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中小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23-212C)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楚雄州中小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23-212C)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楚雄州中小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23-212C)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7.“在欧洲处于蒙昧时代时,阿拉伯帝国逐步成为文明的保护者,希腊文、叙利亚文、梵文和波斯文的著作被译成阿拉伯文而不致失传,出现了十进位制和零这类发明。”由此可见,阿拉伯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态度是()A.意在改变欧洲的蒙昧B.只注重翻译各类原著C.垄断东西方文化交流D.在包容中求得新发展
12.据学者研究,1894年上海《申报》提到“国民”一词不足10次,1905年有700余次,1906年超过1900次,1907年达2500多次,到1912年已超过6300次了。这体现当时A.报刊文章日益丰富B.民族意识不断增强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革命思想影响增大
D.决定组建无产阶级的政党8.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授意应德田等人拟好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八项协议。这些协议A.决定了的和平解决B.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C.集中反映了抗日救亡的要求D.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楚雄州中小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23-212C)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