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卷·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复习(十二)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第一卷·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复习(十二)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安徽第一卷·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复习(十二)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4分)(2)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4分)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诗第二句把枝头的梅花比作雪堆,既写出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开放的盛况。B.陆诗前两句写梅,后两句写人,前两句写梅为后两句写人作铺垫,后两句虽是翻新,但诗意盎然。C.汪诗中,“江上一枝开”一句是回过头来描写客馆的梅花,与首句“孤馆寒梅发”相照应。D.客地梅花开放的时间与故园百花开放的时间有所不同,汪诗通过两地的对比来表情达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普类博物书写十分不易,因为它往往需要作者进行多年科学研究,还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B.《萤火虫在中国》运用通感、拟人等手法生动讲述知识,把“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精心的描述。C.博物写作的作用比生态文学的作用更大;前者强调让大自然本身“说话”,后者则更强调“代自然立言”。D.古代小说家在写作中有了典型的博物书写的内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中己经具备了强烈的博物书写意识。
安徽第一卷·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复习(十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