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2023年高三2月大联考(全国甲/乙卷)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学科网2023年高三2月大联考(全国甲/乙卷)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学科网2023年高三2月大联考(全国甲/乙卷)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摘编自熊文莉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看误读的积极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一项是(3分)A.庞德受费诺罗萨对汉字构成的错误认识响,并沿着这条错误理论路线推导出一套理论并付诸实践之中,这是庞德的有意识误读B.庞德有意甩开费诺罗萨对中国古典诗的串解,按自己的标准取舍,对中国古典诗产生误读,是想从中找到对意象派创作原则的理论支持C.庞德通过独立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组成诗行,突出象,形成了语言结构上的意象并置的方法,是对英语现代新诗语言技巧的创造。D.庞德等意象派诗人敏感地觉察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之间的契合之处,所以,他们选取中国古典诗歌作为其学习、模仿的对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2)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其中用“月”来表现作者在客人离去时内心的凄凉愁苦的句子是“”,用“月”来烘托琵琶女在商人离开后的凄凉心境的句子是“(3)李白《蜀道难》中,描写蜀道激流飞泻、布汹涌、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奇险壮丽的句子是:“,.”
5.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下列A.材料一和材料二同属新闻报道,材料一较为细致地介绍了人工合成淀粉的步骤和意义,而材料二在说明上则更加简明、扼要。B.材料一的第一段和第四段中的问句,引导读者思考,也是其后内容的提示;材料二的题目是问句,作用和材料一中的问句相同。C.材料一第三段提到淀粉的重要性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复杂,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提高淀粉的生产效率,科学家做了长期努力。
学科网2023年高三2月大联考(全国甲/乙卷)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