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1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1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1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9.(3分)C【解析】A项,借代。B项,比拟。C项,比喻。D项,互文和借代。20.(5分)①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闭”“推”“正襟危坐”“俯视”“享受”等词语赋予冬日香山人的行为特征,形象生动了地写出了冬日香山清净的形象,蕴含了作者神清气朗的闲适惬意。②语体风格上,改句是比较普通直白的陈述;原句表达更具有文学色彩,活泼俏皮,与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 “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 “志”是最根本的。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 (2)要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而能够与之匹配的真正体现城市美学新面貌的城市文学精品力作尚不多。B.城市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创作群体的构成,城市文化生态的运转方式使创作群体由“典型”向“非典型”转变C.零散式的文学元素、拼贴式的文学形象、无处不在的文学表达等文学新方式折射出文学形态与观念的转变。D.城市文学应把握时代脉搏,描述和评判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叙写城市空间的审美故事,体现人文关怀。
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1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