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准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上)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它们相距遥远,但它们又有着相似的文化特征。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特质是
A.独树一帜 B.多元一体 C.领先世界 D.起源最早
2.《论语·八佾》记载,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大意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遵守礼仪有什么用 ”这反映出孔子
A.主张真诚地关爱他人 B.认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重视以行动去践行礼 D.强调遵守礼仪的重要性
3.秦始皇”定疆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中国开始成为伟大的统一国家”。其中“书同文”的意义是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文化交流
C.确保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加强了文化专制
4.“毁镜”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鲜卑族的一种丧葬习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分为多部分。考古发现随着鲜卑族南迁,越靠近中原地区,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可能是
A.鲜穿人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 B.政府崇尚节俭的风气
C.受中原地区的汉族习俗影响 D.鲜卑人手中铜镜减少
5.“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5兵买马、屯粮机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果应是明显的一一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材料反映出
A.中央权力日渐增强 B.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D.中央与地方和谐相处
6.唐太宗常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中书令、侍中都是三品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任职位较低,又有才能的官员,担任宰相职务。这一做法A.强化了对朝廷官员监察 B.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
C.大臣职能分工更加明确 D.促进了科举制逐步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继承了两汉的传统,同时受印度键陀罗艺术的重大影响,形成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是
佛教吸收了儒家思想 B.多元文化的同一性
C.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 D.道教吸收法家思想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的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驼载胡人舞乐俑 B.兵马俑
C.青铜纵目面具 D.孩儿枕
9.唐朝初年,在漠北回牙帐和漠南之间修筑了一千多里长的“参天可汗道”,沿途设邮驿六十六所,备有房舍、酒肉、马匹和车辆。路上的商队、使臣往来不绝。草原上的牧民也“老幼不惮遐远,悉手持方贡”南下交易。这说明唐代
A.采用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B.各民族文化都得到包容和发展
C.对外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 D.交通便利促进民族间经济交流
10.历史上每个时期均有一些反映时代风貌的关键词,下列各组词汇体现同一时代风貌的一组是
A.诸侯 井田制 变法 华夏 B.皇帝制 郡县制 青铜器 长城
C.察举制 五铢钱 丝绸 诸侯 D.内阁 飞钱 青花瓷 军机处
11.南宋时,苏州城西北、依傍运河的闾门一带逐渐发展为新兴的商业区。元代后期,此处更是“附郭通舟,商旅辐集”,为“规利者之所必争”。闾门一带的兴盛反映出
A.海上丝路的繁荣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商业市镇的兴起 D.大运河经济功能凸显
12.根据下表可知北宋税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农业生产严重衰退 D.青苗法的全面推行
13、《江史)中记载:“契丹旧俗,事简职专,管制林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材料反映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行省制 C.均田制 D.南北面官制
14.《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航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早市者又开店矣。”这段描述表明宋代
A、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 B.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C.开始出现专业市镇经济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进程。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造纸术与指南针 B.印刷术与火药 C.造纸术与印刷术 D.指南针与火药
16.据学者统计,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文件多达1660件共339116事,明太祖未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导致他工作如此之多的制度原因是
A.宦官专权的出现 B.中央机构效率低
C.内阁制度的形成 D.丞相制度的废除
17.清朝先后册封达赖班禅,并规定他们的继承人人选通过金瓶签制的方式来认定,并派遗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他们共同治理西藏。由此可知
A.中央针对西藏因俗而治 B.西藏开始归属中央统治
C.政府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西藏经济文化加速发展
18.《清世宗实录)中记载:“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以上材料表明清朝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海禁政策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工商皆本
19、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其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是
A.协定关税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20.洋务派官僚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由此可知郭嵩焘
A.主张彻底放弃“中体西用” B.首倡维新变法
C.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不足 D.华夷观念明显
21.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后中国被迫与他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 B.用改良的方式推翻了清政府
C.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23.1920年秋,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放大学女禁,招收九名女学生,首开大学教育男女同校的先河。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女生络绎进入各地大学,蔚成风气。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批判封建旧道德和旧礼教 B.追求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倡导解放妇女和文明开化
24.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回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提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一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国共合作 D.国民大革命
25.毛泽东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中国人结合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是
A.张学良发动“东北易帜” B.中共开创工农武装割据
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签“双十协定”
26.据统计,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从建立到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后,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讨伐”。他们的英勇斗争
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正式开始 B.推动了土地改革的广泛开展
C.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 D.反抗了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
27.右图是画家黄胃创作于1950年的国画作品《爹去打老蒋》,生动描绘了一个农村家庭的别离瞬间感人一幕。对此作品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A.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C.反映国民党统治已彻底崩溃
D.蕴含解放战争胜利原因判断
28.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会后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这反映新中国
A.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 B.首次在国际会议中展示了大国形象
C.只与第三世界国家交往 D.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29.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先进事迹突出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B.和平民主,反对独裁
C.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30.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接连实现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的突破,在特大桥隧建造技术、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方面跻身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当今我国
A.交通领域投入大幅增长 B.交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C.基建技术产权完全自主 D.交通技术全面领先世界
第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3分,第 32题 14分,第33题13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的建议被采纳之后,尊儒、教育、选士三者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此,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各类学校相继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儒家经籍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太学是汉代中央官学的主体,这是一所学习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地方学校是指设在郡国的官办学校,主要任务在于奖进礼乐,推广教化,宣传孝梯等封建道德。
————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
材料二 宋代学者在蒙学教育中增加了诗赋文史,伦理政治等内容。强调“治国、齐家、平天材料二下”。胡暖在主持太学时,按各个学生不同的条件和兴趣,把他们分开,使之互教互学,且时常对学生分别加以指导。朱喜等人亲自参与儒学教材的编写,完善理学体系,保证教材的权威性,使理学原则通过学校广泛传播。这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在儒学社会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其独特的标本意义但儒学社会化侧重于向受教育者灌输传统伦理,这实质上是一种束缚性教育,应当引以为戒
———摘编自贾芳芳、宋学文《宋化儒学教育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及与之相关的选官制度。(6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儒学教育新发展的表现。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教育的看法。(7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1945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其中说:“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舞,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世纪来,我中国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优,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一白寿整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列强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是如何压迫中国的。(任选3个方面,各举一例即可,6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目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8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引发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经过反复权衡,1953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决定,接着实行油料的统购和食油的统销。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在1955年7月后,农业合作化形成高潮·…..当时的统计材料表明,合作社80%以上都增产增收,并且一般都是互助组优于单干,合作社又优于互助组。因此,互助合作运动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参加合作社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行动。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其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业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农村“深刻的变化”的原因及实质。(5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5: BABCC 6–10: BCADA
-15: DADAC 16–20: DABDC
21–25 ACDBBC 26–30: CDDAB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
31.(1)特点:与培养封建官僚紧密结合;以儒家经典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的教育体系。任答两点,4分) 制度:察举制度。(2分)
(2)表现:强调社会责任;重视学生互教互学:传播理学原则。任答两点,4分)
看法:儒学教育服务于政治发展需要;儒学重视伦理教育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答一点2分)但传统伦理教育对受教育者思想有一定的束缚性。(1分)
32.(1)军事: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政治: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等;经济:向中国倾销商品、资本输出:文化: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渗透等。(任选3个方面,各举一例即可,6分)
(2)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4分)
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4分,任答其中2个要点即给满分)
(1)背景: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一五”计划的实施;国家对主要农产品的极大需求,实行了统购统销:(4分)
意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4分)
(2)原因:农民生活普遍困难:人民公社体制存在弊端,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吃大锅饭”,生产效率低,挫伤生产积极性。(4分,答出两点给4分)
实质: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关系局部调整。(1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2-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