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优质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4-103B)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吉林省"通化优质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4-103B)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吉林省"通化优质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4-103B)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5.北宋时期,朝廷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到南宋时南方多地种麦有一定金、菜北地作”的景象,此外,浙东一带农户户稻未收,多在稻用的行间种上晚稻。这说明宋朝在A.南方饮食习惯开始改变B.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C.南方农业经济韧性増强D.人地矛盾危机得以解决
13.每年召开一次专门的公民大会,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危害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这种方法的创立者是A.伯里克利B.梭伦C.克利斯提尼D.查理·马特
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一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吉林省"通化优质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4-103B)历史