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二11月联考(23-155B)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二11月联考(23-155B)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二11月联考(23-155B)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的道德观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必须答出中西两个角度,否则只能得2分)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2分)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3分)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3分)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3分)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4分)【解析】根据材料甲中“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材料乙中“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材料丙中“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可设主题为孔子的道德观。材料甲中“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材料乙中“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材料丙中“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讲的是孔子的法律观。通过对资料的解读不难看出,要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辩证地论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二11月联考(23-155B)历史第一部分
10.C 【解析】两宋以后都城位置从黄河沿岸转向运河沿岸,因为两宋以后,国家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并且两宋时期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都城设置在运河沿岸,主要是因为政治经济的调整变动,故选C项;两宋时期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并不统一,排除A项;都城设置位置的变化是由于政治经济的调整变动,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一定程度上影响都城设置的位置,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排除D项。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二11月联考(23-155B)历史第二部分(待更新)
6.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受环境影响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南方冶金技术超过了北方D.北方自然经济所占主导地位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二11月联考(23-155B)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