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高三试题11月联考(24-142C)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广东省高三试题11月联考(24-142C)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试题11月联考(24-142C)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3.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等方面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丰富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1.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中心聚落,距今约5100-4700年。位于遗址中心的宫殿区域出土了大量造型、大小都成系列的陶器,其中有9件高度在60厘米左右的小口平底彩陶瓶、以及成套的白色堆纹夹砂小罐(如图)。南佐遗址出土的成组成套陶器,最有可能体现的是A.原始农业开始出现B.生活用具丰富多样C.早期国家礼制产生D.史前彩陶文化兴起
17.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古代县治的实践与思考至今仍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在秦汉到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中,县始终是地方基本治理单位,且数目变动不大,大致都在一千个以上。历代王朝对百姓的控制主要通过县级政权展开,所谓“六部之事系于一人”。劝农桑被历代王朝列为县级政权的“百政之首”。各类民、刑案件必须先赴县衙投诉,县衙不能无故拒绝受理。县级政权还负责捕盗和维持社会治安。历代县衙还是国家赋税的直接征收者。历代统治者还把县级学校当作县政和基层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等材料二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对县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设立经选举产生的县议事会、参事会和城镇乡董事会,实行地方自治;同时,知县既担任县行政长官,又担任地方自治系统中的县参事会会长。此后,县制不断改良,取得了一些成就。近代县制改变了县以下不设治的制度,建立了区乡一级行政以及准行政性质的保甲组织,为国家行政深入农村基层、改变乡村社会的无序状态提供了组织保障。县级行政处在官治与自治的结合部,同时又与府厅州同为上级地方自治团体,使其在加强地方权力、减少行政层级等方面,处于框纽的位置。—楠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6分)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试题11月联考(24-142C)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