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罗马巴西利卡的东端建半圆形圣坛,用半穹顶覆盖,其前为祭坛,坛前是歌坛。由于宗教仪式日渐复杂,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空间,形成了十字形的平面,纵向比横向长得多,即为“拉丁十字平面”,其形式象征着基督受难,适合仪式需要,成为天主教堂的正统形制。中世纪建筑布局有的呈放射状、有的构成散点分布、有的则随意摆布,比如教堂周围有散落周边的宫殿、修道院、居民住宅等。中世纪末期,在一些富庶的城市共和国,公共广场、剧院、绿地等迅速发展起来,人们开始从封闭的空间走出来。——摘编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中世纪建筑不同于中国古代建筑之处并分析其原因。(8分)
11.16世纪以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和人口数量都迅猛增长,大片三角洲山地和沙地得到开发,耕地数量大幅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当时A.高产农作物传入与种植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1生产工具出现重大改进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4.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北魏此举意在A.维护小农私有财产B.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C.保障国家赋税收入D.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
[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