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高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昆明三中高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昆明三中高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3.示例:论题:礼法并重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治国的主流模式。阐述:小农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封建国家强调“礼”,注重秩序构建;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根深蒂固,重视血缘亲情;儒家思想自汉代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德主刑辅,礼刑互济,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使得礼法并重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治国的主流模式,重刑主义色彩逐步消退,立法上宽严适中,公允平缓,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气息。总之,受经济、思想和政治统治的需要,礼法并重逐步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工具。
昆明三中高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第一部分
16.材料一对应②。 理由:诗词中提到“军叫工农”“潇湘直进”“秋收时郑节”判断是秋收起义,作者当时在湖南、江西接壤处 领导起义。(9分) 材料二对应⑤。 理由:诗词中提到“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大渡桥”“三军过后尽开颜”判断是红军长征,且已经完成,作者当时在甘肃、陕北附近领导长征,胜利会师。(9分) 材料三对应①。 理由:诗词中提到“钟山风雨”“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判断是渡江战役,作者当时在河北西柏坡指挥作战。(9分)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诗词中提到“军叫工农”“潇湘直进”“秋收时节”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作者当时在湖南、江西接壤处领导起义,因此材料一对应②;诗词中提到“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大渡桥”“三军过后尽开颜”判断应该是红军长征,且已经完成,作者当时在甘肃、陕北附近领导长征,胜利会师,因此材料二对应⑤;诗词中提到“钟山风雨”“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判断应该是渡江战役,作者当时在河北西柏坡指挥作战,因此材料三对应①。
昆明三中高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第二部分(待更新)
11.20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革”“我们好多年实际上没有法,没有可遵循的东西。这次全国人大开会制定了七个法律。……这次会议以后,要接着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这表明我国A.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B.“依法治国”理念的落实不够C.当时只有宪法和婚姻法D.许多法律存在着朝令夕改现象
昆明三中高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