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2022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答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更多试卷答案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获取更多1
南通如皋2022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答案
1.(3分)B(主要是针对“消闲派”红学家。)
2.(3分)A(B材料中是“至少”,不是“最可靠”;C“首先”“理清全书脉络”文中没有;D“一一反驳并完全推翻”以偏概全。故选A。)
3月分抢自叙说.)
4.(4分)精雅论每规点“从文本出发可了解作者的态度”,提醒读书要抓牢书中关键处,暗示排除迷惑、不蹈前人爱轍的方法。以5.(6分)弱化主观偏见,端正阅读态度(净的读被味),青究书中本文,尝试分门别类,辨析他人观点,学会比较阅读。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I1(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想起了白己女儿的悲惨遭遇”,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其女儿的遭遇。)
7.(3分)B(我方对待俘虏的态度体现了残酷战争中人性的美好。)
8.(4分)①被炮火蹂躏过的树林,渲染了战争恐怖、残酷的氛围,为故事的讲述提供背景。②林中空地中央保存下来的小桦树,彰显了顽强的生命力,隐喻了饱经磨难的苏联和坚忍不拔的苏联人民。
评分述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肖洛霍夫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饱经战争摧残、但仍坚忍不拔、内心纯真的英雄形象,以此彰显其心灵中对美好人性的歌颂;②肖洛霍夫在小说中以悲怆的笔触描写国家、人民遭受的苦难,蕴藏了其心灵中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③肖洛霍夫在小说中对比敌我双方对待俘虏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法西斯罪行的控诉,揭露了法西斯的反人类性,展现了其心灵中对人类爱恨的思考。
评分速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C
11.(3分)B(《明史》是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是通史外,都是断代史。)
12.(3分)C(太夫人不是主动前去)
14.(3分)赞关李孺人的孝顺、刚烈和果敢;衬托史公的忠勇形象
15.(3分)B(B“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样瑞之气,表明国家暂时的安定”错:“西北神州”应表现的是词人面对沦陷的中原感到痛心不已,东南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是不可以忘记了北伐中原的大业。)
16.(6分)开篇抒发欣慰之情,词人因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而感到欣慰之情:中间转为抒发悲痛忧伤之情,因想到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自己故土难回而悲痛忧伤;最后抒发喜悦之情,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
评分连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未能体现“起伏跌宕”之意,若能正确分析情惑,最多得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2)玉鉴琼田三万顷,若我扁舟一叶
(3)示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18.(3分)B(穷经皓首:一直到年老白头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穷其一生:用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多形容用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于某件事或人。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孜孜不倦:
勒勒悬悬,不知腹倦。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
此处语意与技术磨炼相关,应选择“孜孜不倦”。长年累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年深日久:指时间久远,也说年深月久、年深岁久。此处语意侧重创作者积累的过山程,,“长年累月”更能体现。)
21.(6分)①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②中国为什么要提出碳升和?③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什么?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5分)(1)(2分)排放总量较大: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均较晚。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碳减排难度大:排放总量较大,控制碳排量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