陶器
【答案】D
【解析】原始时代中国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例如蛋壳黑陶,陶纺轮等器物代表纺织技术已萌芽,故选D项;骨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最早出现在夏末商初,排除A项;起绒锦出现在汉代,排除B项;青铜器物产生于夏朝,鼎盛于商周时期,排除C项。
7. (3分)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8. (3分)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普遍形成了坞堡经济。坞堡往往由一个或者数个大田庄组成,除了种植谷物桑麻之外,还种植蔬果,豢养鸡豚,自办樵蔬脂烛,生活资料基本自给自足。坞堡还组织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有自我防卫的能力。坞堡经济(  )
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 ②带有鲜明的庄园经济色彩 ③阻碍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坞堡普遍形成于战乱频繁的十六国时期,它具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有自我防卫能力,同时坞堡经济自给自足,能够在战乱环境中长时间生存,所以坞堡经济的形成与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故①正确;坞堡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形态,它是大规模集体劳动,类似于庄园经济,故②正确;在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下坞堡经济有利于保证生产的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故③错误;坞堡在地方上的独立性较强,不利于加强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故④错误。故选A项。
9. (3分)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农业商业的互相影响 B. 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 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 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答案】C
【解析】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自给自足的,没有商业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田庄经济确实多样化经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自给自足的,符合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故C项正确;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相对较大规模的,不同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故D项错误。
10. (3分)秦朝手工业规模很大,为了加强管理,政府设立多种职官及法规,内容丰富而具体,涉及劳动定额、产品规格、产品质量、工匠培训等。这表明秦朝(  )
A. 农工商各业得到保护 B. 农本观念受冲击
C. 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 D. 以立法管理经济
【答案】D
【解析】秦朝政府设置多种职官和法规,涉及劳动定额、产品规格、产品质量、工匠培训等方面,规定详细且范围广泛,可见秦朝通过立法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故选D项;秦朝重农抑商,因此不会农工商各业得到保护,排除A项;秦朝重农抑商,加强对手工业的管理,并不会冲击农本观念,排除B项;鼓励私营工商业与重农抑商不符合,且材料是加强手工的管理,并没有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
11. (3分)(2021·山东济南高二第二学期期末,6)“卓筒井”是宋仁宗年间出现于四川的新式盐井用,简即用代替牛皮囊为取卤器,是井盐史上钻凿工艺的重大革新,问世后即迅速流传,使井盐的产量激增。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手工业生产日益专业化 B. 制盐技术世界领先
C.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采用了新的产盐技术,使得井盐的产量激增,这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是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世界领先”,排除B项;材料并无地区比较的信息,无法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
12. (3分)(2021·黑龙江大庆一模,28)清同治年间,英商就到台湾农村,劝诱农民种植茶树“而贷其款”,收成之时“悉为采买”。光绪年间,俄人在黑龙江阿城、双城、滨江等地,以现金和种子贷与种植甜菜的农民,订立契约,所产甜菜归其收购。这一现象主要表明当时中国(  )
A. 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 沿海通商口岸农产品商品量增长
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 农业生产部门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以现金和种子贷与种植甜菜的农民,订立契约,所产甜菜归其收购”可知,外国人诱使中国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说明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故选A项;据材料“俄人在黑龙江阿城、双城、滨江等地”可知不是沿海通商口岸,排除B项;据所学,清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据所学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3. (3分)(2021·山东潍坊高三3月高考模拟,4)明中叶以后,江南市镇及其四乡农家因忙于蚕桑丝织业而无暇顾及农田耕作,不得不雇佣临近的农民来耕种。这一现象表明,该地(  )
A.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 丝织业成为农民主要副业
C. 传统经济结构受冲击 D. 粮食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快
【答案】C
【解析】传统经济是男耕女织,受冲击与材料中“因忙于蚕桑丝织业而无暇顾及农田耕作”相符,故选C项;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与材料中“雇佣临近的农民来耕种”的农家临时帮工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只提到“蚕桑丝织业”一种,但未涉及是否为主要副业,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无暇顾及农田耕作”,是生产过程,并未涉及粮食产品商品化,排除D项。
14. (3分)(2021·湖北荆州一模,4)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赉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一规定的主要历史影响是(  )
A. 全国班匠的劳役为匠银所代替 B. 明朝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
C. 加速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D. 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免赴京”、“不愿者,仍旧当班”可知,明朝允许匠户交纳银两代替去京城官营手工作坊去当班,这就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故选D项;题干提到“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并不是所有匠户都以银代役,排除A项;仅凭题干中的信息,没法得出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的结论,排除B项;市场上白银的增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才会加速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匠户交银代役与之无关,排除C项。
15. (3分)《汉书·地理志》载,汉初冶铁业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时,在苏北沛郡的沛县、广陵国的广陵、楚国的彭城、临淮郡的盐续(渍)和堂邑、东海郡的下邳和朐等地设立铁官,经营冶铁生产。这表明汉武帝时期的冶铁业(  )
A. 技术工艺提高 B. 分布地区扩大
C. 冶炼规模缩小 D. 运营成本降低
【答案】B
【解析】分布地区扩大,与材料中从“汉初冶铁业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到“在苏北……等地设立铁官”相符,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技术工艺,与材料中“地区”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直接涉及冶炼规模,但“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肯定不会是缩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
16. (3分)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种变化(  )
A. 表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说明匠户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变 D. 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私营手工业在全国手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资本主义未萌芽,故B项错误;匠户的身份直至近代前期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封建政府对农民控制的松弛有利于手工工场的产生,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西周出现采矿业,春秋时期有了冶铁业。现有文献显示,西周至明清历代历朝都有政府管制矿产和冶铁业的记载。汉朝,官方为限制地方势力,实施严格的官营冶铁和税收管理,并杜绝地方私自铸铁。明朝初期,在时间上临近工业革命的开端,明太祖认为矿冶业劳民伤财,下令停止采矿冶铁,后虽有所松动,但终又行禁令。康熙和雍正统治时期都禁止包括冶铁在内的矿务。
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严管采矿冶铁业,造成了中国冶铁业技术很容易因政府的禁铁政策而丧失整体传承的连续性。因此,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末期的100年间,中国的冶铁业很快从领先世界沦落到极度落后于世界的境地。
——摘编自毛卫民《古代中西方铁器应用的比较》
材料二
1856年,德国人西门子构想了一种具有熔池的高效炼钢炉。基于西门子的构想,1864年法国人马丁建造了第一个专用炼钢设备,被称为西门子——马丁炉,又名平炉。由此开始了现代的炼钢生产。在发明了平炉炼钢法之后,西门子尝试用直接还原法来为平炉生产无需高炉而直接产自铁矿石的生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做了大量的尝试。1867年,他获得第一个专利。
1856年英国人贝斯麦公布了一种转炉炼钢法,在一个可以翻转的熔池内把空气吹入生铁来炼钢的高效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西欧地区生产的酸性生铁。1878年,英国的托马斯发明了把炉砖改造成碱性砖的托马斯法,并迅速在法国和德国得到推广应用。随即,1895年,英、美、法、德的钢产总量已经超过了1 000万吨。从历史上来看,优质钢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有力地支撑了工业革命的推进。
——摘编自王龙《论近现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统治者对采矿冶铁业严管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
与近代欧洲钢铁业发展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
【答案】(1)影响:政府垄断冶铁业,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防范地方、民间借助采矿冶铁业迅速强大而导致的反叛;造成了以经验积累的方式形成的先进冶铁技术难以在全国推广。
(2)不同走向:中国古代冶铁业走向衰落;欧洲钢铁业蓬勃发展。
原因:(国家政策)中国古代对工商业轻视和限制,近代西方国家对钢铁业重视和对专利的保护;(技术传播的因素)中国古代技术工业传承具有封闭性,近代欧洲各国的技术思想和钢铁生产互相借鉴、融合;(技术发明因素)古代中国缺乏像欧洲工业革命期间层出不穷科
学家对钢铁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现有文献显示,西周至明清历代历朝都有政府管制矿产和冶铁业的记载”可得政府垄断冶铁业,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一“汉朝,官方为限制地方势力,实施严格的官营冶铁和税收管理,并杜绝地方私自铸铁”可得知有利于防范地方、民间借助采矿冶铁业迅速强大而导致的反叛;根据材料一“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严管采矿冶铁业,造成了中国冶铁业技术很容易因政府的禁铁政策而丧失整体传承的连续性”可得造成了以经验积累的方式形成的先进冶铁技术难以在全国推广等。
(2)第一小问不同走向,根据材料一“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末期的100年间,中国的冶铁业很快从领先世界沦落到极度落后于世界的境地”和材料二“从历史上来看,优质钢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有力地支撑了工业革命的推进”可得中国古代冶铁业走向衰落,欧洲钢铁业蓬勃发展。第二小问原因,钢铁的发展属于工业技术,影响技术的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政治环境,一个是技术水平。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古代对工商业轻视和限制,近代西方国家对钢铁业重视和对专利的保护;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古代技术工业传承具有封闭性,近代欧洲各国的技术思想和钢铁生产互相借鉴、融合,同时中国也缺乏像西方那样的人文环境对科技的持续兴趣等。
18. (12分)(2021·四川攀枝花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武帝元光年间,“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沧海,西纲流纱”。随后武帝又征发万余人,首创地面凿井,使井下渠道相通的办法,引洛水至商颜(今陕西大荔县北),连成一条长约10里的井渠 — —龙首渠。当时在关中地区还修成灵轵渠、成国渠和湋渠等水利设施。公元前119年“以昆明有滇池,乃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并经揭水陂引昆明池水进长安,用以改善城市用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原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6条较小的支渠,以利于郑国渠附近高地农田的灌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凿引泾水与渭水相连,修成白渠,全长200里,可灌溉农田4500顷。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59年,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经过长时期的论证和准备,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至2020年6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水质量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水利工程兴建的条件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南水北
调工程的意义及启示。
【答案】(1)条件: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水利工程经验的积累。
特点:数量多;集中在关中地区;发挥多重作用;技术先进。
(2)意义:缓解了北方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的不足;补充北方地区地下水,改善水资源环境;有利于南方地区防洪减灾;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协调南北水资源,实现合理利用。
启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物质基础;人民利益至上是原则;科学决策、统筹规划是关键。
【解析】(1)第一小问条件,据材料一“西汉武帝元光年间,‘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巩固发展大一统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据材料一“元光年间,‘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随后武帝又征发万余人,首创地面凿井”,可知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兴建。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渭之流,径入于河、洛水至商颜、在关中地区还修成灵轵渠、揭水陂引昆明池水进长安、在原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6条较小的支渠”,可知汉武帝时期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多;据材料一“首创地面凿井,使井下渠道相通的办法,引洛水至商颜(今陕西大荔县北),连成一条长约10里的井渠”,可知采用先进技术开凿水利设施;据材料一“在关中地区还修成灵轵渠、成国渠和湋渠等水利设施”,可知关中地区水利设施较多;据材料一“乃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并经揭水陂引昆明池水进长安,用以改善城市用水”,可知借助昆明池水一方面练习水战,另一方面改善城市用水,这说明水利设施具有多重作用。
(2)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二“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可知,带动沿线地区发展;据材料二“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水质量明显提高”,可知提升北方地区生活饮水质量;据材料二“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可知补充北方地区地下水,改善水资源环境;据材料二“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结合所学可知,有助于缓解南方地区水灾情况,协调南北水资源,实现合理利用。第二小问启示,据材料二“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可知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是原则;据材料二“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可知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重要保证;据材料二“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可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19. (14分)(2021·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虞、夏到春秋时期,我国农业仍保留了从原始农业脱胎而来的明显印痕,木质耜的广泛使用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已日益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耒耜仍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用铁铸农器大体始于春秋中期或稍前,到了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的普通。——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摘编自杨学新、任会来《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我国农具的发展轨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2与表1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变化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答案】(1)轨迹:农具的材质从木到青铜再到铁器;铁农具的使用程度不断增强且日益推广。
意义: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有利于精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
(2)变化:出现了新式农具,农具种类增多、材质不断优化,农用动力机械化。
背景:新中国建立;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工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等。
【解析】(1)第一小问轨迹,由材料一“木质耜的广泛使用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已日益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耒耜仍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出农具的材质从木到青铜再到铁器;由材料一“到了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的普通”得出铁农具的使用程度不断增强且日益推广。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一“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耒耜仍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出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有利于精耕细作;由材料一“用铁铸农器大体始于春秋中期或稍前”得出使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结合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得出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
(2)第一小问变化,由表2“七寸步犁、双轮双铧犁、机引大中型犁、机引圆盘耙”、“铁制三腿耧、畜拉播种机、机引大型播种机”、“胶轮大车、胶轮手推车、双轮小拉车”得出出现了新式农具,农具种类增多、材质不断优化,农用动力机械化。第二小问社会背景,由表2“1958—1981年”得出新中国建立;结合三大改造的史实得出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由表2“畜拉播种机、机引大型播种机”得出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得出改革开放,工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
20. (14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境的农田灌溉,也使水上交通得以便利。
——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
【答案】
(1)原因:重视水利兴修和灌溉。
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经济也逐渐摆脱奴隶制的桎梏,得到空前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2)主要意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了农业生产;有利于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诸侯国富强起来,兼并其他国家,从而实现局部统一;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国力增强,最终统一中国。(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结合所学得出重视水利兴修和灌溉。第二小问时代背景,据材料出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结合所学可从总体时代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入手。
本卷由系统,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据材料二“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得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了农业生产;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等方面回答;使诸侯国富强起来,兼并其他国家,从而实现局部统一角度回答;据材料二“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结合商鞅变法得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国力增强,最终统一中国。答案第2页 总2页淮北师大附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 (3分)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人工取火的发明 B. 建筑技术的发展
C.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畜牧水平的提升
2. (3分)《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3. (3分)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A. 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 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 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 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 (3分)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才逐渐齐备。……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
A. 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 B. 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
C. 农业养殖起源并得到了发展 D. 游牧文明引领农业文明发展
5. (3分)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 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 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6. (3分)(2021·浙江新昌中学、蒲江中学、富阳中学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复原原始社会的历史成为可能,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出土文物出现在原始社会遗址中的是(  )
A. 骨针、骨贝、骨锥等器物 B. 绢片、丝带、起绒锦等丝织品
C. 小件铜器、玉蚕等装饰品 D. 陶纺轮、彩陶、蛋壳黑陶等陶器
7. (3分)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8. (3分)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普遍形成了坞堡经济。坞堡往往由一个或者数个大田庄组成,除了种植谷物桑麻之外,还种植蔬果,豢养鸡豚,自办樵蔬脂烛,生活资料基本自给自足。坞堡还组织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有自我防卫的能力。坞堡经济(  )
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 ②带有鲜明的庄园经济色彩 ③阻碍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3分)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农业商业的互相影响 B. 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 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 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10. (3分)秦朝手工业规模很大,为了加强管理,政府设立多种职官及法规,内容丰富而具体,涉及劳动定额、产品规格、产品质量、工匠培训等。这表明秦朝(  )
A. 农工商各业得到保护 B. 农本观念受冲击
C. 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 D. 以立法管理经济
11. (3分)(2021·山东济南高二第二学期期末,6)“卓筒井”是宋仁宗年间出现于四川的新式盐井用,简即用代替牛皮囊为取卤器,是井盐史上钻凿工艺的重大革新,问世后即迅速流传,使井盐的产量激增。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手工业生产日益专业化 B. 制盐技术世界领先
C.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2. (3分)(2021·黑龙江大庆一模,28)清同治年间,英商就到台湾农村,劝诱农民种植茶树“而贷其款”,收成之时“悉为采买”。光绪年间,俄人在黑龙江阿城、双城、滨江等地,以现金和种子贷与种植甜菜的农民,订立契约,所产甜菜归其收购。这一现象主要表明当时中国(  )
A. 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 沿海通商口岸农产品商品量增长
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 农业生产部门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13. (3分)(2021·山东潍坊高三3月高考模拟,4)明中叶以后,江南市镇及其四乡农家因忙于蚕桑丝织业而无暇顾及农田耕作,不得不雇佣临近的农民来耕种。这一现象表明,该地(  )
A.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 丝织业成为农民主要副业
C. 传统经济结构受冲击 D. 粮食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快
14. (3分)(2021·湖北荆州一模,4)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赉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一规定的主要历史影响是(  )
A. 全国班匠的劳役为匠银所代替 B. 明朝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
C. 加速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D. 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15. (3分)《汉书·地理志》载,汉初冶铁业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时,在苏北沛郡的沛县、广陵国的广陵、楚国的彭城、临淮郡的盐续(渍)和堂邑、东海郡的下邳和朐等地设立铁官,经营冶铁生产。这表明汉武帝时期的冶铁业(  )
A. 技术工艺提高 B. 分布地区扩大
C. 冶炼规模缩小 D. 运营成本降低
16. (3分)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种变化(  )
A. 表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说明匠户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变 D. 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西周出现采矿业,春秋时期有了冶铁业。现有文献显示,西周至明清历代历朝都有政府管制矿产和冶铁业的记载。汉朝,官方为限制地方势力,实施严格的官营冶铁和税收管理,并杜绝地方私自铸铁。明朝初期,在时间上临近工业革命的开端,明太祖认为矿冶业劳民伤财,下令停止采矿冶铁,后虽有所松动,但终又行禁令。康熙和雍正统治时期都禁止包括冶铁在内的矿务。
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严管采矿冶铁业,造成了中国冶铁业技术很容易因政府的禁铁政策而丧失整体传承的连续性。因此,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末期的100年间,中国的冶铁业很快从领先世界沦落到极度落后于世界的境地。
——摘编自毛卫民《古代中西方铁器应用的比较》
材料二
1856年,德国人西门子构想了一种具有熔池的高效炼钢炉。基于西门子的构想,1864年法国人马丁建造了第一个专用炼钢设备,被称为西门子——马丁炉,又名平炉。由此开始了现代的炼钢生产。在发明了平炉炼钢法之后,西门子尝试用直接还原法来为平炉生产无需高炉而直接产自铁矿石的生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做了大量的尝试。1867年,他获得第一个专利。
1856年英国人贝斯麦公布了一种转炉炼钢法,在一个可以翻转的熔池内把空气吹入生铁来炼钢的高效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西欧地区生产的酸性生铁。1878年,英国的托马斯发明了把炉砖改造成碱性砖的托马斯法,并迅速在法国和德国得到推广应用。随即,1895年,英、美、法、德的钢产总量已经超过了1 000万吨。从历史上来看,优质钢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有力地支撑了工业革命的推进。
——摘编自王龙《论近现代英国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统治者对采矿冶铁业严管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
与近代欧洲钢铁业发展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
18. (12分)(2021·四川攀枝花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武帝元光年间,“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沧海,西纲流纱”。随后武帝又征发万余人,首创地面凿井,使井下渠道相通的办法,引洛水至商颜(今陕西大荔县北),连成一条长约10里的井渠 — —龙首渠。当时在关中地区还修成灵轵渠、成国渠和湋渠等水利设施。公元前119年“以昆明有滇池,乃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并经揭水陂引昆明池水进长安,用以改善城市用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原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6条较小的支渠,以利于郑国渠附近高地农田的灌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凿引泾水与渭水相连,修成白渠,全长200里,可灌溉农田4500顷。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59年,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经过长时期的论证和准备,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至2020年6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水质量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水利工程兴建的条件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南水北
调工程的意义及启示。
19. (14分)(2021·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虞、夏到春秋时期,我国农业仍保留了从原始农业脱胎而来的明显印痕,木质耜的广泛使用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已日益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耒耜仍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用铁铸农器大体始于春秋中期或稍前,到了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的普通。——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摘编自杨学新、任会来《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我国农具的发展轨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2与表1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变化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0. (14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境的农田灌溉,也使水上交通得以便利。
——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

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大附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联动网 » 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大附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
0.519秒内查询了46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