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三模]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模拟试题语文试题,答案联动整理分享[烟台三模]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模拟试题语文试题、理科综合试题试题试卷及其参考答案,1如需答案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烟台三模]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模拟试题语文试题,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了解中国文化学对于了解中国文学美学至关重要,文学美学和文化学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存在者关联性。
B.作为捕鱼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须抛弃的媒介,否则象就无法实现“立象以尽意”这一美学目标。
C.“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象具有很强的暗示性。
D.材料一重点论述意象与文化学的关系及被引进文学美学的原因,材料二重点论述意、象、言之间的联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象”来源于《易》,却在诗学领域绽放光彩,敢能体现古诗的美学特点。
B.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C,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南朝梁刘是把“意象”导人审美学的第一人。
D.“秘响”和“伏来”,是就象的无限可延展性而言的,是作品中的未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