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新高考/新教材)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衡中同卷2022-2023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新高考/新教材)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衡中同卷2022-2023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新高考/新教材)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味深长。B.诗中星移、月明、海澄之景呼应了诗题的时间与地点,视野开阔,意境清明。C.本诗所描写的景物既是作者渡海途中所见,又有其隐含的深层含义,指向人生的哲理。D.尾联乃反语,作者说不悔恨,并说这次游历平生奇绝,借此表达遭贬蛮荒的困顿和失意。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1分)中秋节期间,在“传统节日与当代价值”的国际学术对话中,一位年轻的外交官,对传统节日给出了一个令人①的定义。她认为节日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人类追求艺术的极致表达。什么是节日?“节”本意取自竹节,但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河流里,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赋予这刻度以意义。如八月十五这一天,本就是每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孝经》说:“移风易俗,善莫于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移风易俗,没有什么能比艺术做得更出色。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小小一团面,被塑造出形状②、图案千变万化的月饼;薄薄的一张纸,会被剪成精美绝伦的窗花。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的各种手段,诠释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才可能创造出为人民③、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开贞起元,④,此其时也!1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先计而后战。(5分)(2)语汝无反,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善为兵,今请欲壹斗而死,可得邪!(5分)
衡中同卷2022-2023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新高考/新教材)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